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

  • “两师”“两所”“两会”合并

    宏观调控“两师”“两所”“两会”合并

    深圳审计行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两师”指注册会计师和注册审计师,“两所”指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两会”指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深圳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审计行业改革

    宏观调控审计行业改革

    深圳社会中介组织体制改革中最有特色的一项。1995年2月24日,深圳公布实施《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起设立、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和地位、注册会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律师行业改革

    宏观调控律师行业改革

    深圳社会中介组织体制改革中最有特色的一项。从1993年11月开始,到1994年11月结束。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规范律师从业机构名称;二是理顺所有制关系;三是采用合伙制等组织形式。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社会中介组织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社会中介组织体制改革

    深圳在全国较早实行的改革之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业、个人之间,提供具有监督、服务、沟通、协调作用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有相当数量是从行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顾问公司聘选制度

    宏观调控顾问公司聘选制度

    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确保政府投融资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体做法是:事先建立一套聘选程序、若干聘选小组、不同类别公司名册以及获聘公司表现评审制度。在聘选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公路和隧道收费改革

    宏观调控公路和隧道收费改革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2003年6月18日之前,深圳对经营性公路和利用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修建的非经营性公路和隧道实行收费制度。之后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有:①撤销除高速公路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制度

    宏观调控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制度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制度之一。目的在于规范政府对特许经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运营中期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临时接管制度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轨道交通四号线模式

    宏观调控深圳轨道交通四号线模式

    深圳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以BOT模式进行的工程。南起皇岗口岸,北至龙华新城中心,全长19.88千米。2004年1月15日,市政府与香港地铁有限公司签署原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宏观调控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燃气供应的主导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获得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创立于1982年。地址在福田区深南大道6021号。主营业务为燃气批发、管道和瓶装燃气供应、燃气输配管网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宏观调控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由原深圳公交集团更名而来。地址在福田区莲花路。根据《深圳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2003年3月被授予30年特许经营权。2005年1月19日,市

    2022-03-16

    阅读更多
  • TOT(移交—运营—移交)模式

    宏观调控TOT(移交—运营—移交)模式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方式之一。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合同,将已建好的基础设施移交给投资者组成的项目公司,后者在协议期内负责运营和维护该设施,并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及取得合理

    2022-03-16

    阅读更多
  • 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宏观调控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方式之一。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组成的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设施,并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及取得合理利润。协议期满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宏观调控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一种没有固定程式的投融资方式,主要包括BOT(建设—经营—移交)、BT(建设—移交)、BOO(建设—经营—拥有)、ROO(改造&mda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宏观调控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的改革之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港口、收费公路、机场等基础公用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社会化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金融监管质询制度

    宏观调控金融监管质询制度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4月30日推出。规定: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对所辖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或监管指标的异常变动有疑问时,可发出《金融监管质询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利率政策变革

    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指对利率调控方式的调整,目标是维护银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1986年出台《深圳特区利率改革方案》,确立特区利率体系的框架和利率调控方式模型,建立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金融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金融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包括:①实行信贷资金“切块”管理。1986年7月至1998年1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关于深圳经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1988年,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税收征管工作改革总体方案》,包括5个方面:①在征管模式上推进征管模式改革:将传统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一

    2022-03-16

    阅读更多
  • 税收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税收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的改革之一。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为改善特区的投资环境、加速特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主要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政府采购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政府采购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1997年开始实施,目的是加强政府财政资金管理,节约支出成本,加强廉政建设。该年1月先是印发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实行统一投保的通知》,11

    2022-03-16

    阅读更多
  • 财政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财政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特区建立后,为了保证大规模建设的资金需求,在财政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革。1982~1985年,对宝安县、罗湖区、沙头角区、上步区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投资导向目录

    宏观调控投资导向目录

    深圳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1989年开始实行。由市计划主管部门每半年编制发布,目的在于引导和调节投资方向。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4类,把投资总额超

    2022-03-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系统

    宏观调控深圳市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系统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1993年开始实行。内容重点是对政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预期目标、重大经济政策、综合性的经济形势分析发布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等。

    2022-03-16

    阅读更多
  • 年度计划报告制

    宏观调控年度计划报告制

    深圳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指每年10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态、计划和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1994年开始执行。包括综合性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2022-03-16

    阅读更多
  • 项目评议和后评估制度

    宏观调控项目评议和后评估制度

    深圳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指对政府建设投资项目邀请专家进行审议和评价。1995年建立。按“专家论证、业主决策、政府审批”的原则,对关系全市国计民

    2022-03-1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