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费英英:我是15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20 人已围观


▲口述者:费英英
口述时间:2019年11月17日下午
口述地点: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
 
费英英
 
1983年1月出生于浙江湖州,中共党员。现任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始终扎根在孤残儿童护理一线,累计照料孤残儿童超过1500名,先后帮助800多名儿童回归家庭。她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5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9年4月,荣获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
 
从2002年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深圳成为孤残儿童护理员,到坚守工作岗位17年,再到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我是15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也是带领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急先锋”,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照顾更多孩子、帮助更多人,为深圳这座充满爱的城市增添一份温暖。
 
费英英我是15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
 

 
深圳是一座令无数人心生向往的城市,特别适合年轻人来这里为梦想闯荡。我希望在深圳活出真正的自己,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创造价值。
 
毕业后选择到深圳追逐梦想
 
我出生在美丽的浙江湖州,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相对比较平稳,之后我考上重庆民政学校(现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其他城市开始独立生活。当年我学的是社区康复专业,2002年毕业时感到有些迷惘,一直在思索未来的人生方向。
 
那时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回老家发展或者自己到外面打拼。父母很希望我守在他们身边,还在浙江湖州为我安排了安逸的工作。但年轻的我却特别憧憬外面的世界,希望迎接更大的挑战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彩,而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城市。
 
于是当我看到刚成立不久的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在招聘护理员时,就毫不犹豫地提交了应聘资料。幸福来得太突然,很快我就收到录用通知,那天激动得睡不着觉,恨不得连夜收拾行李赶往深圳。大家都说深圳是一座令无数人心生向往的城市,特别适合年轻人来这里为梦想闯荡。我希望在深圳活出真正的自己,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创造价值。
 
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
 
但刚来时的实际情况跟自己想象中的差距有点大。那时福利中心还不太完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条件较差,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最早给我安排的工作是照顾弃婴,这些孩子很多都患有残疾,或者患有脑瘫、先心病、智力障碍等疑难杂症。虽然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但真要长期护理这些孤残儿童,对刚毕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当时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来深圳工作的机会,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一定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熬过去。护理这些孩子需要更加小心、更加有耐心,有时给一个患唇腭裂(兔唇)的孩子喂食就要花两个小时。他们一刻也不能离开护理人员,我们就三班倒进行24小时轮岗。既烦琐又繁重的工作让很多人打退堂鼓,跟我同一批入职的很多人干了3个月就陆续辞职了。
 
看着大家都辞职了,我也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坚守下去,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一天我带着一名叫奇奇的孩子去医院体检,他看到同龄人都被父母牵着小手,就忍不住问我:“姐姐,我为什么没有妈妈呀?”这句话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强忍着泪水俯下身把他抱起来,告诉他我就是他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我们的家。几天后奇奇怯怯地叫了我几声“妈妈”,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称呼和最动听的声音。看着孩子们渴望爱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应该坚定地留下来。
 
虽然工作期间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我再也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我把福利中心所有孤残儿童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尽全力疼爱和帮助他们。这些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很多从小被遗弃,他们渴望得到照顾和关爱,能给他们当“妈妈”也是我的荣幸,让我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