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别处的家园

作者:尹昌龙 来源:《我的光辉岁月——深圳散文四十年》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13 人已围观

过年的气氛已是一天天地浓厚了。满街里涌动着的人群似乎都在为大年而进行大购买,办公室里、餐桌上以及电话中的问询,似乎都弥漫在"回家"的话题中。而就在购买与谈论之间,已经和尚未登上返乡列车的人们,都有些急切和欣喜。毕竟,这是大年之前的日子。

我们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坚强起来,但一说到回家,似乎就触及人最柔软的部分。为什么肯尼·基的一曲《回家》能让全世界的人感动得落泪?为什么万家欢聚之时的异乡人会有一种彻骨的凄凉?说到底就是因为家已经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依靠。

“家”既证明了帕斯卡所说的“人像脆弱的芦苇”,同时,“家”也提供了身体和灵魂的坚固的庇护之所。回家的打算可以看成生命对自身的义无反顾的怜惜,是对身心之上的"伤口"所进行的舔舐和掩藏,是昂着头走过人群之后不为察觉的柔弱的低头。当我们感恩地匍匐在承载我们的大地之上的时候,我们同样地会抓起一把黄土并深深地跪拜在老家的门口。而人和家园的联系,就是人和大地的联系,因而回家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同时也是灵魂的运动,是向出发点的回返,是以不安定的方式对安定的寻找。抽象一点讲,就会想起一句哲学上的名言:"哲学家总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家园。”

回家就这样变成了一种哲学,而回家的人们就这样变成了哲学家。因为对于本源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怜惜,已经无可挽回地被带入了返乡的旅程。

当然,这一切的抽象首先就意味着一种排除。当回家的哲学落实在具体而实在的行旅以及为行旅而作的准备中的时候,我们常常就忽略了诸多必要的场景和随时到来的心情。比如在人山人海的车站广场翘首之间的漫长等待,比如为抢夺一个座位而作出的拼死的搏斗,等等。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交通不算发达的国度,回家似乎少了许多浪漫的成分,而艰难的行旅会使回家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艰辛的努力。如果排除这些劳作的话,我们还是会相信,回家的过程会让我们内心柔软起来,会让我们沐浴在人性和亲情的光辉中。

其实,当我们想到辽阔的天地和"四海为家"式的随遇而安,也许回家的想法会平添一层含义。年轻的时候,譬如说18岁出门远行,我们的宣言可能像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而只要我们以广大的心胸容纳千人万物,以新鲜的目光发现深藏在差异性中的世界的魅力,那么,一个关于“别处”的想象有可能贯穿终生。而在这种时候,“家园”和“别处”就发生了一种奇异的联系,就是说,家园不仅是出发的地方,也是落脚的地方。家园可能就在别处。当一个异乡人在这样的别处停下脚步,落下风帆,他就会发现,家园原本就超越了地理的含义,它以精神的形式流动着,并在异乡的风土中找到了它的气息,它的载体。

这就要说到深圳了。深圳是一个异乡人的深圳,万千的人流使深圳成为一个回响着南腔北调的海洋。异乡人的深圳,反过来说就是,深圳不是异乡。一种化异乡为本土的生命历程,早已使得这样的“别处”不再是“别处”而是“故乡”。于是,“回家”的概念可能并不一定引起久远的想象。首先要问的是,回哪一个家?然后要问的是,从哪儿回家?回到故乡的深圳人要回深圳的时候说"回家",待在深圳的深圳人要回故乡的时候也会说“回家”。其实,在“家”与“家”之间,在回归与往来之间,我们已经很难作出细微的精神区分,而暴露其间的都是人的永远的脆弱和依恋。

这么说来,“回家”还是“不回家”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找到了生命落定的那一方土地。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家中,我们都是在寻找慰藉,寻找庇护,并把这个过程贯穿在出发与抵达的始终。实际上,家就在心中,它跟随着我们流浪的脚步一起远行,一起回返。所谓故土,所谓异乡,都可能是家存在的背景。

选自《别处的家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