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1977年佟志广奉调回国后,进入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工作。当年马丁来北京时,又特地找上门来游说。这次,马丁给出的理由很有说服力。他说,把可口可乐进口到中国并在中国设厂,是为了满足到中国旅游的欧美人士的需要。他还翻出可口可乐1927年就进入中国的老皇历,说可口可乐公司只是一家靠卖汽水挣钱的商业公司,与政治无涉,与美国大兵的形象联系只是无妄之灾。佟志广表示认同他的解释,但“爱莫能助”。
 
1978年下半年,中国“开门”声隐约可闻,中美关系出现新转机。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公司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谈判没有中央的红头文件可作依据,只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手写的一张纸条,大意是“可以进行此项工作”。经过三轮谈判,12月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公司终于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可口可乐公司如愿以偿地成为除港台资本外第一个进入内地的外资企业。
 
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切,不得不让人感叹可口可乐公司超前的布局意识。当时,美国媒体甚至怀疑可口可乐公司提前获悉了中美高层外交动向,《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还对此进行了特别调查。虽然最后的调查结果是“看不出卡特总统与此事有任何联系”,但美国媒体还是把可口可乐公司完美地踏着中美建交的节拍,第一时间重返中国市场的这一商业事件,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
 
如果把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比喻为接力赛,可口可乐公司可谓遥遥领先地跑完了第一棒—产品进入内地市场,不过在交接第二棒—在内地建立合资灌装厂的关键时刻,形势逆转:起跑晚至1979年9月的百事可乐公司,闪电般地和深圳市进行了接洽,于1981年签订了合资办厂协议,深圳市饮乐汽水厂一骑绝尘。而可口可乐公司和中粮公司在北京、上海合资建厂的计划却一波三折、举步维艰。上海的报纸发表文章,指责引进可口可乐在上海重新建立灌装厂“就是引进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就是打击民族产业,是卖国主义、洋奴哲学”;上海市财政局一个工作人员还给中央领导写信“告状”;《北京日报》刊发以“可口未必可乐”为题的文章,认为在国家缺少外汇的情况下,引进可口可乐是浪费国家宝贵的外汇资源。
 
结果是可口可乐公司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内地设立的合资灌装厂反而落后于百事可乐公司。
 
历史不能假设,现实无法推倒重来。1980年代的上海,作为中国举足轻重的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重镇,贡献四分之一中央财政的中国最大“钱袋子”,能不能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后卫位置上跑去充当攻坚前锋,像深圳经济特区一样,无问西东,无意于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纠结,执着于发展才是硬道理,从而“杀出一条血路来”?
 
改革开放之初,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上海,百事可乐公司在深圳的境遇,可谓天差地别。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