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云中走笔
作者:黄宗英 来源: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1-05 人已围观
“不。也许有一天你会不欢迎我。为了维护我这支小笔的尊严,保留批评蛇口和你的权利,我不端你的碗。反正现在全体在职公民都有铁饭碗一只,我的碗既不比别人小,更不比别人脆。”
“奇怪!”老袁不由得把双手往胯上一叉:“你调到蛇口来,我就会剥夺你的批评权吗?你这个同志……我让办公室给你几份批评蛇口的打印材料,你看到了吗?”
“我仔细看了最近印发到各部、科、室、厂的某大学经济管理系研究生给蛇口提的意见……”
“提得好!这两位同学意见提得很尖锐,也切中我们的要害。我看了,马上让印发下去。”
我斜睇着他:“他们是针对问题,不是针对你。说不定他们批评的,恰恰是你想解决的问题,‘借风’是一种领导艺术……”
“我给你这位作家的印象竟是这样的吗?那我得好好……”
“我不大相信若是有人直接指着你的鼻子批评你……”
“我的鼻子都已经被指得像龙虾头了。”老袁瞄瞄自己的大高鼻子,顽皮地说,“连脑袋都不在话下,还在乎鼻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是听不到、听不进反对自己的话,就失去活力、压力、动力,就危险了!”
唉,我依然未为所动:“当然,建设特区,企业办工业区,都是崭新的事。上头的、平肩的说三道四不稀奇,你也有思想准备。这问题应该问你的下属……”我更强调地说:“还要问你部下的部下的部下……”
“你说得好晒利呀!”他耸耸肩笑笑说,“我给你讲个鼻子的故事。”
不远处开山的爆破声,并没有干扰我听他讲故事。
“有一回,工业区开全体职工大会,我发言。自以为思想够解放的了。讲完话,掌声也挺热烈。散会时,一个小青年从人群里挤过来,对我说:‘袁总,从你今天的讲话,说明你已经从自己的顶峰上往下坡落了。你的思想如果不更新,那就不仅是停滞,而且要成为工业区前进的障碍。你该考虑让位了。’你听听,你听听,这个青年多可爱,多可爱!我的老战友,我的亲儿子,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啊!中国有这样的青年,中国大有希望!我们有多少悲剧,不就是因为某些领导人听不见批评意见,哪怕是半点不同意见吗?……怎么样?铁丝网敢过吗?”
“既然跟你走到这步田地,过不去也得过啊。”
说时迟,那时快,他“呼”地就到了铁丝网的那一边。我笨拙地跟他也钻了过去。
我们说说笑笑地走进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大厦。袁总和我挤在电梯里。大家挤得像摆乱了的木球棒。这袁庚有几只耳朵、几张嘴?他不失礼貌地招呼了这个那个,可又不断思路地摸着鼻子,跟我继续说:“其实,最可怕的还是自己头脑里的铁丝网,过不去,就断电了,一时会把大家也得卡住……”
一个工人打断他:“放心,我们经常检修,不至于卡。”
老袁和我又笑了起来。一电梯的人也被感染得无端地笑到七楼。美丽的早晨,又一个新的开始,笑神经特别兴奋。
我们各自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一扇扇特大的玻璃窗,把一间间办公室隔开。我依然能清楚地看到他在董事长的办公桌前坐下来,进入紧张、繁忙状态。但我也仿佛能清楚地看到他面前的层层铁丝网,有形的和无形的,带电的、带响的、带探照灯的,带……
然而,如果我们各级的“NO.1”,都不怕闯铁丝网,也都欢迎指着鼻子(不管来自上边或来自下边)的批评,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民风,在全世界面前岂不就将是无与伦比的吗?
(选自《我爱特区的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奇怪!”老袁不由得把双手往胯上一叉:“你调到蛇口来,我就会剥夺你的批评权吗?你这个同志……我让办公室给你几份批评蛇口的打印材料,你看到了吗?”
“我仔细看了最近印发到各部、科、室、厂的某大学经济管理系研究生给蛇口提的意见……”
“提得好!这两位同学意见提得很尖锐,也切中我们的要害。我看了,马上让印发下去。”
我斜睇着他:“他们是针对问题,不是针对你。说不定他们批评的,恰恰是你想解决的问题,‘借风’是一种领导艺术……”
“我给你这位作家的印象竟是这样的吗?那我得好好……”
“我不大相信若是有人直接指着你的鼻子批评你……”
“我的鼻子都已经被指得像龙虾头了。”老袁瞄瞄自己的大高鼻子,顽皮地说,“连脑袋都不在话下,还在乎鼻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是听不到、听不进反对自己的话,就失去活力、压力、动力,就危险了!”
唉,我依然未为所动:“当然,建设特区,企业办工业区,都是崭新的事。上头的、平肩的说三道四不稀奇,你也有思想准备。这问题应该问你的下属……”我更强调地说:“还要问你部下的部下的部下……”
“你说得好晒利呀!”他耸耸肩笑笑说,“我给你讲个鼻子的故事。”
不远处开山的爆破声,并没有干扰我听他讲故事。
“有一回,工业区开全体职工大会,我发言。自以为思想够解放的了。讲完话,掌声也挺热烈。散会时,一个小青年从人群里挤过来,对我说:‘袁总,从你今天的讲话,说明你已经从自己的顶峰上往下坡落了。你的思想如果不更新,那就不仅是停滞,而且要成为工业区前进的障碍。你该考虑让位了。’你听听,你听听,这个青年多可爱,多可爱!我的老战友,我的亲儿子,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啊!中国有这样的青年,中国大有希望!我们有多少悲剧,不就是因为某些领导人听不见批评意见,哪怕是半点不同意见吗?……怎么样?铁丝网敢过吗?”
“既然跟你走到这步田地,过不去也得过啊。”
说时迟,那时快,他“呼”地就到了铁丝网的那一边。我笨拙地跟他也钻了过去。
我们说说笑笑地走进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大厦。袁总和我挤在电梯里。大家挤得像摆乱了的木球棒。这袁庚有几只耳朵、几张嘴?他不失礼貌地招呼了这个那个,可又不断思路地摸着鼻子,跟我继续说:“其实,最可怕的还是自己头脑里的铁丝网,过不去,就断电了,一时会把大家也得卡住……”
一个工人打断他:“放心,我们经常检修,不至于卡。”
老袁和我又笑了起来。一电梯的人也被感染得无端地笑到七楼。美丽的早晨,又一个新的开始,笑神经特别兴奋。
我们各自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一扇扇特大的玻璃窗,把一间间办公室隔开。我依然能清楚地看到他在董事长的办公桌前坐下来,进入紧张、繁忙状态。但我也仿佛能清楚地看到他面前的层层铁丝网,有形的和无形的,带电的、带响的、带探照灯的,带……
然而,如果我们各级的“NO.1”,都不怕闯铁丝网,也都欢迎指着鼻子(不管来自上边或来自下边)的批评,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民风,在全世界面前岂不就将是无与伦比的吗?
(选自《我爱特区的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很赞哦! ( )
上一篇:深圳的夜晚(外一篇)
下一篇:深圳的阳光—蛇口一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