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
智能立体书库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作者:张岩、王林 来源:“图书馆之城”标准规范与技术应用要则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6.1.5料箱传输线
存取设备取、放料箱并与专用拣选工作站或料箱接驳站相连接的料箱传输设备,是实现立体书库与工作站或出入口衔接的设备。
6.1.6拣选工作站
智能立体书库中的料箱或文献出入库的主要操作平台。常见的业务为料箱经传输线抵达,工作人员依据拣选站触控屏指示从料箱中取出文献,亦可将待入库文献装入料箱,料箱经传输线返回书库。
6.1.7料箱接驳站
智能立体书库中根据业务需要专门设置的料箱出入库操作平台。经过接驳站时视为料箱与整箱文献出入库。接驳站数量需与料箱出入库的动量需求相匹配。
6.1.8与LAS数据交互
智能立体书库系统与LAS需完成数据交互。
6.2技术特点与选型
6.2.1存取技术
图书馆常见的立体书库存取技术分堆垛机、机器人和穿梭车。
堆垛机适用于通道式的高货架,且直线传输速度快、距离长。
机器人适用于通道式或密集式普通货架,货架高度有限。
穿梭车适用于密集式货架,需在货架间分层搭建轨道,并提供垂直升降装置。垂直升降装置的数量和动能是影响书库存取效能的关键。
6.2.2输送线设计
输送线设计对于整个系统是否好用、物流是否流畅至关重要,如果动量要求不高时可考虑出入库共用输送线,如果要求高动量或需要较多在线缓存时则需要考虑环线输送线以及双层线路的设计模式。
对于多楼层输送设计要依据动量要求选择连续或非连续式提升机,并且需要与水平输送线有机结合。
6.2.3料箱设计
料箱的规格与立体书库系统采用的存储技术和动量要求有关。
因拣选频率较高,文献采用立式摆放方式时,其内部宜采取书脊向外的双面设计或书脊向上的多格设计,并增加必要的内部可活动装置固定文献。书脊朝外时,料箱宜镂空或透明以方便看清书脊索书号。
料箱形状和大小宜根据书脊摆放方式和存储容量要求确定。按照单册文献厚度20mm计算,容纳50—60册书籍,料箱的载重应≥50kg,自重应≤5kg。
若料箱可出库使用,则应增加适宜搬运的装置。
6.2.4旋转装置
考虑书脊摆放方式和料箱大小,当书脊朝外或料箱尺寸较大时,应提供料箱旋转装置来转换箱面,为拣书提供方便。
6.3性能指标
6.3.1容量
根据料箱大小以及可存储料箱的个数测算存储容量。文献尺寸是计算书库容量的重要指标,常规单册文献大小可按16K、厚度20mm计量。
计算可存储料箱的数量时需考虑消防分区,每个消防分区还需预留安装与维修通道。
6.3.2动量
智能立体书库出入库动量与所存储文献的利用方式有关,如是否外借,是否对本馆服务台快速响应。宜根据文献利用方式,预测出入库料箱的数量,从而计算出所需的出入库动量。针对动量,选择适宜的存取技术,包括合理设计巷道数量、货架结构、料箱传输线数量、一体式拣选工作站数量等。动量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容量。
6.3.3噪声
在满负荷使用过程中的噪声不宜超过75dB。
6.4主要功能
6.4.1装箱作业
文献进入智能立体书库系统需经过装箱作业,读取文献RFID或条码标识,让文献与料箱发生关联,然后将文献放入料箱。
存取设备取、放料箱并与专用拣选工作站或料箱接驳站相连接的料箱传输设备,是实现立体书库与工作站或出入口衔接的设备。
6.1.6拣选工作站
智能立体书库中的料箱或文献出入库的主要操作平台。常见的业务为料箱经传输线抵达,工作人员依据拣选站触控屏指示从料箱中取出文献,亦可将待入库文献装入料箱,料箱经传输线返回书库。
6.1.7料箱接驳站
智能立体书库中根据业务需要专门设置的料箱出入库操作平台。经过接驳站时视为料箱与整箱文献出入库。接驳站数量需与料箱出入库的动量需求相匹配。
6.1.8与LAS数据交互
智能立体书库系统与LAS需完成数据交互。
6.2技术特点与选型
6.2.1存取技术
图书馆常见的立体书库存取技术分堆垛机、机器人和穿梭车。
堆垛机适用于通道式的高货架,且直线传输速度快、距离长。
机器人适用于通道式或密集式普通货架,货架高度有限。
穿梭车适用于密集式货架,需在货架间分层搭建轨道,并提供垂直升降装置。垂直升降装置的数量和动能是影响书库存取效能的关键。
6.2.2输送线设计
输送线设计对于整个系统是否好用、物流是否流畅至关重要,如果动量要求不高时可考虑出入库共用输送线,如果要求高动量或需要较多在线缓存时则需要考虑环线输送线以及双层线路的设计模式。
对于多楼层输送设计要依据动量要求选择连续或非连续式提升机,并且需要与水平输送线有机结合。
6.2.3料箱设计
料箱的规格与立体书库系统采用的存储技术和动量要求有关。
因拣选频率较高,文献采用立式摆放方式时,其内部宜采取书脊向外的双面设计或书脊向上的多格设计,并增加必要的内部可活动装置固定文献。书脊朝外时,料箱宜镂空或透明以方便看清书脊索书号。
料箱形状和大小宜根据书脊摆放方式和存储容量要求确定。按照单册文献厚度20mm计算,容纳50—60册书籍,料箱的载重应≥50kg,自重应≤5kg。
若料箱可出库使用,则应增加适宜搬运的装置。
6.2.4旋转装置
考虑书脊摆放方式和料箱大小,当书脊朝外或料箱尺寸较大时,应提供料箱旋转装置来转换箱面,为拣书提供方便。
6.3性能指标
6.3.1容量
根据料箱大小以及可存储料箱的个数测算存储容量。文献尺寸是计算书库容量的重要指标,常规单册文献大小可按16K、厚度20mm计量。
计算可存储料箱的数量时需考虑消防分区,每个消防分区还需预留安装与维修通道。
6.3.2动量
智能立体书库出入库动量与所存储文献的利用方式有关,如是否外借,是否对本馆服务台快速响应。宜根据文献利用方式,预测出入库料箱的数量,从而计算出所需的出入库动量。针对动量,选择适宜的存取技术,包括合理设计巷道数量、货架结构、料箱传输线数量、一体式拣选工作站数量等。动量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容量。
6.3.3噪声
在满负荷使用过程中的噪声不宜超过75dB。
6.4主要功能
6.4.1装箱作业
文献进入智能立体书库系统需经过装箱作业,读取文献RFID或条码标识,让文献与料箱发生关联,然后将文献放入料箱。
很赞哦! ( )
上一篇: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