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深圳的阳光—深圳

作者:黄裳 来源: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31 人已围观

沙头角是一个小小的沿海渔村。深圳河经过这里入海,注入大鹏湾。从深圳乘车来,要经过梧桐山。山上有盘山公路,公路两侧是布满山峦的松杉,蓊蓊郁郁,增添了山中的幽邃。除了行驶着来往的车辆,这里几乎是没有人迹的。车子攀上了山巅,眼前的视野顿时开阔了。极目望去,远处是一片碧色的海,与绿得带些沉黑的山相映衬,不禁眼睛一亮。这是很美丽的风景。从山头望海,与海滨所见感觉是不同的。并没有浩瀚、平衍、雄奇之类的感受,大鹏湾里的海,就像安置在书桌上的一只别致的注满清水的笔洗。圈口边缘处有异样的纹饰,细看时才发现这儿有一排小小的建筑物,这就是沙头角的一条街。
 
1898年清政府在一项卖国条约中把从九龙到深圳河南的土地“租”给了英国。在划定新界时,沙头角的一条街被割成两半,取名“中英街”。这地方颇有点神秘,谁都有兴趣来看一看。一条街两侧居住的同是炎黄子孙,但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
 
汽车下山时沿着峡谷前行。就在公路一侧三五十米地方就是“分界线”,这是用高矮两重铁丝网组成的,不时还可以见到一些碉堡。“十年动乱”中在这里搞过所谓“政治边防”,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人们口头听到一些有关的故事。不过从说故事人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已经丧失了一点必要的兴致,意思仿佛说,“事情已经过去,就不必再让它在心里占领不必要的位置了”。就在这里的公路一侧,在山崖平地处有大树生长的地方附近,可以看到新盖起的一座座小洋房,有人就索性称之为“别墅”。这倒是有点夸张的。房子小巧玲珑,多半是双层的小楼,材料是砖木水泥,装饰带着明显广东地方色彩,有点洋气但不多,还少少沾点俗气,质量也说不上是怎样高级。没有时间下去参观,可是听说这种普通农民的住宅,里面都装备了高级的家具,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组合音响……人们述说这一切时,显得平平常常,并不以为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处。我相信这也确是极为一般的普遍现象。
 
也许这就是人们称沙头角为“特区里的‘特区’”的原因。同样,人们为什么对十年前的“政治边防”带来的一些真正奇奇怪怪的事件消失了兴趣,也可以从这种变化中得到解释。这两年,人们不是走出去,而是搬回来定居了。这一切变化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出现的。
 

▲1898年,梧桐山山谷及沙头角海湾风光(英国国家档案馆藏)
 
进入沙头角前在海关入口处等候了好半日。人们排着长队在等候检查证件。这时是十时半,已经有人陆续从沙头角街上回来了。这多半是住在近处的农民,也许就是那些“别墅”的主人。他们是去采购食物和日用品的。每人都有一副小扁担,挑着饼干、快速面……以食物为主的杂货。引起我很大兴趣的是一些中年老年妇女的装束。她们穿着可能称“唐装”的民族服装。这是一套缝制得非常细巧的黑绸短衫裤。料子是讲究的,式样是纯粹中国的,而且是古的,我想。她们头上有的罩着一块黑纱巾,顶端束着花样新巧艳丽的丝带,衬着黑地的绿叶红花好看得很,花样各不相同。有的老太太头上戴的是竹笠,也编织得极精巧。顶部有一圈空隙,露出了发髻。圆圆的竹笠周边缀了一圈黑纱边,下端是精巧的流苏,恰好下垂到眼角处。这真是一种非常美丽实用的夏日服饰。猛然想起,似乎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种竹笠。是了,那是昆曲《千钟禄》里的建文帝,好像戴的就是这种帽子,也许细节上有点差异,但无疑造型是一致的。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