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乘物以游心

作者:黄启键 来源:《一滴敢报江海信》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8-16 人已围观

斑驳漫漶的墙体,朽蚀变形的窗台,排列有序的灰瓦与宽窄不一的巷道,高低不一、造型奇异的10余座碉楼,还有榕树下的古庙和祠堂,这片散发着潮湿味道的古建筑群,就是曾经与东门老街、沙井清平墟、沙头角老街一起被称为深圳“四大名墟”的观澜古墟。数十年前,观澜河波光潋滟,古墟炊烟袅袅、车水马龙,是一种何等令人感到温暖的诗意景象。
 
观澜古墟旁保存着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完善的客家古村落——贵湖塘老围,70多座古屋由西北向东南次第排列,在这个围子里,还保存着祠堂、书室、碉楼,“通庆门”三个大字依然苍劲地嵌在南边大门的门额上。深圳的客家民居村落大多以“围”为名,龙华现存就有大水田的龙门围、马坜的鸿禧围、樟坑径的上围、清湖村的老围等。保存下来的民居,墙体大部分是以三合土夯筑,平脊,灰瓦屋面,内部多为木质构造,门楼和廊上檐壁多饰以花草、瑞鸟、诗词彩绘或吉祥图案灰塑,装饰精美,且有确切纪年。有些建筑还融合了西洋风格,装饰了平顶、立柱、围栏和花式图案,客家人远渡重洋、随遇而安的创业精神,可在这些中西合璧的古建筑中窥测端倪。
 
龙华现有的古村、祠堂、私塾学堂、史迹、古墓葬、石刻碑记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有170多处,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20座碉楼(又称炮楼)。清朝至民国期间,碉楼的功能从防御渐次过渡为风水、居住功能,后来又成为华侨在海外发达之后衣锦还乡的荣耀标志。建筑风格从砖木结构、三合土结构演化为混凝土浇筑。碉楼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占地面积多为三四十平方米,层高4至6层。顶部大多是平顶,女儿墙四周通常装饰“燕子窝”,并有鱼形、蝙蝠形的灰塑排水口。除了方形洞状的窗户,女儿墙及各层间分布了射击孔。这些碉楼墙体是由厚达50厘米以上的三合土夯筑,虽年久失修,丝毫不影响其主体的坚固。
 
漫步在古村落或古建筑间,往往会感受到一种落差。新建筑群在城市的扩张中崛起,更突显旧屋宇年久失修、破败荒芜。尤其是被定为危房而空置的老房子,长期闲置的古老建筑,断垣残壁、荒烟蔓草。庆幸的是这几年浪口村的虔贞女校经修复,成为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教会女校旧址之一,散发出客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观澜的牛湖老村经过数十位艺术家的打造,已注入了书画、雕塑、陶艺、音乐、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元素,成为被艺术活化的古村范例。观湖的上围老村原本被各类新建筑包围,成为垃圾废品处理场、卤腊品加工作坊,现已被打造成为清泉环绕的生态宜居村,聚集了手工艺、设计、影视等文化产业,一改昔日的沧桑,实现“村城”突围。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活化,已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显得日益重要。
 
据考古证明,距今3000多年前,龙华这片土地就有古越族先民繁衍生息。细碎的各式陶片,只能成为遗址考证的零散依据。而当今保存下来不可移动的屋宇文物,那黝黑的门洞,仿佛在时时刻刻打开历史的天窗,唤醒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借助文物的联结,既可获得认识历史的文化符号,更可在时间的穿越中用多维的空间思维形成“从何而来又将往何方”的研判。珍惜并保护文物,就是关爱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个新兴城市,需要梳理城市与社会变迁的脉络。文物,就是一个城市最有魅力的纹理。诚如古人庄子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拨开物欲的迷雾,人们的文物意识早已觉醒,不可移动的文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得到赓续、焕新。尽最大的可能保留和利用文物,让文物如同凝固的历史镜子,映射着往昔、现实与未来,也让我们在那些灰暗的瓦片下冥想或在孤独的碉楼前静思,当人与物的时空维度契合之时,我相信,我们的心灵会走得更远。
 
2018年3月26日
前海前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