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李贤义:和了不起的城市一起发展壮大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 口述者:李贤义
 口述时间:2018 年 9 月 15 日下午 
 口述地点:深圳市龙岗区贤义外国语学校

  
李贤义

福建泉州人,1952 年出生于石狮市。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荣誉会长;被誉为“玻璃大王”,同时也是热心教育的慈善家,2009 胡润慈善榜第 72 名。1989 年,创建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创造了玻璃工业的奇迹,其企业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玻璃企业。

我祖籍福建,很早就到香港打工了。1983 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来深圳办汽车修理厂,那个时候,深圳还没有完全发展,到处都是黄土路和水泥路,企业也不是很多。虽然当时香港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但我觉得来深圳做大事业的机会更大。

转眼快 40 年过去了,深圳从过去的边陲小镇变成现代大都市,发展非常快,变化很大。我们在深圳从一间小玻璃工厂起步,很快布局到全国市场,现在走出国门投资了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外市场。回望发展轨迹,我觉得我们的企业与深圳的发展步伐一样,从小到大,但一步步都很稳,很扎实。

李贤义:和了不起的城市一起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着我创业的心,也鼓舞了许多像我一样的青年人,从寒门到特区,时代给了我最大的机遇。

三地创业,落脚深圳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泉州市。由于家境贫寒,我 15 岁就离开校园开始工作。起初我在泉州开拖拉机,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我想创业做点别的事。于是我把车子给了村里的人,然后找亲朋好友,凑齐 9 个人一起组建了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车队当时总共有 5 部车。

车队的任务主要是帮人拉货。1980 年,我开着一辆载重四吨的货车,里面装满了来料加工的货,从福建来到深圳,加工完再拉回福建,那是我第一次来深圳。从那以后,我常常会将货拉到深圳,等货物加工完毕,又将货拉回福建,那时我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个过客,我对深圳的了解也很少。

1982 年,我跟车队的人提出去香港。当时,香港经济发展如日中天,我们也想去香港闯荡一番。到了香港之后,由于懂车,我们创办了一家小型汽配维修店,开始做汽车零配件的生意,生意慢慢壮大,我们也变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

20 世纪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越过深圳河吹拂到香港,身边许多老板都过来深圳投资发展,当时香港各方面发展非常好,但于我而言,深圳土地租金较低,加上当时政府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都很好,各方面成本也比香港便宜,更容易创业,所以我决心来深圳发展。

1983 年刚来深圳之时,到处都是黄土路、泥泞的羊肠小道和荒凉的山麓田地,企业也不多,那时候的深圳就像一片原始待开发的土地,充满了无限可能。

创业应势转型,看中汽车玻璃

最初我们做汽车配件、汽车修理,没有自己的玻璃厂,所以一直都是向中国台湾和日本购买玻璃,当时深圳没有一家做汽车玻璃的企业,我们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们不做自己的汽车玻璃厂呢,这个想法很快落实了。

1986 年,我们开始筹备厂房、买机器,由于当时没有经验,我们都是买台湾的机器,他们会派人过来教我们技术。1988 年,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义”)成立并投产。起初没有多少本钱,都是公司 9 个股东凑起来的钱。这 9 个股东仍是原来车队的 9 个人。从 1979 年的第一台拖拉机到 5 部汽车,到如今,依然是我们 9 个人,非常团结。后来慢慢发展,我们开始买芬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机器,机器也逐渐增多了。

公司最初在横岗六约牛始埔村,后来搬到了横岗 189 工业区,那个工业区里聚集了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些是原料加工,有些也像我们一样是生产产品,但它们共同的特性都是外资企业,有独资,也有合资,那时候深圳本土的企业尚未崛起,反倒是许多外资、港资企业看中了深圳这片沃土,来这边兴建企业。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