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共同治理结构”(一)

作者:毛少莹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03 人已围观


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所以,“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
 
综上可见,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治理”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理念相同,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第二,治理理论认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在现代社会,政府正在把原先由它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市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原先由政府独自承担的管理公共事务的责任。事实上,治理理论非常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合作与相互依赖关系。第三,治理理论强调管理过程中被管理对象的参与,尤其是强调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希望在管理系统内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一个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的社会协调网络。第四,从治理理念出发,政府完成公共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也可以超越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进行大胆创新。即除了采用原来的手段之外,还可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效率,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
 
总而言之,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公共管理的方法,是在对政府、市民社会与市场的反思及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产生的。治理理论不单单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寻求的是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达到公共事务得以“善治”的社会体制,简单地说,治理也就是“共同治理”。无疑,治理理念及其实践,是公共事务管理中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体现和创新发展。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治理理论对我们重新界定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对促进我国政府由传统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的转型,促进公民参政议政,建设和谐文明的政治生态具有很大的实践启示作用。公共文化服务,即面向公众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并着眼于提高全体公民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充分实现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社区文化馆、高雅艺术团体、民族传统艺术团体、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出版发行机构、公共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及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作为公共产品,上述不同种类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过程,即为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其间涉及公共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如公共财政的文化投入分配、公共空间的合理使用、公共频道资源的占用等等),涉及公共需求的判断与满足(如服务人群的界定、服务重点的确立),公共权力的分配与使用等,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因此,治理还是统治,同样是公共文化服务必须面临的问题,能否建立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更是能否实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保障。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动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做出了多种尝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积累,“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又将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更多的文化福利。如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进公共文化水平,治理结构显然是个关键的制度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治理结构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从宏观管理体制来看,体现为管理架构的设立、文化权力的分配,如纵向上,中央与地方的文化事权的划分;横向上,同级不同文化部门之间(如文化局与宣传部)文化权力的划分等等。从微观管理体制来看,大到一项文化政策(如关于公共文化投入经费应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的确立)的制订,小到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如经费的使用、读者服务条例的制订、开放时间的规定)等,都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都存在一个治理结构的问题。可见,研究治理问题十分必要。
 
①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②魏涛:《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③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第3页,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④陈威主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引言”,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