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林洺锋:做制造业的探索者,与深圳共成长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6 人已围观



 
未来应该怎样发展?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两条标准:第一,原则是通过做实业促进社会进步,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第二,在这个行业能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遍地厂房,企业快速发展
 
凡事有利必有弊。通用电器管理很严格,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锻炼了员工的工作技能,而另一方面,由于公司一直不能提供住宿,因此我始终无法办理暂住证。在这期间,我把业余时间用在卖服装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通用电器工作两年后,我决心离开,寻找新的发力点。为了给自己更多机会和选择,我做了三种版本的简历,分别对应销售、管理和技术。当时许多企业向我伸出橄榄枝,考虑再三,我选择去美国伟力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做技术员。做技术是我的强项,我在伟力公司成长很快。刚进去时,我住一间12人的宿舍,一顿饭大概是1.5元。一年后,我住进了管理人员宿舍,与高管同桌吃饭,每餐四菜一汤。
 
要说伟力公司在深圳获得突破性发展还源于当时的营商环境。1992年至1995年,全国经济总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随后两年增速下滑。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深圳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开始回升,许多外资投资开始回流,迎来大规模外资。当时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密密麻麻地建起来。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那附近一平方公里以内全是厂房,晚上我们睡在这边,对面就在建厂房。
 
那时政府很支持建厂房,厂房建好后租给外资企业和创业企业。这样一来,大片的土地、大量的厂房,为外商来中国开厂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许多外资企业纷纷来深设厂、迅速扩张。以伟力公司为例,第一年开了四间工厂,第二年开了九间工厂,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们迅速成长。
 
万丈高楼平地起
 
早在1993年我背井离乡,一人踏上深圳这片陌生土地时,我便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用五年的时间,把在学校所学技术运用到价值最大化。所以,当我在伟力公司晋升到工程师的职位后,我意识到,似乎已经到达自己职业生涯的瓶颈了。倘若要在技术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我没有太大优势,我迫切地需要转行,通过市场来证明自己。于是我瞒着家里人,偷偷地辞掉这份工作。后来,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尝试各种各样事情,诸如炒股、卖服装、卖陶瓷,成为商场的供应商等,甚至还开过一年的便利店。
 
几年后,因为喜欢电子设备,我又回归到电子行业,开起了电脑公司,做起了联想的代理。但我发现,做代理只能赚些钱,做不大,做不强,看不到做企业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未来应该怎样发展?我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人生奋斗的原动力:通过做企业,为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提供机会。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两条标准:第一,原则上是对社会进步有帮助,能发挥自己长处的行业;第二,在这个行业能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几经思考后,我选择投身LED行业。当时很多朋友都不看好LED,行业又小,产品又不稳定,三角债还特别严重。但我始终认为有问题就有机会。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个行业的产品是原材料的革命,能替换世界上大部分光源。虽然替换过程很缓慢,但这一切是很有意义的。LED灯节能环保,同时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降低能耗。而且,这也是我熟悉的电子领域。但谁能想到我一做就做了十几年,一直做到了现在。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