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医疗卫生 > 医卫综合 医卫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救治能力让世卫组织点赞

作者:王小广主编 杨柳著 来源:基因与潜能 :创新驱动发展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3-02-09 人已围观

2020 年 2 月 25 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刚刚结束中 国考察行程的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感叹: “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国治疗。”他特别提到,一家医院有五六十台 呼吸机、5 台 ECMO。

让该专家发出如此感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 月 18 日世界卫生组织 专员曾到深圳市三医院调研。作为新冠肺炎病人深圳市唯一的定点收治医 院,深圳市三医院有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新发传染 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是一家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研究型医院,也是深圳及 周边地区唯一一家以传染病治疗为特色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医护人员进隔离病房前进行院感检查

刘磊回忆道:“当时世卫组织人员问我们:‘你们有多少台呼吸机?’ 我说我们有 60 台呼吸机。‘你们有几台 ECMO ?’我说:我们有 5 台 ECMO。在‘打仗’开始的时候,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把其他医院的 4 台 ECMO 调到我们医院,这就叫集中资源、集中收治。到今天,我们的 ECMO 有 7 台了,因为我们又紧急采购了。同时,我们应急院区呼吸机有 90 台了。另外,市卫健委将全市的精兵强将都放到了我们医院,我们的 ICU 队伍都称作‘最豪华阵容’,提升了我们整体救治的水平、救治的能力。”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深圳市三医院在医疗救治上的成绩有目共睹。 2020 年 1 月 16 日,深圳市三医院党委与院务会提出全员动员、全线出击、 全域作战、全力以赴的应对措施与计划安排,取消所有节假日,全院职工 正式投入抗疫战争。1 月 23 日,在全社会谈新冠肺炎色变的时候,一名35 岁男性患者和一名 10 岁男童在该院治愈出院,成为广东省最早出院的 病例,有效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截至 2020 年 1 月 27 日,广东省最早 出院的 4 例患者均来自深圳市三医院。

疫情出现又一波高峰时,深圳市三医院 ICU 曾同时住着 35 位重症患 者和 13 位危重症患者。每名患者需要 5 种以上的监护治疗仪器,危重症 患者插着约 10 根管维持生命体征。最忙的时候,医院血液净化室护士长、 主管护师吕超群团队需要给 7 位危重症患者 24 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血液净 化治疗。3 月 23 日,深圳重症、危重症病例动态清零。截至 2020 年 5 月 23 日,医院共收治新冠病毒性肺炎患者 462 例,出院 459 例,医务人员 零感染。

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认为,危重症、重症的成功治愈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总结经验并加以利用。治疗团队为每位患者制订一套方案,进行精细 化治疗管理,每天组织讨论和多学科会诊,严密监测患者的细微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法。

刘磊盛赞道,广东省和深圳市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 救治的“四集中”原则,保证了集中一切资源打好救治战的前提。他总结 的经验还有三条:一是深圳市三医院建立了先进的 P3 实验室,有一流的 科研硬件设施做保障;二是医院拥有顶级专家团队;三是建立了规范的生 物样本库和数据库。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