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陆建新:见证超高层建筑建造的“深圳速度”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 口述者:陆建新
 口述时间 :2019 年 8 月 12 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
 
陆建新

陆建新,1964 年 7 月出生于江苏海门,现任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他扎根施工一线 37 年,辗转工作于国内外 8 个城市,参与 44 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超 3600 米,参与建设的深圳国贸大厦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深圳地王大厦创下“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不断刷新世界高层建筑施工速度纪录,使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一流水平。先后获得“国企敬业好员工”“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央企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和亚洲第一高楼的建筑奇迹,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作为一名建筑人,很荣幸这些“奇迹”我都参建了。37 年来,我参建的摩天大楼总高度超过 3600 米,见证了深圳乃至中国超高层建筑建造技术水平从落后到国际领先的壮阔发展历程。

陆建新:见证超高层建筑建造的“深圳速度”



18 岁那年我收拾行囊南下深圳,参与建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地标建筑—深圳国贸大厦。

满怀憧憬来到深圳

1964 年,我出生在江苏海门麒麟公社长安大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妹三人,我是老大。我从小就爱读书,顺利上了初中,而且成绩拔尖儿。1979 年中考后,我背井离乡,辗转坐上了南通前往省城南京的大客轮,踏进了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大门,就读勘测系工程测量专业,开始了我三年的学习生涯。

1982 年 6 月底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位于湖北省荆门市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从事建筑施工测量。在我刚适应工作环境不久时,我听说公司要在深圳建一栋地面 50 层、地下 3 层的高楼,看到好多人都被调去了深圳。

原来,当时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了中国第一栋超高层建筑大楼—深圳国贸大厦项目,因为工程需要大量人手,公司调了好多员工南下深圳。当时,我对深圳毫无概念。

后来,我对深圳的想象均来自同事从深圳寄来的信,货品琳琅满目的商店、热火朝天的工地、衣着靓丽的青年……我羡慕极了,渴望去深圳见识一番的念头冒了出来。

听说国贸大厦项目上测量人员人手不够,不久我就接到调我去深圳支援的通知。我很兴奋,在 1982 年 10 月,与同事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到了深圳后,我俩走到深圳火车站外的广场上坐车,当时没几趟公交车,马路并不宽敞,一路颠簸到了深圳国贸大厦项目工地。我们当时住的宿舍叫“竹楼宾馆”,其实就是用毛竹搭建的两层简易房。白天在工地埋头苦干,晚上在简易房里睡觉,偶尔去繁华的东门老街逛逛,很难想象,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初出茅庐见证“深圳速度”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造可谓一波三折。当时,我国建筑普遍采用翻模施工,深圳国贸大厦要是用翻模施工的话,建一层楼至少需要 7 到 10 天,地上 50 层,则一共需要三五百天。显然,这样的工期不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要求,必须采用高效的滑模施工新技术。

通俗地说:传统的翻模施工像是手工定做,而滑模施工则像批量生产。令人沮丧的是,项目开始滑模进行了三次提升试验,混凝土墙不是拉裂就是塌落,均以失败告终,各方质疑纷至沓来。但公司顶住压力,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第四次试滑一举成功,全工地都为之欢呼,为之后创造“深圳速度”奇迹埋下伏笔,当时大型建筑滑模施工的成功应用,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深圳国贸大厦的滑模施工每 20 厘米提升一次,我就一次次地用激光铅锤仪测量,一次次地进行纠偏校正滑模平台,以保证大楼的垂直度。到了第 19 层之后,建筑速度达到三天一层,当时被誉为“深圳速度”。同时,深圳国贸大厦整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25 毫米,优于我国建筑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30 毫米的验收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国贸大厦成为我职业生涯参建的第一个“地标建筑”,18 岁的我根本没想到,在未来的 37 年里,我成了参建“地标”的专业户。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