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蔡明:创新市政设计理念,助力深圳城市建设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如同那句老话所说“想致富,先修路”,深圳自此走上“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深南路”诞生

1979 年深圳市建立后,为不让飞扬的尘埃把刚跨过罗湖桥的港商“呛回去”,市政府决定对深圳通往广州的 107 国道进行改造,于是,在蔡屋围到上步 2.1 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铺上沥青,便于自行车行走,由此诞生了“深南路”,也成就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奠基礼” 。

“深南路”的命名是因为深圳经济特区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南头一甲村,这条路也计划从原来的深圳镇一直往南头修,就叫了深南路,虽然后来没有按照原来公路的走向修筑,但路名保留了下来。如今,人们通常所称的“深南路”根据位置不同被称为“深南东路”“深南中路”和“深南大道”三部分。

1980 年,从蔡屋围到当时上步工业区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全长只有 2.1 公里,7 米宽,仅够两台车来回并行,但是在当时来说,这条路已经是特区最长的路了。深圳的地形是由东到西狭长延伸,1982 年,深圳的路网大致确定了修建深南路等 3 条主要干道横贯东西。此时,对深南路进行拓宽也被提上议程,其最初的一段由 7 米扩展到 60 米。到 1985 年,从蔡屋围到罗芳,也就是现在的深南东路建成。从人民医院门诊部铁路高架桥到上海宾馆的深南中路也逐渐贯通。

参与深南大道设计

1991 年 5 月,深圳决定再次扩建深南路,把具有 1600 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新建的深圳科技园、深圳大学、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等亮点连成一体。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深圳经济发展提速,深南路西段(深南大道)建设也正式开工。我作为主要设计师,参与了这段道路的交通设计工作。根据深圳市的规划发展要求,我们将西段设计得非常宽敞,最宽处达 135 米。

和中段、东段的建设不同,市政府还要求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来建设西段。轨道交通当时在大家看来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只知道在深南大道上规划了一条“轨道线路”,却不知道这条线究竟走地下、地面还是高架。所以为了避免给今后的轨道建设带来不便,我们把全路段设计为标准宽度 135 米,两边绿化带各 30 米,路面净宽 75 米,并在路中间预留了 16 米绿化带,便于未来轨道交通的建设。

深南大道建设引入辅道概念

在深南大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不少困难。其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在深南大道两侧有很多全国各地的办事处、接待站。这些办事处、接待站门口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为了方便往来车辆的进出,各个办事处、接待站纷纷对着深南大道主干道开设路口,但这样一来,这个路段就经常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在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考虑过多种方案。如果任由单位路口存在,势必会对主线交通造成重大影响,如果直接封闭所有路口,一来不方便单位车辆进出,二来也影响道路两侧土地价格的升值。最后,我们决定将辅道融进来,如此一来,区域交通与组团交通完全分离,快慢结合,交通组织就变得有序多了。这也是第一次在城市主干道中引入辅道的概念,这个创新手段不仅获得了市政府的高度赞扬,很多外地同行也纷纷组团来深圳参观学习。

早在 1987 年,深南东路和深南中路贯通时,深南路就有了“十里长街”的美名。1993 年,深南大道建成通车,深南路全线贯通,进一步带动了全深圳的经济发展。如同那句老话所说“想致富,先修路”,深圳自此走上“跨越式发展”快车道。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参与深南大道的建设,我个人的设计能力、 视野格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