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千里马在飞腾 柳 嘉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09-11 人已围观

那过去以拥有九十九扇门、神灵显赫的天后庙而闻名于东南亚的蛇口,现在却以特区建设高效率、高速度的“蛇口方式”而闻名于世了。从工业区破土动工到建成目前已拥有四十七个企业的现代化海港工业区,不过仅仅花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连香港前总督麦理浩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一进入蛇口,巍峨的太子宾馆便以它那雪白的颜色给人以亲切之感。停泊于海湾上的明华轮以“海上世界”的豪华、舒适、别致而吸引着中外客人。往日荒凉的海滩已建成一幢幢花园式的碧涛苑别墅群。里面的厅房都以不同国家的式样而配以不同的色调、装饰与摆设。蛇口镇往日的古旧建筑已为高楼所湮没。海上的机轮穿梭往来,海边的船舶交错下碇。太子山下的标准厂房虽然进行着轧钢、铝制品、集装箱、电子、化工等项生产,但整个工业区却展现于葱茏的林木与如茵的草地间,听不到丝儿嘈杂的声音,看不到些儿令人憎恶的烟雾。隔海相望的香港青山和市中心区中环,现在似乎再也不能炫耀自己那独有的繁荣了。

蛇口的旧日与现代、荒芜与繁荣多么像一篇神奇而又富于魅力的童话。入夜,晚霞染紫了海涛,那为霓虹灯所映照的熠熠波光,使人想起了蛇口那古老的传说。被后羿射杀之后的九头蛇,皮肉虽死,精灵犹存,上帝有感于蛇的至诚,准予继续修炼,只要有益于中华,有益于人群,功成之日,便允它吐出明珠,使南海之隅光芒四射,变成繁荣美丽、百业兴旺的乐园。如今的蛇口不也是这神话奇迹般的再现吗?工业建设的高效率取决于人才生长的高速度,生产的大幅度增长来源于建设者汪洋般地汇聚。蛇口工业区运筹帷幄、善于经营的人才很多,但我却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说起。

这位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的秘书,是一个十分精明干练的中年知识分子。他有着较长的在内地机关、工厂的工作经历。但从他喜形于色所闪现的内心世界,可以得出他醉心于这儿适宜于人才生长的干部制度。他每年按他的工作质量的好坏而决定是否受聘于蛇口工业区管委会。目前特区流行的所谓“黑板经理”,便是聘请制度的别称。如果工作胜任,黑板上的经理栏便写上你的名字。倘若失职,马上便被从黑板上抹掉。而受聘的本人也可以根据这个企业对自己是否适合而决定自己的去留。按照广东的俗语,就是受雇者和雇主之间都可以相互“炒鱿鱼”(即卷铺盖走人)。然而只要你有才便有职,有职便有权。这儿没有那一套数不清的请示报告和模棱两可的“研究研究”这类因循守旧之风。过多的“请示”将会被认为是无能而保不住饭碗。他高兴地对我说,他这个小秘书在当班期间曾代表管委会处理了一桩桩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得到管委会的认可。

干部履行职责好坏又表现于报酬上。他称职,将得到较多的奖金;他不称职,他所得的报酬便相反。他对企业福利的享受取决于他所付代价的多少,而不是依靠他的职别和权势。以这位秘书而论,他按内地的标准每月拿七十四元的基本工资,加上一百二十四元的职务工资,另外取决于本人的表现和工作能力的强弱而拿若干的浮动工资。他现在花四十七块半住上了两房一厅的宿舍,但只要他付出更多的钱,便可以租赁条件更优越的公寓。看来,在这儿,干部的聘请制度打破了铁饭碗,工人的合同制打破了吃大锅饭。他们的工作和劳动都和报酬紧紧地联系起来。按经济规律办事十分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成长,有利于积极性的调动,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建设的高效率。

目前蛇口由客商独资经营或合资经营的四十七家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已超过澳门。仅仅从职工的家用电器设备如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或音响组合、西式沙发都已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低耗品,便可见生活水平之高。有人说在深圳事事都讲钱,但这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冷漠的金钱的面纱而缺乏人情味。我却以为,讲钱要比讲“关系学”、讲论资排辈好得多。深圳正因为它实行的体制改革而吸引着千百万人。在这儿,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干部中发现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许多公司、企业、商店、宾馆的经理原来都是普普通通的服务员和售货员。但光靠本地生长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延揽全国各地的人才,他们派出了好几个工作组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登报招聘。

这消息一时轰动了当地的知识界。来报名求见的络绎不绝,数以千计。招聘组在北京的二十二天里,每天接见一百多人次。许多教授、副教授、专家、学者为这个新兴城市火热的生活所吸引,带着支援特区建设的满腔热忱,要求到这里来工作。有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来求见。有一位中年画家听到招聘的消息,竟迫不及待地午夜前来敲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他们便在北京挑选了三百多人,在上海挑选了一百五十多人,在天津挑选了八十多人。

现在已经有二百多人到达特区开始了工作。笔架山下已经盖起了好大一片招聘者的住宅区。数百套房屋拨给了各单位以应急需。著名的电影演员祝希娟已全家迁来这里。我去拜访她的时候,虽然是星期天,她却忙着到蛇口开会去了。她的爱人接待了我。他是个画家,善于刻画人物而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从他朴实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到他的满意之情。他原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现在安排在深圳大学。据他说,年已四十六七的祝希娟是为了希望改变特区文化建设上的落后状况而到深圳来的。她一到达便被安排担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由于她和同志们的努力,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深圳电视台已经拍成自己的电视剧开始在荧屏上播出了。刚好五十岁的叶挺将军的儿子叶华明,是一个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典型的工程技术人员。他曾留学苏联,长期在北京从事军事工程设计。这位高级工程师,身材修长,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

良好的文化教育使他养成了谦逊而彬彬有礼的仪态。他很健谈,但似乎不动感情。然而那不紧不慢、富于逻辑性的语言并不能掩盖他激动的心情。他向我抱怨说,在北京,他所在的那个设计部门连同他自己便有三十多个高级工程师因为长年的人才积压而使他不得不要求借调支援别的单位。可一年后回来,还是要他担任这个研究设计机构的副主任。可是天呀,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安排了六个人了。他干点什么好呢?只好把自己的学识锁进书橱里,一筹莫展。然而他是多么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加砖添瓦啊!他并不贪图北京的安逸生活,却坚决要求到这个边远的城市来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他很满意担任深圳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这个职务,侃侃而谈深圳今后在科技研究方面的三件大事,以及为即将动工的深圳八大科技文化设施而自豪。他满怀信心地对我说,五年内深圳的科技水平便能走到全国的前列,十年内便能运用当代的一切先进科技成果。显然,发展中的城市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做,再不用为闷坐书城而发愁了。

到深圳以后,他的境况使许多外地的科技人员心向往之,写信给他要来这儿安家落户。他形象地比方说,现在已经出现了一股“深圳热”,许多科技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孔雀东南飞”了。现任深圳大学外语系讲师吴文博夫妇,是招聘人员中有着曲折而苦难经历的一对。我们为他们的身世所吸引,辗转找到市委调拨给深圳大学员工居住的大楼,正苦于不知他们的住处,正好迎面走来一对男女。男的西装革履,容光焕发,潇洒而倜傥。女的穿一身上蓝下黑的毛呢衫裤,脸色红润而愉悦。我们上前探问。想不到就是所要找的吴文博夫妇。他们热情地把我们引进他们的家,又是端糖又是沏茶。当我向吴文博探问过去生活经历的时候,过多的生活折磨和所遭受的打击使他的爱人杜素心不愿重提旧事,老是按住老吴不让他多说。可当吴文博开了一个头,今歌昔泪的对比使她也忍不住自己的激情,打断了丈夫的话滔滔不绝地诉说过去的苦难遭遇。说到伤心处,竟抽抽泣泣地哭了起来。十年浩劫期间,老吴不过是大学里的一个学生,只因为说了一句张春桥不中听的话便被打成反革命,被送劳教和做苦工。

在流浪中讨过饭,拉过车,补过鞋,当过矿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曾经想跳下长江了此一生。随着“四人帮”的垮台,他的境遇虽然有所好转,但吴文博和他的爱人却老调不到一起,户口得不到解决。他掐指一算,从他遭难的那一天算起,吴文博的户口曾八年悬在半空,以至于杜素心竟当了十一年的黑人黑户。如今满意的工作和安定而富裕的生活怎能不使他们流下欢欣的热泪呢!为特区日新月异的建设所吸引而到来的建设者日益增多。譬如曾在南斯拉夫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郁大浩,已经担任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负责人。现任深圳市华侨医院肛肠科主任是中国肛肠学会第一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痔瘘专家。全国南拳冠军邱建国和著名电影演员、《樱》的主角程晓英等都到了深圳,真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的是已经正式调来,有的只是借调,原单位还卡在那里不同意放人。但他们的到来,即使是为了解决自己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为了摆脱某种羁绊,或者是谋求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他们也都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都对特区的建设满怀激情,而且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深感满意。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地方留不住这些人才,而深圳却又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呢?归根结底,这儿的确为千里马的飞腾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