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地理 > 自然综合 > 水文水利 水文水利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应急工程
作者:胡忠阳 李健辉 来源:水向高处流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8-07 人已围观
在整个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中,不能不特别提一下它的应急工程建设。
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紧邻海洋的香港,尚随时遭受旱魃肆虐,那么同样气候条件下并不滨海的东江流域,谁敢笃定就不会遭受同样的威胁?假如东江水枯,该奈东深供水何?
这样的危情,在东深供水工程正常运行30年之际,果然出现了!
1995年10月下旬,由于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而蒸发量大,加上东江下游地区人为超计划采砂,造成河床严重下降,东江取水口的水位持续降低。进入1995年11月,东江站的平均水位降到了1.11米,最低仅0.96米,低于1.0米的停机水位。到了当年12月底,江口出现了0.71米的历史最低水位,致使东深工程在停水期维修后不能按时开机回蓄,直接威胁到了对港深供水。
东江告急!三期站在低水位下超常规运行,每天只能取水200多万立方米。
深圳水库告急!每天出库量仅350万立方米,库水位每天下降0.5米,最危急时仅存4天的水量。
香港木湖抽水站告急!因遭遇东江取水困难,停水期后不能按时开机回蓄,按协议1995年11月1日恢复新年度供水的计划被迫推迟。
危情持续到了1996年。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广东省水利厅积极与港英当局有关部门协商,将对港供水时间推迟到了1996年1月11日。东深供水工程建成30年来从未间断过对港供水,眼看着东深人保持了30年的纪录就要不复存在,大家着急呀!危情甫一出现,便牵动广东省领导及省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心。当时的广东省水利厅厅长关宗枝出访归来,跨过罗湖桥就直奔东江察看。一份份紧急报告报到省政府。省政府领导指示有关部门密切协调,立即加大东江上游新丰江、枫树坝水库下泄水量。东深供水工程的应急工程,作为一项关系港深命脉的政治工程,迅即被提上建设日程。
1995年11月19日,时任东深供水局的代局长叶旭全在东江站主持召开生产紧急会议,宣布东深供水进入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首项措施,是拆除东江三期站进水口施工围堰,起吊进水口底板和拦沙坎,抢筑进水口下游浅滩丁坝以壅高水位,加强水位观测现场调度开停机,压缩沿线用水……11月21日,广东省水利厅厅长关宗枝、副厅长张达辉到东江,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落实应急措施。
12月15日,广东省水利厅做出决策,组建人工浅滩丁坝工程指挥部,叶旭全代局长任总指挥,从东深供水局和广东省水电二局抽调技术精兵,全力投入人工浅滩丁坝的构筑工作。
1996年1月2日,欧广源副省长到东江视察,并做重要指示。
从1995年11月到1996年2月,人工浅滩丁坝工程一共完
成抛填石方19.5万立方米、沙包4.5万立方米,筑构丁坝6条
共721米。
那是一场夜以继日的车轮大战,江面百舸争流,工地落石飞沙。短短几个月,广东水利人硬是将半座山搬到了东江取水口,抢筑了一条长、宽各300米的人工浅滩,将东江取水口的河床平均填高3米,取得了日平均壅高水位55厘米的工程效益,保证了东江抽水站有水可抽。
1996年1月5日起,东深供水工程组织大流量抢抽水,日抽水量最大达530万立方米,日入库水量达到545万立方米。1月11日7时,恢复了对香港正常供水。
当年4月,在进一步加固、改造人工浅滩丁坝,继续提高人工浅滩丁坝工程效益的同时,为确保1996年枯水期的对港深供水,广东省水利厅党组决定兴建临时潜水泵站,是为应急工程的第二项举措。
1996年4月23日,省水利厅组建临时潜水泵站建设指挥部,叶旭全代局长再次任总指挥,从东深供水局抽调技术骨干与省水电二局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了临时潜水泵站的建设。工程于4月23日动工,到当年10月9日建成投产,仅用5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流量为30立方米/秒的全国最大的潜水泵站,对1996年冬和1997年春的枯水期对港深供水,发挥了关键作用。潜水泵站的建设得到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1996年8月,时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森林到潜水泵站工地视察。
▲1996年4月动工兴建的东江潜水泵站,同年9月25日建成,10月经验收并投入使用。该站是我国当时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潜水泵站。
▲旗岭泵站装机8台,装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混流泵。
为彻底解决东江取水问题,广东省水利厅一方面组织兴建临时潜水泵站,另一方面着手研究永久性水量保证措施,做出了兴建永久性取水工程的决策,并委托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加紧设计。
1996年11月,东江永久性水位保证工程可行性论证会,在东莞塘厦举行。同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立项批准兴建东江太园抽水站。
1997年1月23日,东江太园抽水站工程正式动工。当日,东江之滨云集了四方嘉宾,“起宏图引东江甘泉滋润同胞心田,兴水利迎香港回归繁荣深港经济”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这是继人工浅滩丁坝工程、潜水泵站工程之后,东江畔又一次摆开战场,而且呈决战架势。装备精良的广东省水电二局、三局的施工队伍,再次在东江边安营扎寨。
东江太园抽水站,位于东江左岸石马河出口右岸的东江大堤内。之所以选择在石马河上游兴建新的泵站,其目的是避开石马河污水的污染,保护供水水质。该站设计年抽水总量为17.43亿立方米,设计抽水流量80.2立方米/秒,最大抽水流量100立方米/秒;设计停机水位为负1.5米。工程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与东深供水工程三期的泵站联合运用。
太园抽水站工程建设,被列为广东省水利厅1997、1998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厅长关宗枝20次到工地检查、指导、部署工作,从可行性论证、设计方案审查到各种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他事必躬亲;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重大问题,也总是在关厅长的主持下做出决策。
据工程指挥部有关同志后来回忆,关厅长特别关注工程质量和进度,每次到工地检查,无不重申太园抽水站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的时候,他想到某个问题,放心不下,便带上司机悄悄从广州来到工地察看。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后,由于部分设备到货延误和个别设备出现质量问题,致使机电安装后期任务十分紧迫。关宗枝三番五次到工地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仅1998年8月到工地就有5次之多。8月26日上午,关宗枝早早来到太园站厂房,察看1号机和3号机调节机构轴承的重新安装调试。指挥部的同志告诉他,此前购进的调节机构轴承存在质量问题,经送回厂家维修,凌晨1时才从洛阳轴承厂运抵工地,目前正在紧张安装;假如重新安装的轴承再有问题,9月1日全面投产可能受到影响。厅长听后神色凝重。这天上午,他一直守候在厂房,直至中午1时试机成功,才回指挥部吃午饭。
张达辉副厅长同样心系太园工程。作为主管厅长,他每个月至少到太园工地一次;若因工作太忙抽不出身到工地,也必定打电话到指挥部询问情况。在工程建设期间,时任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的蓝惠安、孙道华,总工程师茹建辉等领导,也先后多次到太园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继人工浅滩工程和潜水泵站工程之后,时任东深供水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的叶旭全,代表业主再次兼任了太园抽水站工程总指挥。这期间,他还兼任着东深供水生物处理工程的总指挥。他把抓好两大工程建设和抓好东深供水局正常生产、经营、管理,作为自己肩上的两副重担。他经常告诫指挥部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太园抽水站工程作为“政治工程”的重大意义,决不辜负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党组的期望,一定实现厅党组提出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速度、一流环境”的目标。
叶旭全身体不好,工作千头万绪,终日奔忙于两大工地与供水局之间,主持一次次会议、签发一份份文件、审批一份份合同,研究和调研处理种种问题。指挥部的同志说:“叶总指挥走到哪里,电话就追到哪里。”
建设之初,东江太园抽水站工程即被列为省水利厅基建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程,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
东江太园抽水站建设指挥部作为业主—东深供水局的代理机构,驻守工地,严格履行了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对整个工程建设系统实施宏观管理,协调各种关系,从而在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方面,皆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工程的启动验收报告显示,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均控制在省水利厅党组确定的总目标范围内,实现了1998年9月1日具备投产条件的目标,比计划工期提前9个月,不但创造了优质工程,也将投资控制在了批准的概算范围内,且略有节余。
太园抽水站工程严格执行了招投标规范,按规定实行了全面投标,其泵站枢纽工程、变通桥、反虹涵、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及各类设备订购等10多个项目,均按招投标规范确定承建单位或承包商,招标的规范化程度和公正性受到中标单位和非中标单位的一致称赞。规范的招投标背后,是公平竞争机制的引入,它既节约了投资,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也增加了工程设备的技术含量。据不完全统计,太园工程实行招标的10个主要项目,通过招投标而节约的投资达2000万元。
广东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部,作为太园抽水站工程的监理单位,受工程指挥部委托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监督控制。工程建设期间,监理单位与指挥部紧密合作,建立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了“哪里有施工,哪里就有监督”。
指挥部严格履行“三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据指挥部的人回忆,对施工单位要求如此严格,一开始他们不太习惯,但过程中施工单位和设备供货单位一直非常理解和配合,他们的行为经常令指挥部参战人员感动。
1997年2月2日下午,指挥部领导在厂房施工现场,发现出水池右侧挡墙底板的混凝土垫层表面不平、碎石外露,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要求立即停止此处的下一道工序施工,等待处理。广东省水电二局领导闻讯赶来,立即召集负责施工的二公司正、副经理和技术干部、现场值班人员20多人,赴现场查看,当场决定撬掉500平方米的混凝土垫层,并由在场的公司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班长一齐动手砸混凝土。从下午4时干到晚上8时30分,经过近5个小时的艰辛劳动,他们完成了工作,但均已累得直不起腰来,很多人手上还磨出了血泡。
由领导带头亲手砸掉自己浇筑的钢筋混凝土,证明了水利基建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机制的活力,体现了施工单位对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
为确保工程进度,工程指挥部可谓煞费苦心。指挥部工程科和机电科的人员心里也都清楚,要保证1998年9月1日具备投产条件,必须把握好关键的工期控制点,如1998年3月15日前必须完成厂房土建,交付机电安装;设备必须按合同规定时间准时到货;1998年8月16日试机必须成功……设备到货问题十分关键,指挥部机电科为确保清污机准时从制造厂家发货,专门派人到江苏无锡通川机械厂驻厂催货;在电动机及附属设备超宽,铁路运输需改线而给按时到货增加压力的情况下,要求厂家派人到车上押货,并派汽车沿铁路线护送,提前办理过站手续—为此,机电科的同志们要求厂家每日报告货物运抵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既定的时间控制点,广东省水电二局将厂房交了出来,6号机试机也一举成功。
太园抽水站工程原计划工期28个月,其间经二次调整,最终确定的计划工期为19个月。
工程开工之前,与东江二、三期站点隔河相望的石马河出口右岸与潼湖东江大堤交汇处,还是大片的荔枝园和香蕉地。19个月后,这里已变成一座大型泵站。19个月里,广东省水电二局、三局,水电机械厂,水电安装公司,东深工程公司,东深电子技术公司等6家单位的施工队伍,先后进场作业,奏响了太园抽水站工程强的施工乐章。正是这些施工单位的建设者不分昼夜地奋战,才使一座大型泵站从设计图纸中站立了起来。工程建设的功勋属于每一个施工队伍和每一位默默无闻的施工者,他们以优良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和敬业精神,向党和人民,也向指挥部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
广东省水电二局承建的是枢纽土建工程,采用大基坑地下连续墙全围封和大基坑钢支撑(近700吨钢材)方案,获得了完全成功,开广东省水利建设的先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高压定喷防渗墙围封基坑也获得成功。从第一个槽段成槽到最后一个槽段浇筑,在短短几十天里共完成混凝土浇筑近万立方米、扎制钢筋680余吨,其浇筑的前池联系梁闸墩的工艺水平和外观质量,同时获得极高评价。
广东省水电三局承建的是反虹涵工程,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兼之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施工存在较大困难。然而,太园工程能否按计划进度投产,反虹涵工程是关键环节之一;反虹涵施工能否顺利进行,高喷防渗墙基坑全围封能否成功,则是重点。广东省以往水利工程中的高喷基坑围封,成功案例极少。为此,该局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经验、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并在工程开工前进行高喷围封井试验。
此工程项目从1997年8月18日开钻,到11月4日完成最后一孔高喷,历时两个多月,高速完成了高喷钻孔10000多米、高喷防渗墙15300平方米。反虹涵工程实现了省水利厅关宗枝厅长提出的“一次截流、一个冬春、一次成功”的目标。它的成功,意味着广东省水利队伍的高定喷施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此后同类型的沙砾层大面积围封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广东省水电机械厂承建了金属结构工程项目,正、副厂长多次亲临工地组织施工。该厂的曲建南队长为保证工期,连续数月驻守工地。
广东省水电安装公司克服了部分设备推迟到货的困难,并精心组织施工,使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用了不到6个月就全部完成。在临近投产日期而调节机构轴承又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安装公司施工队全体人员进入紧急状态,全力以赴抢修。1998年8月26日凌晨1时,被厂家修复的两件轴承从洛阳轴承厂运抵工地,安装人员随即开始安装,直至中午1时安装调试完毕,整整12小时连续作战。此时正值七、八两月的酷暑天气,安装人员昼夜工作,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有的工人一倒下随即便睡着了。
东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是泵站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的开发建设。这是太园工程的“瓶颈”项目。公司领导把该项目视为本公司的“生命工程”,派出强大的工程技术力量打攻坚战,全力做好前期设计、订货、工厂调试、安装和运行人员培训工作。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在酷热的机房中埋头作业,汗流浃背,有的甚至光起了膀子……1998年8月16日凌晨3点,工程师们在进行模拟调试。这群研究生、大学生拼命工作的场面,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德国西门子公司职员。变电站高压冲击试验和首台机组计算机监控试运行的一举成功,标志着东深电子公司有能力独立承建大型泵站集控项目。该项目的建成,使太园站成为我国第一个由计算机集中监控的大型泵站。
东深工程公司克服交叉作业的不利因素,仅用50多天就高质量完成3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内装修,以及3万平方米的园林建筑绿化工程。
太园抽水站工程500多天的施工,谱写了一曲广东水利施工单位艰苦奋斗、联合作战的凯歌。33年前,“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水利建设者们仅用11个月就建成了东深供水工程,此时他们又用19个月的时间,安全、优质、高速地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泵站,这样的高质量、高速度,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当时,有媒体记者在太园抽水站工地采访了两天。
广东省水电二局冯副局长特别告诉记者:太园工程基建实行的“三制”,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水电队伍第一次承担这么高规格的施工……指挥部的同志随叫随到,施工单位三班倒作业,指挥部也排三班,这极少见,要多写写指挥部的同志。工地上各个施工队伍的领导,也都有同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指挥部组织严密,计划性强,反应迅速,协调有力,控制严格,成效显著。
在记者笔下,从1996年12月25日东江太园抽水站建设指挥部成立这天起,一群年轻的小伙子便成了东江边上的主人,他们陪伴着太园站建设,度过了500多个日升日落。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指挥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指挥部建立了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进行量化考核。工程科和机电科分别将土建和机电工程划分为数十个小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要求工程月优良率务必达到90%以上;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也同样划分为若干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工作日志制度,要求指挥部人员每日每周每月,都要总结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
指挥部办公室就在东江边上,年轻人的吃和住也都在这里。从办公室和宿舍的窗口望出去,东江丁坝上的急流一览无余。作为一名客人,初到指挥部,几乎都会惊羡这里如诗如画的江堤水色,但要在这里住上一个月、一年、两年,而且每天都在工地上经受风吹雨淋日晒、没日没夜地忙碌,诗情画意的感觉一定会荡然无存。
在指挥部工作,没有节假日。一年多中的两个春节,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就在工地上过了。1998年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凌晨6时,一阵熟悉的“咣、咣”声又响了起来,这是综合楼沉管灌注桩基础在紧张施工。1月28日大年初一,来自综合楼施工现场的机器轰鸣声再一次响起……指挥部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曾经有人怀疑,这群年轻人能不能把这个工程管起来?事实证明,他们不但管理好了一个大型泵站,而且还将整个配套工程一起,管理出了一个样板工程。
在当时的指挥部里,你随便找来一个人,便有一堆事迹。最令人难忘的,是他们面对困难集体作战的情景:9710号台风袭击时,他们冒着狂风暴雨连夜加固指挥部屋顶等;在招投标工作最紧张的日子里,他们通宵达旦整理、制作标书材料……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指挥部已是自己的家,东江已是他们亲切而熟悉的“庭院风景”。他们在这里锻炼成长,在这里谱写青春之歌—1997年,一对年轻人在指挥部举行了婚礼;1998年,又一对年轻人也在指挥部宣布结婚。
时任总指挥的叶旭全动情地说,太园工程的建设体现了老一辈东深人艰苦奋斗、多做奉献的精神,其中,指挥部里的这群年轻人干得相当出色。我们的指挥部是一个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
▲1998年9月8日,广东省水利厅在东莞市桥头镇东江口,举行东深供水工程太园抽水站建成投产典礼。(李健辉摄)
1998年9月8日,东莞桥头镇的东江河畔彩旗招展,盛装一新。广东省水利系统在二十世纪内最后建成的大型泵站—东深供水工程太园抽水工程建成投产典礼,在这里举行。较计划提前9个月建成的该抽水站的投产,标志着将彻底解决东深供水工程因东江河床下切出现的取水困难问题,其对确保向香港、深圳及工程沿线顺利供水,具有重大意义。自此,源自千里赣南的东江水,由太园新站跳跃而上,穿越石马河,进入东深供水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深圳,流到香港。
很赞哦! ( )
上一篇:“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扩建改造
下一篇:“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环保工程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