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
深圳四大名墟调查研究
作者:林良展 来源:《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30 人已围观
课题组学生:李奕璇、陈育蓉、曾淑敏、黎慧萍、谢明君、巫奕婵、苏淑华
指导老师:毛帅
活动内容:查找四大名墟资料,寻找、调查研究古迹;深圳博物馆一日游,了解深圳发展历程。
活动时间及地点:2014年1月21日,深圳博物馆。
一、研究背景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之滨,椰风海韵,细浪白沙,景色怡人,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边陲风景线”。自东晋以来,深圳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及海防军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考古材料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在深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自秦之后,包括深圳地区在内的百越族已统属封建中央集权王朝。汉代在深圳已有盐官之设。在南头、西乡、沙井、大鹏以及香港李郑屋村等地,均发现汉代墓葬,从葬制及出土文物看,当时已融合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东晋南朝250多年间,是以深圳为中心的区域的重要时期,置东官郡,治所在今南山区南头古城,领宝安、兴宁等6县,管辖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阳一带。当时的宝安县辖地大概为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唐代深圳水域成为海上交通要冲。在南头设屯镇,驻有岭南节度兵;宋代设“巡海水师营”。
宋代以来,深圳是中国南方海上交通贸易的枢纽,经济上有重大的发展。
明代是深圳历史上的中兴时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南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稍后立南头寨,形成庞大的军事机构,为“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抵御倭寇、海盗以及其他外来侵略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头军民在巡海道汪的率领下,在南头海域击败了葡萄牙人的舰队。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新安县居民已达到20多万人,农业生产和渔、盐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民国二年(1913年),新安县复名宝安县,县衙仍设在南头城。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深圳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别是抗日东江游击纵队,活跃在惠东宝一带,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并将困于香港的文化人士护送到解放区,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20世纪80年代,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后,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独具魅力,并以其新、特、异的风格蜚声海内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研究深圳地区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些身处深圳的人们,更加了解深圳这片土地,也更加懂得我们如今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且我们深圳二外位于观澜,观澜有不少古迹,也包括我们所研究的观澜古墟;研究它们也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学习。
三、研究内容
深圳地区历史上有“四大名墟”,它们分别是深圳墟、清平墟、沙头角老街和观澜墟。观澜老墟至今仍保存了许多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的建筑,有商铺、酒楼、民居,还有十多座形式各异的碉楼,是目前深圳保存最完整的古墟市。人们在此“复原”了观澜老墟的部分街景。在这里您将看到服饰店、织布作坊、中药店、编织作坊、酿酒作坊、豆腐作坊和打铁作坊。
墟市是乡村社会商品集散地。明清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大姓氏的繁衍,深圳广府和客家地区的农村墟市逐渐形成。墟市有固定的地点和墟期,邻近墟市的墟期互相错开,方便群众“趁墟”“投墟”。观澜墟的墟期是逢农历的一、四、七日,每旬三期,一般上午八九点钟开市,下午四五点钟收市。
每逢墟日一大早,农民、商贩、手工业者肩挑车拉,带着各种农副产品、手工制品以及土洋日杂、布匹服饰等赶赴墟市。街上除了商铺、作坊和摆卖摊档之外,还有神庙、算命卜卦摊,一些地方戏剧、杂耍也粉墨登场。人们从四乡八里涌入,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热闹异常。老百姓“趁墟”除了买卖生活用品之外,还会亲访友、交流信息、休闲娱乐。
1.东门老街
东门商业街又称东门老街,它真实地记录着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东门商业街是深圳现代化历史的发展见证,是深圳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圳的根。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村民在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最早由民缝街、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粗具一个小镇的规模。自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商业墟市。
清康熙勒文谟《新安县志》中的“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明确记载。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建特区后,老街又理所当然地成为深圳最早的商业中心,长期引导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与林立的店铺、熙攘的客流、摆满街面的各色传统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相映照的,是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民居、骑楼、庙宇、书院、祠堂、古钟、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树。街街成市,家家有店,最高峰时每天可达几十万人次的客流量,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不逛老街等于没来深圳”成了人们的共识。
所谓“东门”,指的就是原深圳墟的四个门之一的“东门”,位于现在东门中路与解放路交界处。墟的南门位于人民北路与南塘街交界处,西门位于新园路与解放路交界处。深圳戏院、新安酒家、中国第一家麦当劳连锁店均位于这一带。
东门老街是深圳最传统、最具人气的商业旺地之一。改造后的东门步行街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启用,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包括8条市政道路、1条风貌街和3个大型的休闲广场,成为保留了传统韵味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区。东门购物环境一流,众多著名商家在此设店,各种档次的商品一应俱全。改造后的东门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女儿墙、阳台、老炮楼,沐浴了百年风尘的青砖、土瓦盖起的老式骑楼,都格外引人注目。
在十多年前,东门商业街主要都是一些小摊小贩在经营,经营的商品也是以低档为主。而今,经过改造的东门商业街已经成为集购物、休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步行街,街区内不仅有茂业百货、天虹商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还有各种形式的专卖店等。新“东门”跻身中国18条著名商业街。据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东门”平均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节假日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5亿元。
东门商业步行街区,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至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28栋现代化大型商厦分布在15条主要街道上,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随着东门步行街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其在商业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东门步行街区已不再是单一的商业街,多种功能的相继出现,已扩大、丰富了其内涵。其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老街广场的世纪钟、青铜浮雕“东门墟市图”、巨型铜秤雕塑、思月书院、岭南建筑风格的风貌街,这些具有明显历史意味的人文街景,都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引发怀旧之幽思;而整个街区布局,各种服务性设施,从中又能品尝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味。
深圳人习惯称之为“老东门”的深圳老街形成于明代中期,又叫“深圳旧墟”,地处深南东路以北,以现今的东门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贝路等主要街道为“骨架”。民国期间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设路、人民南路、火车站等,是约35万平方米的小城镇。深圳市区就是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清朝康熙年间深圳墟已是当时新安县的一个著名的墟市。1950年,改墟为镇,深圳老街正处在有着“边陲小镇”之称的深圳镇的中心地带。1957年,宝安县政府始迁于此,成为当时宝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清初直到1957年,深圳墟一直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重要商业墟市——“谷行街”(今解放路)是经营农产品的地方;“维新路”(今人民北路)为卖小吃和杂货之地;“民缝街”是经营布匹、缝纫等的场所;“鸭仔街”是买卖家禽之地。建于明清的天后古庙位于深圳墟中心位置,今尚幸存的“天后古庙”古碑的记载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先有深圳墟,后又成了深圳镇,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
东门老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中心地段,经过了数百年的商业发展,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东门老街成为万商云集、车水马龙的商业旺区。数以万计的商铺密布其间,各色各样的建筑比肩林立。长期以来,“东门”已成为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反映和引导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从凌晨至午夜,这里始终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透露着浓郁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气息。它是深圳人气最旺的传统商业区,因此老东门历来就是商家必争之地。
2.沙井清平墟
说到清平墟,不得不说曾氏大宗祠。清平墟在沙井镇新桥村,那里有一座古老的建筑,这就是曾氏大宗祠。这座古建筑,雄伟壮观,颇有来历。曾氏大宗祠,创建于宋代晚期,目前的建筑是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的。
宗祠的大门用红粉石砌成,过去大门两侧曾挂着一副对联:“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第三家”指的是孔、颜、曾的曾子,字子舆,传为夏代少康帝之后,祖居东鲁,是新桥村曾姓的远祖。打开宗祠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牌坊上的四个大字:“大学家风。”原来,新桥村人非常敬曾子,将曾子谦虚从师和他的教导作为传家风范。于嘉庆三年建的这座石牌坊,既纪念了曾子,又告诫子孙要学而不怠、志而不忘。这和新桥村历史上科甲鼎盛、人文蔚起是不无关系的。这座大宗祠的堂号为“大学堂”,可见曾姓人是何等崇拜曾子。
石牌坊的背面刻着另四个大字:“片石流辉。”这个词不见于经史,但它却是新桥村等地最有名的典故。传说南宋初建炎三年(1129年),居住于南雄州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的曾仕行、曾仕贵兄弟俩,为避搜匿皇妃之乱,逃难到广州羊城,为恐失散,将一块石头一分为二,兄弟各持一片。后来,仕行在番禺小龙(今番禺县石基镇小龙村)开基发迹,仕贵则在东莞县归德盐栅的新桥村起家,成为新桥村的主村始祖。当时在新桥村一起聚居的还有何、关、翁三姓,后来曾姓子孙多起来,于是建宗祠以纪念初迁祖曾仕贵,并把兄弟俩剖石为记的那片石头供奉在祠堂后殿的神台上。这就是“片石流辉”的典故。新桥村这片石头早已不存,而番禺小龙村的那片石头至今保存着,已被保护起来。一首源流诗说得很清楚:“原自少康数百秋,子舆得道永贻谋。内侯避乱因王莽,光禄移居到赣州。打失皇妃戈盾起,奔驰交广弟兄愁。羊城斫石分南北,花萼联辉灿斗牛。”
如今,曾仕贵的后代分布新桥、坭桥、新二村、上星村、上寮村、黄埔村及惠州等地;还有一些人移居港澳及海外,光新桥村移居海外、港澳的同胞就有一万多人。曾氏大宗祠成了这些地方的曾姓人寻根问祖的地方。曾氏大宗祠,面宽21米多,进深50米,占地两亩多,为五开间四进院落,包括大门、石牌坊、中殿、后殿、亭、廊、厢房等建筑,各尽其妙用,是深圳清嘉庆年间较为典型的建筑群之一,也是目前深圳保存得最完整最有价值的祠堂建筑之一。在建筑装饰艺术上,这座祠堂从屋脊、屋檐、墙壁、梁架、斗拱到柱础,都有雕塑,熔木雕、石雕、瓷塑、灰塑、绘画于一炉,各显其特色;还有壁画200多幅。这座建筑在深圳绘画艺术史及建筑装饰艺术史中占有一定地位,颇有研究价值。
指导老师:毛帅
活动内容:查找四大名墟资料,寻找、调查研究古迹;深圳博物馆一日游,了解深圳发展历程。
活动时间及地点:2014年1月21日,深圳博物馆。
一、研究背景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之滨,椰风海韵,细浪白沙,景色怡人,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边陲风景线”。自东晋以来,深圳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及海防军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考古材料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在深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自秦之后,包括深圳地区在内的百越族已统属封建中央集权王朝。汉代在深圳已有盐官之设。在南头、西乡、沙井、大鹏以及香港李郑屋村等地,均发现汉代墓葬,从葬制及出土文物看,当时已融合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东晋南朝250多年间,是以深圳为中心的区域的重要时期,置东官郡,治所在今南山区南头古城,领宝安、兴宁等6县,管辖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阳一带。当时的宝安县辖地大概为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唐代深圳水域成为海上交通要冲。在南头设屯镇,驻有岭南节度兵;宋代设“巡海水师营”。
宋代以来,深圳是中国南方海上交通贸易的枢纽,经济上有重大的发展。
明代是深圳历史上的中兴时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南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稍后立南头寨,形成庞大的军事机构,为“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抵御倭寇、海盗以及其他外来侵略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头军民在巡海道汪的率领下,在南头海域击败了葡萄牙人的舰队。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新安县居民已达到20多万人,农业生产和渔、盐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民国二年(1913年),新安县复名宝安县,县衙仍设在南头城。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深圳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别是抗日东江游击纵队,活跃在惠东宝一带,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并将困于香港的文化人士护送到解放区,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20世纪80年代,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后,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独具魅力,并以其新、特、异的风格蜚声海内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研究深圳地区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些身处深圳的人们,更加了解深圳这片土地,也更加懂得我们如今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且我们深圳二外位于观澜,观澜有不少古迹,也包括我们所研究的观澜古墟;研究它们也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学习。
三、研究内容
深圳地区历史上有“四大名墟”,它们分别是深圳墟、清平墟、沙头角老街和观澜墟。观澜老墟至今仍保存了许多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的建筑,有商铺、酒楼、民居,还有十多座形式各异的碉楼,是目前深圳保存最完整的古墟市。人们在此“复原”了观澜老墟的部分街景。在这里您将看到服饰店、织布作坊、中药店、编织作坊、酿酒作坊、豆腐作坊和打铁作坊。
墟市是乡村社会商品集散地。明清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大姓氏的繁衍,深圳广府和客家地区的农村墟市逐渐形成。墟市有固定的地点和墟期,邻近墟市的墟期互相错开,方便群众“趁墟”“投墟”。观澜墟的墟期是逢农历的一、四、七日,每旬三期,一般上午八九点钟开市,下午四五点钟收市。
每逢墟日一大早,农民、商贩、手工业者肩挑车拉,带着各种农副产品、手工制品以及土洋日杂、布匹服饰等赶赴墟市。街上除了商铺、作坊和摆卖摊档之外,还有神庙、算命卜卦摊,一些地方戏剧、杂耍也粉墨登场。人们从四乡八里涌入,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热闹异常。老百姓“趁墟”除了买卖生活用品之外,还会亲访友、交流信息、休闲娱乐。
1.东门老街
东门商业街又称东门老街,它真实地记录着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东门商业街是深圳现代化历史的发展见证,是深圳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圳的根。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村民在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最早由民缝街、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粗具一个小镇的规模。自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商业墟市。
清康熙勒文谟《新安县志》中的“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明确记载。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建特区后,老街又理所当然地成为深圳最早的商业中心,长期引导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与林立的店铺、熙攘的客流、摆满街面的各色传统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相映照的,是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民居、骑楼、庙宇、书院、祠堂、古钟、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树。街街成市,家家有店,最高峰时每天可达几十万人次的客流量,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不逛老街等于没来深圳”成了人们的共识。
所谓“东门”,指的就是原深圳墟的四个门之一的“东门”,位于现在东门中路与解放路交界处。墟的南门位于人民北路与南塘街交界处,西门位于新园路与解放路交界处。深圳戏院、新安酒家、中国第一家麦当劳连锁店均位于这一带。
东门老街是深圳最传统、最具人气的商业旺地之一。改造后的东门步行街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启用,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包括8条市政道路、1条风貌街和3个大型的休闲广场,成为保留了传统韵味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区。东门购物环境一流,众多著名商家在此设店,各种档次的商品一应俱全。改造后的东门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女儿墙、阳台、老炮楼,沐浴了百年风尘的青砖、土瓦盖起的老式骑楼,都格外引人注目。
在十多年前,东门商业街主要都是一些小摊小贩在经营,经营的商品也是以低档为主。而今,经过改造的东门商业街已经成为集购物、休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步行街,街区内不仅有茂业百货、天虹商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还有各种形式的专卖店等。新“东门”跻身中国18条著名商业街。据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东门”平均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节假日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5亿元。
东门商业步行街区,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至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28栋现代化大型商厦分布在15条主要街道上,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随着东门步行街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其在商业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东门步行街区已不再是单一的商业街,多种功能的相继出现,已扩大、丰富了其内涵。其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老街广场的世纪钟、青铜浮雕“东门墟市图”、巨型铜秤雕塑、思月书院、岭南建筑风格的风貌街,这些具有明显历史意味的人文街景,都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引发怀旧之幽思;而整个街区布局,各种服务性设施,从中又能品尝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味。
深圳人习惯称之为“老东门”的深圳老街形成于明代中期,又叫“深圳旧墟”,地处深南东路以北,以现今的东门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贝路等主要街道为“骨架”。民国期间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设路、人民南路、火车站等,是约35万平方米的小城镇。深圳市区就是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清朝康熙年间深圳墟已是当时新安县的一个著名的墟市。1950年,改墟为镇,深圳老街正处在有着“边陲小镇”之称的深圳镇的中心地带。1957年,宝安县政府始迁于此,成为当时宝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清初直到1957年,深圳墟一直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重要商业墟市——“谷行街”(今解放路)是经营农产品的地方;“维新路”(今人民北路)为卖小吃和杂货之地;“民缝街”是经营布匹、缝纫等的场所;“鸭仔街”是买卖家禽之地。建于明清的天后古庙位于深圳墟中心位置,今尚幸存的“天后古庙”古碑的记载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先有深圳墟,后又成了深圳镇,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
东门老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中心地段,经过了数百年的商业发展,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东门老街成为万商云集、车水马龙的商业旺区。数以万计的商铺密布其间,各色各样的建筑比肩林立。长期以来,“东门”已成为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反映和引导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从凌晨至午夜,这里始终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透露着浓郁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气息。它是深圳人气最旺的传统商业区,因此老东门历来就是商家必争之地。
2.沙井清平墟
说到清平墟,不得不说曾氏大宗祠。清平墟在沙井镇新桥村,那里有一座古老的建筑,这就是曾氏大宗祠。这座古建筑,雄伟壮观,颇有来历。曾氏大宗祠,创建于宋代晚期,目前的建筑是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的。
宗祠的大门用红粉石砌成,过去大门两侧曾挂着一副对联:“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第三家”指的是孔、颜、曾的曾子,字子舆,传为夏代少康帝之后,祖居东鲁,是新桥村曾姓的远祖。打开宗祠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牌坊上的四个大字:“大学家风。”原来,新桥村人非常敬曾子,将曾子谦虚从师和他的教导作为传家风范。于嘉庆三年建的这座石牌坊,既纪念了曾子,又告诫子孙要学而不怠、志而不忘。这和新桥村历史上科甲鼎盛、人文蔚起是不无关系的。这座大宗祠的堂号为“大学堂”,可见曾姓人是何等崇拜曾子。
石牌坊的背面刻着另四个大字:“片石流辉。”这个词不见于经史,但它却是新桥村等地最有名的典故。传说南宋初建炎三年(1129年),居住于南雄州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的曾仕行、曾仕贵兄弟俩,为避搜匿皇妃之乱,逃难到广州羊城,为恐失散,将一块石头一分为二,兄弟各持一片。后来,仕行在番禺小龙(今番禺县石基镇小龙村)开基发迹,仕贵则在东莞县归德盐栅的新桥村起家,成为新桥村的主村始祖。当时在新桥村一起聚居的还有何、关、翁三姓,后来曾姓子孙多起来,于是建宗祠以纪念初迁祖曾仕贵,并把兄弟俩剖石为记的那片石头供奉在祠堂后殿的神台上。这就是“片石流辉”的典故。新桥村这片石头早已不存,而番禺小龙村的那片石头至今保存着,已被保护起来。一首源流诗说得很清楚:“原自少康数百秋,子舆得道永贻谋。内侯避乱因王莽,光禄移居到赣州。打失皇妃戈盾起,奔驰交广弟兄愁。羊城斫石分南北,花萼联辉灿斗牛。”
如今,曾仕贵的后代分布新桥、坭桥、新二村、上星村、上寮村、黄埔村及惠州等地;还有一些人移居港澳及海外,光新桥村移居海外、港澳的同胞就有一万多人。曾氏大宗祠成了这些地方的曾姓人寻根问祖的地方。曾氏大宗祠,面宽21米多,进深50米,占地两亩多,为五开间四进院落,包括大门、石牌坊、中殿、后殿、亭、廊、厢房等建筑,各尽其妙用,是深圳清嘉庆年间较为典型的建筑群之一,也是目前深圳保存得最完整最有价值的祠堂建筑之一。在建筑装饰艺术上,这座祠堂从屋脊、屋檐、墙壁、梁架、斗拱到柱础,都有雕塑,熔木雕、石雕、瓷塑、灰塑、绘画于一炉,各显其特色;还有壁画200多幅。这座建筑在深圳绘画艺术史及建筑装饰艺术史中占有一定地位,颇有研究价值。
很赞哦! ( )
上一篇:观澜碉楼
下一篇:深圳传统建筑的文化源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