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新颜:从废物到国保 李粹之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09-06 人已围观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年屈辱史,是中国人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伤痕。其实,何止是中国,东亚诸国在这一时期内几乎集体沦为欧美列强的傀儡政府。因 此,在取得独立之后如何处置被殖民时期的文物,在许多国家都成了进退两难之事。往正面看,知耻而后勇,留下以鞭策后人未为不可。可如果大张旗鼓地修缮及宣传,伤害国人感情也是必然。韩国在 1995 年将日治时代的象征 —“朝鲜总督府” 建筑全部拆除,正是这种矛盾心态走向极端的反映。

1997 年香港回归后,对中英街界碑的保护也一样陷入一种“模棱两可”的情况。 从上世纪初,中英街两岸已经建起了一批规模颇大的商铺,4 号碑至 5 号碑之间建起了两层骑楼,5 号碑的周围,则有“栋源泰”杂货店、“东和隆”米铺,7 号界碑一边也有“茂生堂”药店。1959 年,深圳历史上第一家外贸商店“沙头角综合商店”开业。如果按照国内对文保单位的保护原则,这些周遭的商铺其实都该被拆除,但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此外,就像中英两方的军警制服的差别一般,中英街界碑的两侧样貌,也是 天差地别。英国人的百年经营,让深圳这一方的街道显得萧条凄凉。直到改革开放后,沙头角镇利用起了与香港一方仅一线之隔的优势,让资源越过界碑,在深圳构筑起了一座座新时代的店铺。

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中英街改头换面成了购物天堂。可福兮祸之所伏,界碑的命运却正与此相反,它们时不时就会遭到往来行人以及车辆的剐蹭,变得伤痕累累。 到本世纪初时,中英街 1 号界碑被垃圾包围,2 号碑出现了 30 度角的倾斜,3 号碑两侧都被摩擦出了深槽。各个界碑的个头也高低不平了起来……然而,界碑本就有四分之一是属于香港的。虽然早在 1989 年,广东省就将属于我方的界碑定 为省级文保单位,但香港却始终未将中英街界碑列入“法定古迹”名单,这也就意味着对界碑的保护,难以全面得到两地官方的支持。

幸运的是,始终有一批学者与政府人员为这批特殊的“纪念物品”奔走。2003 年,深圳与香港开始筹建营救代表团,对共同保护中英街界碑进行协商,终于令它 们度过了那段最尴尬而艰难的岁月。 2019 年,中英街界碑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正式升级成为了国家级文物。 其实,不论荣耀还是屈辱,既然曾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那就是不能被忽视或遗忘的历史。从上而下,大家逐渐正视起中英街界碑也代表着拥有反思那一百年的勇气。
(选自 《中华遗产》 2020 年第 10 期 )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