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

扫码关注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作者:张岩、王林 来源:“图书馆之城”标准规范与技术应用要则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中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应用要点,特别是系统部署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中各成员馆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相关业务,包括确定技术路线、系统应用模式与范围,编制招标说明书与招标,系统实施与系统对接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SZDB/Z 168—2016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技术平台应用规范
SZDB/Z 169—2016公共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业务规范
DB4403/T 78—2020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业务统计数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统一服务、统一服务技术平台、成员馆、文献所属馆、馆藏地点、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详见本书附录一。
 
4.缩略语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HF——高频(High Frequency)
LAS——图书馆自动化系统(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ULAS——深圳“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nited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5.基本原则
 
5.1技术适用性原则
图书馆应结合应用区域的文献标识、管理模式、获取方式、文献流通量等情况综合考虑盘点机器人系统技术的适用性,包括文献识读机制和架位数据更新机制等。
 
5.2遵循统一RFID技术规范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主要采用RFID技术,严格遵循统一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业务规范》(SZDB/Z 169—2016),包括但不限于空中接口协议、发射频率、数据模型等。
 
5.3遵循统一业务模式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遵循《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技术平台应用规范》(SZDB/Z 168—2016),纳入本地区图书馆业务一体化管理,依据《文献标识与文献典藏业务规范》设置本地架位信息库,支持统一揭示系统中的位置发现,遵循统一的典藏管理模式。
 
5.4低耦合设计原则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独立运行,具备本地架位库,除首次工作时对待盘点区域图书架位信息与LAS系统进行局部馆藏的全量同步外,正常工作状态通过接口调用方式实现数据交互。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与LAS进行数据交互时应力求传输最小化,通过合理的接口尽可能减少交互数据量,降低数据交互频率。
 
5.5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保障数据存储安全与数据传输安全,包括自身数据传输安全和与LAS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
 
6.应用要点
 
6.1系统构成
 
6.1.1构成
 

▲图1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构成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主要由机器人、文献识读设备、盘点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6.1.2机器人
机器人是完成全自动盘点的基础设备,内置激光雷达和避障传感器,可实现自主地图构建、实时环境定位、自动导航、自动避障、自动充电等功能,其动力系统集成了电池、电机、电控等设备。
 
机器人具备操作屏,提供盘点业务中所需要的人机交互界面。
 
配置充电站后,机器人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化作业。
 
6.1.3文献识读设备
盘点机器人集成文献识读设备,以自动采集图书信息和架位信息,通常包括RFID天线、高清摄像头等装置。
 
6.1.4盘点管理系统
盘点管理系统处理文献识读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实现自动识别与计数功能,记录图书的位置和状态,以报表形式或可视化形式提供图书架位信息,也可对盘点结果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