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

扫码关注

凌氏家声丕振 善传救世福音 :布吉老墟基督教福音堂

作者:张一兵 来源:《深圳风物志:传统建筑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9-11 人已围观


古迹概述


深圳布吉的传教活动始于1847年,巴色会传教士韩山文、黎力基来此传道,1852年布吉村凌氏振高公与其子凌启莲接受韩山文教士的洗礼而成为基督教徒,是深圳地区较早受洗的本地人。后来韩、黎二教士受乡民驱赶,改至李朗建教堂,并设神学院,是为中国内地第一座教会学校——乐育神学院。教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后启莲公及其五子均入神学院学习,凌启莲即为布吉老墟教堂的创始人。



建筑特点

布吉老墟基督教福音堂为一座五开间、两层的小楼,正面朝南偏西25度,长约19.4米,宽约10.8米,占地逾200平方米。原为中国本土宝安式民居,平面基本为对称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是两层的坡屋顶房屋,前半部分改为罩房,即将原有的廊房改为洋房,简称“廊改洋”,是民国时期常见的改造旧屋的方法。中间的三开间前半部分为拱廊,东西两侧各一间配房,西侧配房有对外的出入口,向内一间是连通二层的楼梯间。主要的宣道活动场所集中在正中的厅里,中厅东侧有供信徒休息使用的配间,中厅正对大门的北墙前布置半圆形讲坛,牧师的讲台位于讲坛之右,面南向。二层格局与一层相似,经由西侧中间一间的楼梯到达二层的拱廊,由拱廊串联各个房间。

教堂后来又经过现代改建,前面的拱廊被封起来作为房间使用,原有的拱券中加砌墙体、中间留窗,仅剩一层正中的一间作为建筑的主入口,二层在原有拱廊的内侧又以三合板隔出一条走廊。教堂整个平面的流线简洁,一方面后半部分保留了传统民居的开间模式,另一方面又在前侧增加罩房,做成拱廊,以组织整个建筑的交通流线,建筑平面布局呈现出中西方建筑规制共同影响的结果。

 现今的老墟教堂立面和内部都经过了部分改造,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形制仍能够体现出来。原有二层坡屋顶建筑自檐口处向前建筑改建了进深约3.1米的洋房,形成新的建筑立面。正立面由上到下分为三部分,洋房顶部有女儿墙高高升起,其高度刚好略高于坡屋顶的正脊位置,从建筑的正立面上来看原有的坡屋顶完全被遮挡。山花的中间位置呈向上的三角形,体现了基督教会建筑集中向上的导向性。立面正中三间由多立克柱式结合平拱券形成券柱式拱廊,立柱截面为方形,柱与柱之间做绿色琉璃宝瓶式围栏,后改为砖砌菱形镂空围栏,二层中间的拱券为尖拱,其上配合三角形山花亦做成同样角度拱起的山墙。两侧的开间墙体上二层设有拱形小窗,西侧一间首层有入口,东侧一间开1.5米宽的方窗,两间中心线对应的女儿墙上用浮雕的方式做出三角形的尖山,中有牛眼窗。侧立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坡顶建筑本体与前面洋房及女儿墙的关系,女儿墙顶部做成折线式,是本地区广府民居中侧立面常见的女墙形式。建筑上下两层均开长方形小窗,做浮雕窗框,墙上搏风位置有圆形窗洞结合常见的浮雕灰塑作装饰。



古迹漫谈

布吉老墟基督教堂是基于传统地方民居形制进行改造而形成了中西合璧风格。建筑较传统民居层高更高,且通过先进的外来结构技术将相邻的开间打通,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传教活动对空间的需求。建筑利用民居常见的前洋房形制附加拱廊、围栏、尖形山墙等外来建筑元素,使建筑获得完全不同的外观风格,但不脱离传统地方民居的建造规制。其立面与平面是相对应的,这一点不同于早期的浪口教堂。为配合建筑的开间宽度,正立面上的拱廊做成跨度较大的平拱形,柱式的尺度因而显得细小,这些变化的比例尺度脱离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模式,体现了教会建筑针对本地建筑形制做出的适应性调整。

教堂的建造形制和尺寸的适应性调整体现了本地工匠不再仅仅是将外来的建筑装饰元素简单附加到传统地方民居上,而是有了针对将外来建筑元素纳入传统民居建筑系统所作的思考。相比于其他较为贫困的客籍村落,布吉老墟的兴盛也为外来结构技术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