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昝云龙:以赤诚之心投身核电建设事业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 口述者:昝云龙
口述时间:2019 年 3 月 28 日上午
口述地点:深圳核电花园
口述地点:深圳核电花园
昝云龙
1934 年 9 月出生于四川乐山。1983 年从国防科工委来深参加大亚湾核电站的筹建工作,曾先后担任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董事长,是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之一。1996 年,获法国政府“骑士荣誉勋章”。2010 年,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授予的“核能卓越奖”,成为我国核电界首个获此殊荣的人士。
能够看到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我而言是幸运的事。深圳的今天得益于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深圳建设的开拓者。深圳的未来还有更多空间值得期待,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和前海的发展,我相信深圳也一定能够承担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昝云龙:以赤诚之心投身核电建设事业
壹
22 岁那年,我走出四川,最终到了北京中关村一个叫“546信箱”的单位,从那儿开始,我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研究机构学习核物理
我出生于四川乐山,幼时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幸而家中一直支持我上学。在我读高中期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和同学响应号召报名,终因年龄不足而无法参军,若当年去了,我想走的将会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953 年,我高中毕业,面临大学和专业的选择,纯粹凭自己的感觉。我选了 3 个基本没有联系的专业:探究人思维方式的哲学;研究世界基本规律的物理学;同时,怀着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想法,填了地质学。最终我被四川大学物理系录取,此后一生便与物理紧密相连。
1955 年,为了尽快建立我国的核工业体系,国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物理研究室,培养核科学人才。1956 年,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到四川大学遴选了 10 名物理专业的学生,我便是其中之一。那是我 22 年来头一次走出四川,过长江三峡,经武汉,最终到了北京中关村一个叫“546 信箱”的单位,这也是后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前身。
当时我所在的专业是实验核物理专业。研究室的教师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东北大学的朱光亚、复旦大学的卢鹤绂……皆是核物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北京学习的那一年,若要用一个词形容,便是“大开眼界”。我不仅夯实了学科基础,更是学到了很多先前没有学到的专业知识。
“白手起家”参与核动力研究
从“546 信箱”开始,我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 年 8 月,我被调到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一个月后,我接到通知,到第三组报到,去了才知道要做核动力研究。那时,我国的核动力事业可以说是从零起步,我们都没有相关经验,只有基础知识,于是“白手起家”,从研读大量国外资料开始。那时我们都会俄语,但俄语资料有限,又赶紧学英语,学了纯粹的“哑巴”英语。来自不同专业的同事们在读完资料后相互分享、补充,就这样慢慢地把核动力的一些信息和知识掌握了。
1967 年,四川的一个试验基地准备开工,我被调回四川工作。为了国家,大家都忘我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这期间我一直没回家,后来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离家并不远。
1970 年 9 月,我被调回北京,在中央军委做参谋。1979 年体制调整,我又被调到国防科委,担任科技部七局的处长,后担任七局的副局长。1981 年,国防科委与工办合并为国防科工委,七局成为海军局,我任副局长。1985 年,我被调任某研究局局长,直到1987 年底转业到核工业部任科技委副主任。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