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 罗芳村

    传统村落罗芳村

    罗芳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道罗芳社区,东起曦龙山庄,西 至污水处理厂,南濒深圳河,北达罗芳山,总面积约 1.4 平方千米。 罗芳村,曾叫罗坊村,清康熙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就有记载,属新安县六都,清嘉庆年间为官富司管辖村庄。20 世纪 20 年代,《广州日报》称这里为螺坊。

    2022-12-16

    阅读更多
  • 新桥村

    传统村落 新桥村

    新桥村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新桥社区,距街道办事处约 1 千米。清朝康熙年间,村西建永兴桥,后于乾隆年间永兴桥重建,故 取名新桥村。村域有大头岗、长流陂水库,村西有茅洲河经过。相 邻自然村西有新二村,南有上星村。

    2022-12-15

    阅读更多
  • 乡土文化的博物馆

    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的博物馆

    深圳是在原宝安县的区域里发展起来的。宝安县是历史悠久的古 县,位于珠江出海口的东岸,是岭南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所保存下 来的古村落在岭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宝安古代 居民清初以前主要是本地广府人,清初复界之后新增加了客家人。因此,深 圳古村落主要体现出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的文化特征,还有一些古村落反 映了这两种民

    2022-12-15

    阅读更多
  • 笋岗村

    传统村落笋岗村

    笋岗村属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社区,村后有大岭山,海拔约80米。村东是发源于黄竹沥的布吉河,南流到渔民村汇入深圳河。

    2022-04-01

    阅读更多
  • 向南村

    传统村落向南村

    向南村属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社区,所有的房子也都是向南而建,因此得名“向南”。

    2022-03-30

    阅读更多
  • 麻磡村

    传统村落麻磡村

    麻磡村属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麻磡社区,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2022-03-30

    阅读更多
  • 南山村

    传统村落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南头半岛中南部,因位于大南山脚下而得名,现属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山社区,由于村民大多姓陈,也曾叫“陈屋村”。

    2022-03-29

    阅读更多
  • 南园村

    传统村落南园村

    南园村属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园社区。原名“吴屋村”,村民大多姓吴。

    2022-03-29

    阅读更多
  • 一甲村

    传统村落一甲村

    一甲村属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因明清时期实行保甲制度,该村属于新安县第一甲而得名。

    2022-03-23

    阅读更多
  • 丹坑村

    传统村落丹坑村

    丹坑村属于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因地处丹山下的山坑之地而得名。

    2022-03-23

    阅读更多
  • 章阁村

    传统村落章阁村

    章阁村属于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村后有山似象角,故取名为象角村,当地白话“象角”“章阁”读音相近,故被人称为章阁村。

    2022-03-23

    阅读更多
  • 陈屋村

    传统村落陈屋村

    陈屋村属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清朝初期,陈姓先祖从东莞石步迁徙到此,开基立村,被称为陈屋村。

    2022-03-23

    阅读更多
  • 东渔村

    传统村落东渔村

    东渔村,成立于1964年,是深圳最小的自然渔民村,它位于南澳半岛北边,面朝大海、背靠七娘山,西临珍珠岛,东接七星湾、浪骑游艇会、杨梅坑等各特色景点。这个祖祖辈辈靠海为生的渔村,虽然在行政区划上,有了东渔社区这个更现代的名字,但当地村民习惯上还是把它叫做东渔村,古朴而静谧。渔村虽小,但环境清幽,是消暑度假、私享慢调时光的旅游胜地,先后被评为广东

    2022-03-23

    阅读更多
  • 白鸽湖村

    传统村落白鸽湖村

    白鸽湖村隶属宝安区观澜街道樟坑径社区,位于观澜街道东南面,距离办事处约5公里。东邻辅城坳村,南至樟坑径上围、下围村,西、北邻新田村。该村位于丘陵之间,村南边为山区,主要有牛栏窝山,海拔高度约200米。村北边为平地,中间有樟坑径河贯穿。

    2022-03-22

    阅读更多
  • 长坑村

    传统村落长坑村

    长坑村隶属宝安区观澜街道樟坑径社区,位于观澜街道东南面,距离办事处约3公里。村域总面积约95700平方米,东邻樟坑径上围村,南至G15沈海高速公路(福民至平湖段),西接大和村,北倚横坑村、横坑水库。该村位于深圳北部山区,村南有高山岭山,海拔高度约320米。

    2022-03-22

    阅读更多
  • 下围村

    传统村落下围村

    下围村始建于清朝,由曾氏先祖永茂公带两个儿子南下,在此建基立村而形成。因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三面环山,村落位于山脚下,村前有樟坑径河经过,村落位于河流的下游源头,而取名下围村。曾用名“旗南坑”“粪箕窝”。下围村主要姓氏有曾、林、温、刘等姓氏。第一大姓为曾姓,其先祖由江西迁到广东五华,清朝时由五华迁移至该地。林姓是从福建泰山背迁到樟坑径上

    2022-03-22

    阅读更多
  • 上围村

    传统村落上围村

    上围村始建于清朝,由钟氏、曾氏祖先率领族人迁入此地,在此开基立村,繁衍生息。上围村的村名来历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三面环山,像个盆地,村落位于山脚下,村前有樟坑径河经过,村落位于河流的上游源头,而取名上围村。

    2022-03-22

    阅读更多
  • 大船坑村

    传统村落大船坑村

    大船坑村属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以水围为中心,是龙华较大的客家村落。

    2022-03-21

    阅读更多
  • 鹤薮村

    传统村落鹤薮村

    深圳市大鹏新区古村民宿-青山掩映、古树环绕。在南澳办事处西涌社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它南临西涌海滩,北靠七娘山,距西涌沙滩直线距离约900米,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灰瓦白墙,布局规整,虽历经600余年风吹雨打,整体风貌仍保存得较为完好——它就是鹤薮居民小组。据鹤薮居民小组中协天宫内碑刻记载,刘氏先祖于洪武元年定居此地,至今已有逾600年的历史

    2022-03-20

    阅读更多
  • 皇岗村

    传统村落皇岗村

    皇岗村距今(2014年)有700多年的历史,皇岗路从中心公园西侧贯穿深圳南北,即得名于此村。原皇岗行政村由上围、下围、吉龙三个自然村组成,面积0.5平方公里。村子的背后有一个山岗,村子就起名"皇岗"。皇岗村与香港隔河相望,皇岗口岸即以皇岗村地名而命名。全村以庄氏为姓,从甘肃天水经河南到福建、杭州迁至深圳。1992年城市化后,皇岗社区本土居民580户168

    2022-03-20

    阅读更多
  • 湖贝村

    传统村落湖贝村

    湖贝村地处东门商业旺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深圳老村。历史上,湖贝 祖先张氏一族,自明代由福建迁至广东南海之滨,在深圳本地世代相传已有500多年。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湖贝村的地域东至文锦路,西到人民路铁路沿线,南临深南东路,北到笋岗,属当时本地的几个大村之一。全村面积为11万平方米,人口1600人,其中股东1262人。股份公司总资产达2亿元

    2022-03-20

    阅读更多
  • 光明 迳口村

    传统村落光明 迳口村

    迳口村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迳口社区,东接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西到翠湖社区,南邻白花洞村、碧眼村,北倚公明楼村,与 白花洞村、圳美村、楼村相邻

    2022-03-20

    阅读更多
  • 浪口村

    传统村落浪口村

    浪口村位于深圳龙华区大浪街道东南面的浪口社区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以吴、刘两大姓为主,祖先是源于清朝初年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相传300 多年前,吴氏祖先吴继旺带着妻子洪氏从梅州大埔三河坝迁移到清湖地区。在幕僚的建议下,吴继旺决定以原意取名为"浪口",进入该地定居时就将该地定名为"浪口村"。浪口吴姓族人从开村始祖建村到改革开放前

    2022-03-20

    阅读更多
  • 清湖村

    传统村落清湖村

    清湖村位于深圳市龙华区与观澜交界处,总面积5.9平方仅是,总人口700多人(连外出深圳、香港约1500多人),是一个小山村。以前村前有一个大湖,因湖水常年不干不浊,水清如镜面而得名为“清湖”。

    2022-03-20

    阅读更多
  • 沙鱼涌

    传统村落沙鱼涌

    沙鱼涌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办土洋村属下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沙鱼涌河出海口的南岸边上,出海口的南边是一个海滩,叫东芴海滩。2014年启动改造后的沙鱼涌村将重现民国时期海关、码头和客家民居、街巷的原貌,成为一处深圳东部融合客家古村文化、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滨海生态旅游的"世外桃源"。沙鱼涌曾是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的地方,也是香港沦陷

    2022-03-20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