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作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9 人已围观
第四章 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深圳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
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国家科研基地建设任务。深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平台。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效益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到2020年,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
二、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立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常态化机制。积极参与、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完善,加大对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从大向强、从多向优的转变,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强市。
三、加大对企业创新扶持力度
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平台化,激发员工创造力。丰富和完善企业创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企业家成长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第二节 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积极开展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完善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以互联网应用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形成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加快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健全科研活动分类支持机制,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的稳定支持。
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继续加大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创新设计、公共检测、科技信息和专业技术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每年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券。完善科技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技术转移、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建成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
三、强化金融对创新的助推作用
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票据。积极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推动政府创投引导基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鼓励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加快科技保险等多样化金融服务方式发展。
四、打造国际创客中心
积极拓展创客发展空间,推进创客创业基地、应用孵化平台等创客载体建设,支持柴火空间、梧桐思创等创客空间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创客活动品牌,办好深圳国际创客周、创客大赛和创客马拉松等系列活动,吸引国际创客人才和资金集聚。全面提升创客服务能力,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鼓励开展创客辅导、融资、软硬件开源共享、产品推广等全过程服务。到2020年,新增创客服务平台40个,新增创客空间200个。
第三节 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一、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重大源头创新与前沿突破的强力支撑。促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基因库等提升发展,建成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实施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建设产学研基地,加快发展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平台。支持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等创办多种模式的新型科研机构,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共建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二、加快核心技术创新
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施前沿技术攻关“登峰计划”,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装备、高端芯片、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围绕新兴产业和交叉领域,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抢占科技制高点。2020年,组织实施1000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三、加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
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组织实施技术成果应用示范计划,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工程,促进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改革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体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改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准入管理,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政策体系,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鼓励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带动创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四、加强高层次开放创新合作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接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不断扩大国际创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依托高交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顶级科技组织、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来深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深化“深港创新圈”建设,与香港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国际技术贸易交易平台、创投融资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中心。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推进深莞惠、珠三角、泛珠三角乃至更大区域的创新合作,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四节 构筑人才高地
一、建设多元化的卓越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推动人才战略与人口战略紧密结合,实现人口结构性调整。高标准推进“孔雀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发展壮大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拔尖、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深化技能人才认定评价社会化改革,完善现代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分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加大各领域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在金融、医疗、教育、文化、法律等领域加快集聚一批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专业人才。到2020年,新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名,新增技能人才60万人。
二、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机制,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立法,强化人才法治保障。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加大对做出重大科技贡献的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奖励。继续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标准,推进人才市场化评价和认定,建立人才举荐制度。全面清理和打破妨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优化高层次人才安居政策,多渠道加大人才安居住房供给,探索建立新型人才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扩大人才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提高新引进人才住房和生活补贴标准。发挥前海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努力建设人才特区。
三、打造一流的人才服务体系
加大人才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构建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人才服务效率,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模式。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服务。探索简化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居留手续。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完善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
第五章 建设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枢纽城市,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实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集聚配置要素资源,增强对接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打造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建设国际产业创新中心。
第一节 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聚化、智能化发展,壮大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学影像、基因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高效储能等领域,统筹布局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等环节重大工程,提升先进技术的创新与集成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中兴通信新一代信息通信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打造高端特色产业群。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3万亿元。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集成电路:重点引进12英寸逻辑器件、存储器芯片生产线项目,导入16/10纳米生产工艺,积极开展移动智能终端、指纹识别、信息安全、物联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与军工等重点领域芯片设计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和集成电路关键设备、仪器及材料等配套产业。
新型显示:加快第11代氧化物半导体及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和全球首条4.5代AMOLED柔性显示器面板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TFT-LCD技术升级,大力开展OLED、3D显示、LTPS、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基因技术: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国家基因库等基础平台建设。加强种质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等基因技术应用,实现全产业链育种技术突破。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性疾病大规模筛查上的应用,探索基因组检测、基因身份证等新应用领域。
高端医学影像:开展医学成像系统和图像处理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医学成像新材料、器件和核心部件,推动医学影像系统整机技术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加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实现燃料电池、高效电机、储能材料、智能汽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高端材料:加快电池添加剂、导热膜、透明导电膜等新产品研发,推进石墨烯材料在电子产品、光伏电池、汽车电池等领域应用示范。
数字内容:加快研发3D图形引擎、3D场景建模、3D视频编解码、高逼真快速渲染、虚拟现实等技术;积极制定数字标准、内容标准和技术标准,推动新媒体、数字视听、动漫游戏等产业高端发展。
节能环保:开展能耗动态监测装备以及大气、地表和地下水等领域环境质量监测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处理、生态修复等技术、装备和环保材料。
二、加快发展未来产业
拓展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加大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力度,围绕生命信息、高端医疗、航空电子、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价值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蓝色经济,实施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优先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水淡化等产业,组建深圳海洋研究院,打造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积极承接国家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紧密跟踪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超前谋划一批新的未来产业。到2020年,使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专栏4: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卫星制造与应用:研制北斗地基增强、北斗位置服务与管理等地面系统。开发各类移动导航终端设备,形成智能终端和授时同步产品等集成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加快微小卫星研发制造基地建设。
航空电子设备:重点突破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地空通信、人机智能交互等核心技术;推动陀螺仪等核心零组件、飞行通信等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综合指挥调度等机场电子设备系统的研发。
机器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在3C行业、电子制造、注塑冲压、物流分拣等领域应用示范。围绕安防监控、家政服务、外科手术、健康照护、特种监测等领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围绕信息娱乐与社交分享、医疗与健康监测、健身与运动、军用与特种用途等应用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头盔、挂件、眼镜、腕表、手环等新型可穿戴设备产品及服务。
新型健康技术:研发人成体干细胞及人多能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加快实施一批干细胞临床试验、新药研发等示范项目。加快数字化健康管理设备研发,推进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试点。
三、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金融、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推动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市场化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机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促进商贸会展服务高端化发展,旅游服务多样化发展,体育、生命健康和教育服务产业化发展,家庭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高效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71%左右。
专栏5: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
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
专业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经纪代理、人力资源等领域,加强深港专业服务合作交流,提升专业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以前海合作区、福田区为核心打造专业服务集聚高地。
商贸会展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O2O等“互联网+流通”模式,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模式转变,鼓励绿色商贸流通。加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建设,提升会展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
旅游服务业:重点发展邮轮游艇、在线旅游等高端业态,培育假日游、运动休闲游、滨海生态游、出境游等特色品牌,加快大鹏半岛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基础资源开发类项目建设,打造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改进优势传统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提高产品价值含量,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以黄金珠宝、钟表、服装、眼镜、家具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改造,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第二节 建设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
一、提升创新型金融中心功能
丰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传统金融机构跨行业整合资源,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大力引进国际性金融机构,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拓宽跨境资金流通渠道,完善跨境资产交易机制,探索构建跨境人民币资产市场。鼓励开展利率汇率产品创新,推动扩大商业银行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加速银行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证券基金行业,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配合国家推进“深港通”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不断完善市场层次、产品系列和服务功能,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创新发展,争取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拓展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功能,鼓励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创新,重点发展专业性保险公司和培育再保险市场。大力发展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聚集一批国际财富管理机构,打造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规范发展私募金融,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良性发展。到2020年,使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5%左右。
二、加快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改革创新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保险资金在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养老健康服务等领域运用。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配合推动建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向创业板转板机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探索金融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深化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和跨国企业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加快发展出口信用保险、航运金融、离岸金融等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存量资产。
三、营造支撑创新的金融发展环境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制度规则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巩固金融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加快金融学科和特色学院建设,依托资本市场学院打造全国性金融人才培训交流平台。优化金融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功能集聚区,强化福田—罗湖金融中心地位,高标准打造深圳金融街,加速前海金融产业集聚。推动组建地方金融投资控股平台,培育和固化金融产业资源。
四、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工作联动,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健全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资金托管清算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新兴金融业态监管。深入开展金融法治宣传,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优化金融市场法治环境,完善地方金融执法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非法外汇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第三节 建设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
一、推动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实施物流标准化工程,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制定,积极推进与国际通行标准对接,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支持物流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智能仓储、车载及手持终端等在物流全流程的使用。增强供应链管理服务功能,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积极拓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管理咨询等新兴业务,打造集物流控制、信息、结算、专业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到2020年,使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5%左右。
二、加强物流基础平台建设
发挥物流园区资源要素优势和集聚效应,推动物流企业和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配套企业融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物流平台网络。加强骨干物流网络与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智能快件箱、冷链储藏柜等新型社区配送设施,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提高“最后一千米”的配送能力。积极构建服务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体系,打造全国性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
三、增强物流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与国内物流枢纽的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打造适应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体系,构建覆盖华南、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支持民营航空公司发展,支持航空公司在深圳开通货运航线,拓展国际航空物流市场。支持建立深港澳台货运代理企业协作联盟,增辟中国—东盟主要物流通道,打造中国与东盟间重要物流集散地。
第四节 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
一、拓展国际化消费空间
鼓励专业品牌企业、专业市场、传统批发市场、主要商业街区完善网络营销渠道,加快各类商业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加快建设大型边境免税购物中心和区域性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电子信息、黄金珠宝、工艺礼品、服装等商品的国际采购中心。优化实体商业布局,加快大铲湾汽车口岸及商贸中心建设,推动罗湖“大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改造升级,推进华强北片区打造以信息通信产品和服务为特色的国际商贸圈。拓展虚拟消费空间,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创新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到2020年,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万亿元。
二、营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
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消费领域标准体系,塑造高品质、国际化的商业形象,营造更加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环境的源头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行为。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性试点,推动电子发票应用、电子合同标准制定、电子商务征信服务和诚信交易。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者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社会监督机制。
三、打造国际时尚消费目的地
促进消费、转型、创新“三者互动”,打造展示时尚、引领潮流的国际消费目的地。鼓励发展买手制百货、体验型购物中心、主题概念店等新兴业态,促进个性化定制、商品众筹、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模式发展。培育信息、绿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体教育等消费新热点,打造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时尚消费发源地。完善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水贝·中国珠宝指数等指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品牌、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专栏6:现代服务业重大工程
金融中心: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和新金融清算所,加快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建行大厦、深圳工行大厦、招商证券大厦、信通金融大厦、大成基金大厦、舜远金融大厦、国信金融大厦、中投证券大厦、中信金融中心、五矿金融大厦、红土创新广场等项目建设。沿深南大道香蜜湖片区规划建设国际一流金融街区。
供应链管理总部:着力推进顺丰总部大厦、信利康电商大厦、朗华(物流)供应链外包基地与虚拟生产中心等项目建设。
物流园区:重点推进龙华黎光物流园、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海格零售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核心商圈:加快建成罗湖“大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福田中心商业区、华润深圳湾国际商业中心、宝安中心商业区、龙城中心商业区、龙华新城商业中心等核心商圈。
第五节 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和信誉建设
制定出台完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结构性减负政策,压缩落后产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标准创新工程,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国家级学会,加快组建一批产业标准联盟,推动超材料、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光传输、高通量基因测序等优势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实施质量创新工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深圳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国际互认。实施品牌创新工程,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品牌。
二、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统筹推进总部基地的规划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民营领军企业集团,支持在深设立国际总部、区域总部或职能性总部,推动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一批拥有世界品牌的大企业。鼓励本土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通过跨国并购、海外上市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三、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先进适用或独具特色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国际性展会。完善创新型产业用房政策,为上市公司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空间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改制上市,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第六章 建设信息经济为先导的智慧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培育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构建交流共享的服务平台,拓展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推进信息产业化、产业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率先构建信息生产力,获取信息红利,抢占信息经济发展制高点,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之城。
第一节 打造国际一流信息港
一、超前布局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实施“宽带深圳”行动计划,构建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全面推进光纤到户改造,加快建成“全光网城市”。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演进升级和协同发展,启动5G商用。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和降费行动,优化电信资费结构。全面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超前布局和商用。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推动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参与国家多轨道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打造天地一体、无缝覆盖的信息网络。建设前海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参与东盟信息港等亚太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到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家庭宽带用户光纤接入能力达到300Mbps,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9%,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免费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99%。
二、构建互联网应用基础平台
完善统一的政务云服务平台,支持信息技术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鼓励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形成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系列专业云体系。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统筹部署物联网感知设施和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分布式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库,打造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创新服务体系。
三、建立安全可控的网络空间
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业,组织实施信息安全专项,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安全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网络安全、入侵检测、身份验证、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等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培育本土网络与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建立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加大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强化无线电频率管理和安全保障,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加大网上违法行为、违法信息联合查处力度,打击网络信息诈骗犯罪,营造可信安全的网络环境。
第二节 推进信息基础产业高端发展
一、打造信息基础产业新优势
巩固提升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引领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发展,建设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聚焦优势资源,突破集成电路设备制造和先进封装测试等核心关键环节。提升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持续扩大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液晶面板生产能力,推进柔性显示、超高分辨率显示等技术产业化进程。支持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创新发展,促进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相互适配和协同发展。重点发展微型化的片式容阻感、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智能传感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快发展高性能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3D打印设备及关键零配件。
二、推动信息技术基础创新和融合创新
前瞻布局信息技术创新链,引领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发展。抢抓新型基础材料技术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重大机遇,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前沿技术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载体。大力推动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未来网络技术试验验证和应用示范,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占领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积极开展海量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量子加密等互联网应用技术攻关。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芯片、增材制造等交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创新链”专项,加速多学科技术融合创新。
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
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加快研发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分析发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和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等硬件产品。推动大数据与通信设备、智能终端、车联网等信息产品集成创新,围绕工业大数据、新兴产业大数据、创业创新大数据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工程。加快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统一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交换与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应用体系。
第三节 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互联网产业
一、“互联网+”智能制造
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重点突破工业软件、高端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加强工业网络标识和地址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业云平台。围绕智能工厂、智能机器、智能产品的发展需求,选择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核心软硬件、工业网络设备等核心产品产业化和深度应用,打造多方参与、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鼓励在装备领域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产业园区积极运用网络化生产组织模式。到2020年,先进制造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在通信设备等领域培育规模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领域培育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形成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在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传统服务业的宽带互联、移动互联,实现全服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和线上线下的自由切换。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一批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业务相互延展和深度合作,形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支持建设移动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开放平台,提升电子商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大规模协作、大众智慧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培育分享经济新模式,鼓励在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开展分享服务。
三、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
推动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网络平台高效互动,提升与外部资源灵活对接能力和内生治理能力。组织开展面向产业链服务的协同型组织示范工程,重点依托龙头企业或第三方组织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信息资源的高度集聚、精准对接和充分共享。创新面向跨产业链的生态型组织模式,提高多学科交叉突破的群体创新发展水平。
专栏7:“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研发基于海量终端接入、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IaaS、PaaS、SaaS服务产品、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
工业强基:围绕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基础技术等方面建设10~20家新型科研机构,推进高世代氧化物半导体及OLED新型显示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新型传感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等环节,组织实施超过250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增材制造:重点开发金属、无机非金属、医用等3D打印材料以及高精度打印设备、用户级打印工艺,培育3D打印设计服务企业,形成“云服务平台+软件+3D打印”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建设一批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
第四节 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增强网络化精准治理能力
完善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教育、医疗、证照等主题信息资源库,加快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深入推进“织网工程”,加快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实现基层服务事项的统一受理和同城通办,最大限度便利群众。推进各部门加强信息化和业务流程优化,推行统一受理、协同处理、结果督导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快网上政府建设,推动建立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政务体系,全面落实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和网上并联审批机制,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移动政务、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上政民互动渠道。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二、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加快交通、能源、给排水、环保、应急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全流程的智能供水供电监控系统,普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海陆”一体化规划和土地海洋智能执法平台,实现陆域海域国土海洋资源监测监管的智慧化支撑。以构筑“科技护城墙”为龙头,建设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综合防控信息大平台,打造智慧型、主动式城市安全防护体系。
三、打造全程全时的在线公共服务体系
搭建智慧医疗卫生综合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市民健康服务门户,建成一批智慧医院、智慧社康中心试点项目,推动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在医疗机构间共享。推进教育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加快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的整合共享。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等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深入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建成电子政务、医疗健康、公安警务、法律服务、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管理、智慧停车、地铁信息、智慧气象等云平台。
专栏8:信息惠民重点领域
智慧交通:构建道路设施、公交车辆、停车场等交通各要素状态的全面感知体系,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联网生态系统。
智慧环保:打造统一的环境保护监控、监测平台,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控平台,建设能耗监测体系,实现大型公共场所、主要用能行业100%智能节能监测。
智慧医疗:建成涵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等领域的综合业务系统,形成可感知、可追溯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
智慧教育:整合共享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实现对教育质量、招生考试、学生信息、师资配置及学生就业等全程化、智慧化管理,构建“教育云+智慧校园”的教育教学模式。
智慧社区:鼓励建设社区共享服务平台,在餐饮、家政、娱乐、购物等领域打造社区互联的消费生态系统,组织实施一批社区经济应用示范项目。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