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萧霞:做北大理科女生该做的事

作者:张敏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13 人已围观


人物简介
萧霞,女,1961年生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1998年创办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深圳市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常委,深圳市女企业家商会会长、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月的深圳不似北方一般寒风凛冽,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奥特迅大楼萧霞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套简洁的办公设备,落地窗前还摆放着会客用的沙发和茶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就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萧霞,一头利落的短发,干练的小外套再搭配上一条丝巾,进入办公室和我们相互认识后便直奔主题。
 
到最苦的地方,考最好的大学
 
萧霞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可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萧霞上大学的决心一直非常坚定。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对于当时的青年来说,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幸运的,可是萧霞不这么想,她放弃了家人为她安排好的水利站的工作,选择到最苦的农村去,她觉得读完高中就是要上大学的,即使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下放。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同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对于一心要上大学的萧霞来说,这也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作为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她参加了次年的高考并且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其实萧霞本意是想学物理的,因为她的老师曾经说过北大的物理专业是最难考的,但是她的父亲说:“读了物理系以后你就要去当老师了,不好,学无线电物理吧,无线电物理将来能够修个收音机啥的,还能养活自己。”于是她就听取父亲的意见选择了北京大学的无线电物理专业。
 
在招生办,萧霞认识了当年考取了北大历史系的一个女生,开学时,两人便结伴踏上了求学之路。到了北京,一下火车,便见到了北京大学前去接站的老师和同学,她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对于萧霞来说,考入北大有欣喜,但更多的她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那个好老师凤毛麟角的年代,萧霞是幸运的,她进入了最好的学校,遇到了最好的老师。相比现在同一级大学生多数是一个年级的高中毕业生所构成,77、78级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几乎所有人的遭遇和生存状态都不一样,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说出自己独特的高考故事。他们之中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只有15岁;有的人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家长,有的人连什么是恋爱都还没想过;有的人带薪学习,有的人拿助学金读书;有的人成熟练达,有的人年少气盛。17岁的萧霞在同一级的学生中算是年龄偏小的,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受到额外的关照,因为小时候父母总不在身边,萧霞自小就非常自立。
 
17岁的萧霞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并不多,对她而言,到北京是到了一个大都市,来到北京之后,接触到了更多的东西,眼界一下开阔了起来。那时的北大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社团,但是北大学生将北大包容、开放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1981年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北大的学生在学校里各种欢呼庆祝,相比之下萧霞属于比较安静的那一部分人,在北大,萧霞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待在图书馆读书,萧霞说:“可能那个时候比较如饥似渴的,因为以前没有书看。”整个大一学年,课业也不算繁重,所以她一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一年的时间基本看遍了图书馆里的世界名著,当时萧霞连走路的时间都在看书,甚至有一次因为看书还撞到过电线杆。
 
北大的77、78级学生中很多人都成了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萧霞来说,在进入北大之前轻轻松松就可以考第一,但是“北大给人你要不努力,不是说轻轻松松就可以做NO.1的感觉,你要特别地努力,因为都是基础都非常好,也都是碰到了好老师的这种学生才有机会上北大,你缺一个条件都不可”。萧霞喜欢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或许在她看来书籍是有生命的,就像弥尔顿所说,“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不特殊但很幸运
 
对于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萧霞来说,考北大这件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可是1978年的高考录取率只有6.66%,考大学的难度相当于今天考取211院校的难度,要想考上北大则是难上加难。但萧霞总是可以云淡风轻地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美味的鱼虾”,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重大,这句话无论是在萧霞身上还是在她女儿身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萧霞在大学并不普及的时候就坚定地要上大学,而萧霞的女儿受到母亲的影响,从小就觉得上大学就要上北大,中学的时候别人问她你要上什么学校,她就回答说要上北大。萧霞说:“和我玩得特别好的同学也是北大的,我们四个成天都在一块儿。然后带着小孩,他们一个儿子,我一个女儿,在她的概念中大学就是北大,北大就是大学,所以她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
 
考大学的时候,萧霞的女儿也很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因为成长环境,所以对她而言北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对于工作之后的萧霞来说,她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北大人为她带来的便利。“其实从读书开始,到毕业之后,我都觉得读北大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后来我做了企业,等我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才发现,人家经常说,对你这个人的了解都不用多说,就说一句,你是北大的。很多人马上就好像不再需要听你的经历似的,所以作为一个北大人你是很幸运的。”
 
北大给萧霞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萧霞说:“北大给我们的完全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和一种理念上的东西,你会因为你是北大人感到自豪,你会因为你是北大人,而对自己有所约束。”从做企业开始到今天,萧霞一直受北大的影响,并且在接下来,也准备和北大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上北大对于萧霞来讲,从来不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但是能够上北大,萧霞从未否认她是幸运的。
 

▲参观大鹏变电站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