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范卫平: 吃饭不用粮票 罗湖最先试水(五)

作者:范卫平 来源:《难忘那些春天的故事 口述罗湖 1979—2019. 上》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9-06 人已围观

罗湖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找到深圳这棵“参天大树”的年轮

从1982年大学毕业住进湖贝粮仓宿舍,中间搬到了东门老街那里的粮油公司宿舍,再到成家后安家,如今退休安享晚年生活,我一直都住在罗湖。整整40年,我目睹了罗湖从一片很小的城区发展到如今的繁华。可以说,我们在罗湖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找到深圳这棵“参天大树”的年轮。

作为深圳最早的城区,罗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有一句话:全国看深圳,深圳看罗湖。这里有“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也有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虽然针对的是当时整个深圳经济特区,但罗湖作为当时深圳的商业文化中心,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区域。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都吃饱饭了,才能进一步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解除粮食禁锢促进了深圳经济进一步发展,罗湖也迎来了商业文化的大繁荣。当时有著名的“三都”酒店(新都酒店、晶都酒店、名都酒店),还有竹园宾馆、东湖宾馆,以及国贸商圈的大商店和林林总总的文化娱乐设施。

如今,罗湖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建设新罗湖,我仿佛又看到了40年前初到深圳时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奋斗景象。期待罗湖再次开启新的变革、新的变化,我也深信罗湖将再度激发出新的荣光。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