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 围村

    传统村落围村

    环珠江口地区广府人与客家人杂处,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的文化互动在民居建筑中显而易见。

    2023-04-25

    阅读更多
  • 客家民居:城堡式围楼

    传统村落客家民居:城堡式围楼

    城堡式围楼,是深圳、香港、惠阳和东莞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是粤东北地区堂横屋、围龙屋和四角楼的综合体,并吸收广府民居的优点发展起来的,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兴梅客家民居堂屋

    2023-04-25

    阅读更多
  • 滨海客家的建筑特色

    传统村落滨海客家的建筑特色

    客家民居建筑被称为“夯土的史书”“凝固和立体的诗篇”。伴随着客家人迁移的脚步,风格独特的客家建筑遍布五湖四海。诸如赣南的土围子,闽西的方楼、圆楼,梅州的围龙屋,深圳的城堡式围楼……尤其是位于深圳、东莞等地的炮楼排屋,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海外侨风,中西合璧,独具匠心,兼具客家、广府民系以及西方建筑文化之长,是滨海客家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2023-04-25

    阅读更多
  • 广府围村:南园村

    传统村落广府围村:南园村

    南园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耕种,其中久居此地的是车氏族人。南宋孝宗年间,广东增城人吴洪渊(供职内廷翰林院)讲书宣游至此,见苍翠郁郁的南山脚下一片平坦肥沃土地,遂聚族人而立村,称吴屋村。后因村子建在南山脚下,又有一片规模很大的果园,改名“南园”。

    2023-04-23

    阅读更多
  • 南山村:建村历史长达800余年

    传统村落南山村:建村历史长达800余年

    南山村原名陈屋村,顾名思义,村民以陈氏为主。此村也是姓氏较多的一个村,除了陈氏,还有梁、蔡、刘、钟、郭、郑、麦、曾、李、高、何、黄、苏、戴、简、冼、邱、方、赖、杨、聂、周、付、林、文、王、邓、吴、伍、冯、曹、关、张、卓、叶等。建村历史长达800余年。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同乐村

    传统村落同乐村

    同乐村位于南头街道西北部,始建于1948年,村民主要有吴姓和刘姓,从龙华浪口村迁至此地。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南头街道:一甲村

    传统村落南头街道:一甲村

    一甲村位于南头街道西北部,立村始祖据传名为池戴,后有黄姓、陈姓迁入,池姓则迁至他处。1959年因建西丽水库,梁姓、林姓从篁里村迁入,现陈姓为第一大姓。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巷头村

    传统村落巷头村

    巷头村位于南头街道南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村落位于清代巷头街(现正南街)附近而得名。世居村民主要有郑、麦、张、黄、唐、赵姓。其中郑姓于明洪武年间从今向南村一带迁移至此。麦姓、黄姓皆为1949年之前从今公明一带迁移至此地。唐姓为抗战时期为避战乱从湛江迁来,赵姓为1959年修建西丽水库时迁来。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传统村落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大新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大新村、冲下村、龙屋村、关口村。

    2023-04-18

    阅读更多
  • 田厦村(常兴村、仓前村)

    传统村落田厦村(常兴村、仓前村)

    田厦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即田下、常兴、仓前。“厦”与“下”同音,深刻反映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后沧海桑田的巨变。

    2023-04-11

    阅读更多
  • 九街村

    传统村落九街村

    九街村,位于今天的南头古城内。南头古城的前身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

    2023-04-10

    阅读更多
  • 黄贝岭——深圳宝藏打卡地

    传统村落黄贝岭——深圳宝藏打卡地

    城中村能有什么好逛的?来深圳,我告诉你!

    2023-03-17

    阅读更多
  • 深圳家族历史:一村一个姓,一姓一个祖宗

    传统村落深圳家族历史:一村一个姓,一姓一个祖宗

    一村一个姓,一姓一个祖宗。
    这种宗族和村落重叠、血缘和地缘重叠的单姓村落,对于我来说,以前只是书本的知识而已。自从来到深圳工作,常年生活在曾经是农村的沙井,单姓村落的概念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除了几个原来是水上人家上岸形成的村落,绝大多数的行政村都是单姓村落,个别行政村由两姓组成,也无法融为一体,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各自为政。在公社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布吉凌氏

    传统村落布吉凌氏

    “志图远大,维系风化,扶植纲常,他日家声丕振,会观兰桂赛春芳。”布吉凌氏族人牢记这一祖训,以其行动将家风家训代代传承。在近现代180多年时间里,凌氏家族涌现了几十位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近现代做出卓著贡献的客家人家族,可以说是深圳诗书传家的第一大家族。

    2023-01-13

    阅读更多
  • 葵涌潘氏

    传统村落葵涌潘氏

    “龙岗罗,淡水古,唔受葵涌一下潘。”
    “龙岗一斗刁,坪地一管萧,落到葵涌改信潘。”
    这两则民间谚语里的“潘”,说的就是清末民初时期深圳大鹏半岛上的望族—葵涌潘氏。
    早在200多年前,不足百人的潘氏在当地已是声名显赫。经历岁月的洗礼,葵涌潘氏家族至今保留着三处客家围屋—白水塘(潘氏宗祠)、福田世居和油榨村。靠勤劳诚信发展起来的葵涌潘氏,其后人谨记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坪地萧氏

    传统村落坪地萧氏

    四方埔村位于坪地办事处辖区范围的中部,距离办事处约2.2千米,与石灰围、牛眠岭等自然村相邻,原坐落于丘陵地带,现已平整,龙岗河从村的南面流过。因立村之处是一个小山坡,周围都是青草地,客家话称青草地为“埔”,故取名四方埔。

    2023-01-13

    阅读更多
  • 龙岗罗氏

    传统村落龙岗罗氏

    鹤湖新居位于深圳最大的行政区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居民小组,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于清朝乾隆年间兴建,历经罗家三代人数十年的努力而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鹤湖新居总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围屋(不包括月池、禾坪)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被誉为客家建筑的活化石、客家建筑艺术的结晶。它集中了广东各地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坪山曾氏

    传统村落坪山曾氏

    大万世居是坪山区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建于清代的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坑梓黄氏

    传统村落坑梓黄氏

    坑梓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北面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辖沙田、老坑、秀新、金沙、龙田五个行政村。坑梓在清代属惠州府管辖,全镇约80%的人口为黄姓。清康熙元年(1662年)这里正是朝廷强令内迁的重点地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准予复界后,居惠州、潮州、嘉应州(今梅州)及闽赣地区的各路族人,纷纷“负耒横维,相卒而至”,沿惠阳到坑梓、深圳而至香港等地,拓展疆域

    2023-01-13

    阅读更多
  • 龙胜彭氏

    传统村落龙胜彭氏

    龙胜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办事处,东临龙华办事处景龙社区,西临羊台山,南临民治办事处上塘社区,北临大浪办事处高峰社区,下辖龙胜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平方千米。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坂田张氏

    传统村落坂田张氏

    坂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社区,曾称“泮田”,后改为“坂田”。其地理位置于两水交汇之处,有重重案山紧锁。观其上势,山形如天马行空,猛虎下山;观其下势,如飞凤落阳,造就了一马平川、良田千顷。“坂田”的原意为山间贫瘠的土地,按照地势形状,后来人们就把这块迁徙地叫“坂田”。作为唐朝名相张九龄后裔的一支,张氏族人在坂田繁衍生息,发展至今已近300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松元厦陈氏人物、祠堂

    传统村落松元厦陈氏人物、祠堂

    陈烟桥(1911—1970年),曾用名陈炳奎,笔名李雾城、米启郎。中国版画家。1911年11月16日生于广东宝安县观澜镇牛湖村鹅地吓。1928年入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1931年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不久开始版画创作,并从事进步艺术活动,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2年冬,与陈铁耕、何白涛等在校组织野穗社。1933年与鲁迅通信,在鲁迅的鼓励与支持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松元厦陈氏溯源

    传统村落松元厦陈氏溯源

    松元厦,原叫七都洞,背倚郁郁葱葱的背夫山,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向西折向中心缓缓从村前流过。乾隆十六年(1751年),陈振能携带家眷,与堂兄弟等数人离开五华,出长乐,过紫金,经惠州抵达东莞塘厦、龙岗新山堡等地,短暂逗留后入宝安、越过深圳走到九龙半岛的坪洋。后觉得坪洋作为定居地不够理想,又折返宝安,到了七都洞。陈振能一眼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随即放下行装

    2023-01-13

    阅读更多
  • 罗湖袁氏

    传统村落罗湖袁氏

    罗湖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之南,与南面的香港新界隔河相望。罗湖村,地势低洼,最早是水泽之地,因与罗溪沟通,故有罗湖之称。后来人们在罗湖边上建村,就是罗湖村。传说,罗湖原为罗黄两姓的客家人居住之地,后来姓袁的人多起来,罗黄两姓人住不下去,此地便成了袁姓的聚居地。关于罗湖村的环境,居住在罗湖村的二十四世祖袁德著,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所作《罗湖村风水序》

    2023-01-13

    阅读更多
  • 上塘詹氏

    传统村落上塘詹氏

    上塘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办事处,管辖几个自然村,如东头村、西头村、简上村、龙塘村、龙屋村、松仔园村,原来还有头围村、作屋边(又称翟屋边村)。在1949年前头围村有部分村民迁到简上村、东头村和西头村,而作屋边村在1958年迁到龙塘村并与简上村合居,故取缔了这两个村。七个自然村基本都是以詹姓为主。

    2023-01-13

    阅读更多
 20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