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刘志雄:让深圳工业设计走向国际舞台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4 人已围观


▲口述者:刘志雄
口述时间:2018年1月5日下午
口述地点:深圳三诺智慧大厦
 
刘志雄
 
三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洲大学商学院荣誉博士、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会长。1996年创立三诺公司,曾被评为“2007年韩国证券市场风云人物”及荣获“2007年证券期货人奖”。
 
2007年8月17日,三诺集团前身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在韩国上市,我们是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开盘之后三诺集团股票一路走高,连续12个交易日收获涨停板。在我看来,这也象征着两国资本市场交流的日趋频繁。深圳这座城市让所有人充满期待,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只要心怀梦想,就能在深圳这片田野上生根发芽。“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精神也吸引了许多来深建设者,我们要感恩这个时代。
 
刘志雄让深圳工业设计走向国际舞台
 

 
我带着100多元钱挤上一辆载满人的大巴,来到了深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靠自己。
 
带着100多元钱来到深圳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学习很好,家庭条件也算优越。但好景不长,14岁那年,父亲遭遇车祸,家里一下失去了主心骨,家底也因给父亲治病而耗尽。15岁,母亲因劳累过世,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那时的我,穷得连20元学费都交不起。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我在那时对这些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17岁那年,我被贫困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辍学,外出打工。
 
我的家乡在潮汕,离深圳近。改革开放初期,村里有一大批年轻人奔赴深圳打工,那些人回到家乡,就会讲述他们在深圳的所见所闻。这些新奇的经历让我开始向往深圳这个“梦工厂”,没多久,我就带着东拼西凑的100多元钱,挤上了一辆载满人的大巴,来到了深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靠自己。
 
做学徒学技术承包模具厂
 
1989年,我来到深圳,虽然早已从他人口中听过这座年轻的城市,但第一次站在深圳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商务人士和高楼大厦时,我还是被这座城市“吓了一跳”。我的家乡县城与这里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刚来深圳时,因为我字写得好,所以从事文宣工作。工作不难,大都是抄抄写写,一年下来,我就赚够了回去上学的钱。然而机缘巧合下,我接触到一家做模具的港资公司,对设计严谨、技术精湛的模具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去打听后发现,这家公司没有学徒,只有技工。本来决定回家读书的我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学业,免费给这家模具厂打工做学徒,以此学习一技之长。就这样,我留在了深圳。
 
那个时候真的是苦啊!我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在各个师傅的指导下忙活,总有干不完的活,还要看人的眼色。那时我常常激励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学到真本事。做了一年多之后,我真的成功地学习到一门技术,并且懂得了如何与人交往。后来这个工厂要搬走了,我就出去找工作,来到了一家私营模具厂。
 
进了工厂之后,我发现之前在港资企业学到的模具技术相对先进。过一两个月,我就当上了技工。没多久,我就当上了组长、主管。此时,我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将模具制作承包下来呢,这样我不仅能支配自己的时间,还能多接一些别的工厂模具单子。就这样,我赚到了第一桶金—20多万元,我又马上拿去承包了一家快倒闭的模具厂。我和模具厂的老板说:“你的设备只能卖一百多万元,但是我承包厂子3年,可能会给你两百多万元的收益。”老板纠结好久最终还是同意了。
 
为了省钱,我一个人兼做会计、销售、技工,一手撑起了这个模具加工厂。一年下来,我就赚了一百多万元。拿着这笔启动资金,我去收购了一家模具厂,这也是三诺的第一家模具厂。1996年,在宝安区松岗塘下涌的厂房里,三诺公司正式成立。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