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陆建新:见证超高层建筑建造的“深圳速度”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肆
在参建了四座深圳地标建筑后,我又花了近两年时间参建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毅然接下深圳新地标项目
2017 年,53 岁的我是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就在这一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要开工建设了,我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回大区做管理工作,二是接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一个超大型的钢结构建筑,其高度虽只有 45 米,但项目长度有 1.8 公里,拥有八项“世界之最”,是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
来还是不来?我思量了一番,心想:已经建了这么多个地标,为何不再建一个新地标呢?就这样,我被调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任施工总承包项目技术副总监、钢结构项目技术总工程师,吃住都在项目上,一住就是两年多。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金属屋面由七种颜色构成,放眼望去像一条飘舞的彩带,寓意“海上丝绸之路”,美极了,但当时建造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项目原设计选用了铝镁锰金属屋面体系,因近几年超强台风频发,沿海地区的这种金属屋面多有破损。为此,项目组成员前往日本大阪火车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地考察,最终选择采用了镀铝锌压型钢板屋面体系,相较于铝镁锰金属屋面来说,钢材强度更高、韧性更好。
不同于以往的建筑项目,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面临着工程量巨大、场地大、施工设备多、施工工人数量庞大、整体协调难度大等挑战,难度不小,所幸我们都扛下来了。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钢结构总用量达 27 万吨,面对如此压力,该项目高峰期累计投入起重吊车 300 多辆、劳务人员3000 多人,在 400 余天的时间内完成 27 万吨的钢结构安装,相当于 2 个月完成一座鸟巢,创造了钢结构日安装 5000 吨、周安装 20000 吨、月安装 60000 吨的施工纪录。
我想在退休前再建一个深圳地标
如今,我回到了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的岗位,管辖着华南五省 100 多个工程项目,哪个项目有难题我就上哪个项目上解决。虽然忙碌,但是我乐此不疲。
建了这么多地标建筑,这些大楼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每次路过我都会驻足仰望。在我看来,建筑是个伟大的行业,我国建筑业从蹒跚学步到在世界各地盖高楼,从超高层建筑零起步到千米级建造技术领先国际,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深圳速度”。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仍会毫不犹豫地踏上来深圳的火车。
从业 37 年,我参建的摩天大楼总高度已超过 3600 米。人生需要创造传奇,我还有 5 年就退休了,如果退休前深圳还要建新的地标建筑,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干。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