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陆建新:见证超高层建筑建造的“深圳速度”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贰
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创新测量方法见证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
首次“触电”超高层钢结构建筑
如今,钢结构技术广泛运用在建筑领域,我国的钢结构建筑也随处可见,但在 30 多年前可不是这么一回事。1984 年,在深圳国贸大厦不远处,我国第一座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深圳发展中心动工兴建。
深圳发展中心项目建设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我们公司中标了。我们认真研究测量方案,反复校核安装精度,天天爬上爬下地盯着大楼看,拉着同事一块儿瞧:“你看这大楼歪不歪?”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深圳发展中心至今仍不偏不倚屹然挺立。
受到启发钻研测量方法
在此之后,我陆续参与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太平洋大饭店(现在叫威斯汀酒店)等建筑。10 年后,我到了而立之年,也迎来了当时亚洲第一高楼—384 米高的深圳地王大厦的破土动工。
我当时是地王大厦钢结构项目的测量负责人,业主方请了几位来自中国香港的测量工程师指导我们,那时我才见识到了柱顶测量的测量方法。
以往我们是站在下面楼承板上架设经纬仪进行测量,测钢柱垂直度,再换算出柱顶偏差。只见测量工程师手脚灵活地爬到柱顶上,用钢尺进行测量,精准度比我们高。这种追求精准的专业精神让我从中受到启发。
经过反复钻研,我摸索出一个办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垂直度观测与激光垂直投点量距两种测量方法,建立双观察复核系统。即便如此,更大的挑战在于高空作业,我必须走到对面的测量作业点去,但那时还没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凌空走在不到一巴掌宽的钢梁上会像走在独木桥上那样轻微甩动,我不敢站着走,就跨坐在钢梁上,两手抓着一点点往前挪。
见证“新深圳速度”
囿于当时的施工条件,深圳地王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建到 100米高了,可临时施工电梯还没装好。我每天上班要背着 10 多公斤重的测量经纬仪,手拿三脚架爬 25 层楼,一天至少上下两个来回。
那时,我住在梧桐山半山腰一栋临时房里,有时因加班赶不上公司的班车,只能坐公交车回住地,下了公交车还得走好长一段路,再爬一段 300 米长的山坡才到宿舍。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深圳地王大厦项目最终控制钢柱总垂偏内倾为 25 毫米,外倾 17 毫米,仅为美国钢结构 AISC 标准允许偏差的三分之一,创造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的世界奇迹。深圳地王大厦还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经历了这一艰苦的“战役”,此后干的项目我都不觉得有多辛苦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