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厉伟:去做,让改变发生!
作者:姚大伟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20 人已围观
人物简介:
厉伟,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获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学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特约教授,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理事长。
11月的南国深圳,温暖如春,没有北方的寒冷。站在松禾资本位于深南大道旁的深圳国际创新中心,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繁荣的景象。简单的寒暄,让我们对他有了不太一样的印象。在随后的交谈中,他信手拈来的点滴生活感悟与其投资哲学的对应,让人感觉,创业投资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厉伟站在深南大道旁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的办公室
成长于燕园的“老北大人”
今年55岁的厉伟,生在博雅塔下,成长于未名湖畔。
小学就读于北大附小的厉伟,生活在燕园西门之外的蔚秀园,每天上学放学都穿燕园而过,绕着整个未名湖南北两边走。那时的燕园和现在相比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保留着皇家园林的传统风格。儿时的未名湖里,养着鲢鱼、胖头鱼,每年立冬之前,学校都会将未名湖水抽干,把里面的肥鱼捞出,分给教职工们,改善大家的生活。寒冷的冬季一到,整个湖面就会结
上厚厚的冰,而在未名湖上滑冰,成为儿时的珍藏记忆。
▲北大未名湖水塔(博雅塔)下溜冰的大学生
成长于燕园的他,儿时对于北大教师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在燕园里见到的很多教授都不相识,现在认得的都是上大学以后才逐渐熟知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结束,教授,大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实际上是受到排挤,或直接是受打击的对象。
出身于经济世家的厉伟,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求学于北大。面对当初如何做出就读北大的选择,他坦言:“在中国,这很自然,年轻的时候如果说你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那个时代,甚至现在,无外乎就是考上北大。”在30多年前,年轻人想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就是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
而从化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到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深造,厉伟逐渐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学时候,我的化学成绩比较好,化学老师就鼓励我去考北大的化学系。从初三做出这个决定,凭借努力和天时地利,就进了北大化学系。”当进入化学系学习后,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面对继续深造的机会,他果断地做出跨专业深造的选择,在他看来这是充分评估自己的结果,他认为:“刚上大学的时候,以为自己喜欢什么,可能只是假象。上大学之后,你有可能慢慢发现,以前自以为喜欢的,其实是自己不擅长的,或者说是自己不喜欢的,那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
因此,在工作三年后,厉伟选择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转换专业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继续研究生的深造。20世纪8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北大的年轻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大家很少讨论个人的未来,更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在为中国怎样发展,中华民族如何振兴争论与思考。回忆起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厉伟记忆犹新的,是经济学院萧灼基教授的一门课,其中有股票知识。这门课的考试科目是提交一篇论文,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提交的论文题目:论投资与投机。当时他的论文观点十分明确,就是正确看待投机,其实投机就是抓住机会,只要投机不过度,没有什么不好。
赶上“好时候”,我比小平南方谈话早半年
厉伟就读研究生期间,中国经历了社会发展的剧烈变革。研究生毕业之后,厉伟选择了南下,寻找发展机会。
意气风发的他,背着包,孤身南下,1991年8月30日来到深圳。至今,他还记得初到深圳的经历。从广州下火车,坐上中巴,中间倒两次车到东莞,然后再“卖猪崽”到南头关过关,再换一辆车到现在的罗湖车站,花费大半天的时间。那时的深圳城区范围很小,只有现在罗湖火车站那一片的老城区,上海宾馆以西就是广阔的农村。一条深南路穿城而过,一条北环路通往蛇口,去蛇口要花上两小时才能到。
1992年开春,88岁的邓小平“南下”,春天的气息格外浓郁芬芳。邓小平一路巡视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重唤经济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国家即将发生改变!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突破重重阻力,通过《深圳特区报》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髓披露了出来,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民盼王师已久,“东方风来满眼春”!
而此时的厉伟,在盼望着国家改变的同时,一到深圳就开始了自己人生第一桶金的挖掘——炒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运作的证券交易所,深圳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股票上市银行。因为股票,深圳“疯”了,股票交易场所人山人海,人们的暴富梦开始燃烧。那时候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每天发放200个号,很多人一大早就去排队,希望能第一个进去交易。
1991年8月的深圳股市,指数只有45个点,股票也就6只。从9月开始,整个大盘进入暴涨模式,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股票指数涨到了300多点。
▲1992年深圳新股认购,股民半夜起床排队
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从事股票交易的厉伟,感觉到自己缺乏大公司运作经验,夫妻一商量,毕业于北大管理系的夫人立即辞去北京的公职,在1992年3月来到深圳接手股票交易。而厉伟则选择加入上市公司中国宝安集团历练。在宝安集团,他亲身参与了一系列股市的改革,设计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张可换股债券和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策划操作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设计操作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次股票上网发行方案……
1994年,厉伟的夫人成立了深圳延宁公司,业务包括证券投资和风险投资。1996年底,厉伟离开宝安集团,加入延宁公司,重点转向风险投资。
▲厉伟在不丹虎穴寺
厉伟,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获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学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特约教授,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理事长。
11月的南国深圳,温暖如春,没有北方的寒冷。站在松禾资本位于深南大道旁的深圳国际创新中心,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繁荣的景象。简单的寒暄,让我们对他有了不太一样的印象。在随后的交谈中,他信手拈来的点滴生活感悟与其投资哲学的对应,让人感觉,创业投资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厉伟站在深南大道旁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的办公室
成长于燕园的“老北大人”
今年55岁的厉伟,生在博雅塔下,成长于未名湖畔。
小学就读于北大附小的厉伟,生活在燕园西门之外的蔚秀园,每天上学放学都穿燕园而过,绕着整个未名湖南北两边走。那时的燕园和现在相比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保留着皇家园林的传统风格。儿时的未名湖里,养着鲢鱼、胖头鱼,每年立冬之前,学校都会将未名湖水抽干,把里面的肥鱼捞出,分给教职工们,改善大家的生活。寒冷的冬季一到,整个湖面就会结
上厚厚的冰,而在未名湖上滑冰,成为儿时的珍藏记忆。
▲北大未名湖水塔(博雅塔)下溜冰的大学生
成长于燕园的他,儿时对于北大教师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在燕园里见到的很多教授都不相识,现在认得的都是上大学以后才逐渐熟知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结束,教授,大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实际上是受到排挤,或直接是受打击的对象。
出身于经济世家的厉伟,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求学于北大。面对当初如何做出就读北大的选择,他坦言:“在中国,这很自然,年轻的时候如果说你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那个时代,甚至现在,无外乎就是考上北大。”在30多年前,年轻人想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就是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
而从化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到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深造,厉伟逐渐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学时候,我的化学成绩比较好,化学老师就鼓励我去考北大的化学系。从初三做出这个决定,凭借努力和天时地利,就进了北大化学系。”当进入化学系学习后,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面对继续深造的机会,他果断地做出跨专业深造的选择,在他看来这是充分评估自己的结果,他认为:“刚上大学的时候,以为自己喜欢什么,可能只是假象。上大学之后,你有可能慢慢发现,以前自以为喜欢的,其实是自己不擅长的,或者说是自己不喜欢的,那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
因此,在工作三年后,厉伟选择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转换专业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继续研究生的深造。20世纪8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北大的年轻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大家很少讨论个人的未来,更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在为中国怎样发展,中华民族如何振兴争论与思考。回忆起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厉伟记忆犹新的,是经济学院萧灼基教授的一门课,其中有股票知识。这门课的考试科目是提交一篇论文,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提交的论文题目:论投资与投机。当时他的论文观点十分明确,就是正确看待投机,其实投机就是抓住机会,只要投机不过度,没有什么不好。
赶上“好时候”,我比小平南方谈话早半年
厉伟就读研究生期间,中国经历了社会发展的剧烈变革。研究生毕业之后,厉伟选择了南下,寻找发展机会。
意气风发的他,背着包,孤身南下,1991年8月30日来到深圳。至今,他还记得初到深圳的经历。从广州下火车,坐上中巴,中间倒两次车到东莞,然后再“卖猪崽”到南头关过关,再换一辆车到现在的罗湖车站,花费大半天的时间。那时的深圳城区范围很小,只有现在罗湖火车站那一片的老城区,上海宾馆以西就是广阔的农村。一条深南路穿城而过,一条北环路通往蛇口,去蛇口要花上两小时才能到。
1992年开春,88岁的邓小平“南下”,春天的气息格外浓郁芬芳。邓小平一路巡视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重唤经济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国家即将发生改变!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突破重重阻力,通过《深圳特区报》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髓披露了出来,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民盼王师已久,“东方风来满眼春”!
而此时的厉伟,在盼望着国家改变的同时,一到深圳就开始了自己人生第一桶金的挖掘——炒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运作的证券交易所,深圳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股票上市银行。因为股票,深圳“疯”了,股票交易场所人山人海,人们的暴富梦开始燃烧。那时候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每天发放200个号,很多人一大早就去排队,希望能第一个进去交易。
1991年8月的深圳股市,指数只有45个点,股票也就6只。从9月开始,整个大盘进入暴涨模式,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股票指数涨到了300多点。
▲1992年深圳新股认购,股民半夜起床排队
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从事股票交易的厉伟,感觉到自己缺乏大公司运作经验,夫妻一商量,毕业于北大管理系的夫人立即辞去北京的公职,在1992年3月来到深圳接手股票交易。而厉伟则选择加入上市公司中国宝安集团历练。在宝安集团,他亲身参与了一系列股市的改革,设计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张可换股债券和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策划操作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设计操作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第一次股票上网发行方案……
1994年,厉伟的夫人成立了深圳延宁公司,业务包括证券投资和风险投资。1996年底,厉伟离开宝安集团,加入延宁公司,重点转向风险投资。
▲厉伟在不丹虎穴寺
很赞哦! ( )
上一篇:廖新:当北风吹向南国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