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改革开放综述 改革开放综述

扫码关注

你可能不知道,天上有一颗“锦绣中华星”

作者:李跃 来源:深圳深圳 责任编辑:yezi 2022-12-13 人已围观


1 月21 日,是华侨城建设者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同志到这里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游览。“锦绣中华”,是集中国名胜古迹于一体的世界最大的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中国民俗艺术的荟萃之地,是集民间艺术、民族风情、民居于一园的大型游览区。
锦绣中华

上午9 时50 分,小平同志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乘车来到中国民俗文化村东大门广场。民俗文化村顿时沸腾起来了。广场上欢声雷动,鼓乐喧天,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各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迎接小平同志的到来。在广场西侧,小平同志登上电瓶车,由徽州街西行,缓缓驶经各个民族村寨。所到之处,各少数民族的演员都在尽情地跳舞欢歌,敲鼓击乐,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小平同志一行在这里领略了千姿百态的民族风情,欣赏了古朴纯美的民间歌舞。而那别具一格的徽州石牌坊群,富有民族特色的贵州鼓楼、风雨桥,云南藤桥,金碧辉煌的西藏喇嘛寺等,又把小平同志一行带进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长河中。

正在这里游览的群众、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纷纷驻足道旁,鼓掌向小平同志致意。小平同志亦频频向他们招手。到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小平同志走下电瓶车,在这里坐下来,兴致勃勃地观看维吾尔舞蹈。这时,小平同志的小孙子走过来,邓楠抱住他,说:“亲亲爷爷。”小孙子亲昵地吻了一下小平同志的面颊,小平同志十分开心。

小平同志接着到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游览。在“天安门”前,小平同志下电瓶车观赏了“故宫”景色。然后,他走到“故宫”景点旁边的小卖部,很感兴趣地欣赏玻璃柜内的纪念品。在“布达拉宫”前,小平同志分别同家人及亲属、陪同的负责同志合影留念。在驱车回迎宾馆途中,小平同志和陪同的负责同志亲切谈话。

这是雄文《东方风来满眼春》留给我们的一组珍贵的历史镜头。小平同志与家人在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布达拉宫”前的合影,也因此广为人知。更重要的是,“锦绣中华”从此不再只是一个形容词与名词的组
合,而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景点,进入了历史的视野。

一切,也许要从1985 年的某一天开始说起。这一天,时任香港中旅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志民到欧洲考察,在荷兰玛林洛丹参观一个叫“小人国”的景区时,他大受启发:小小的微缩景观能尽揽荷兰名
胜,我们能不能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浓缩在一个主题公园里,让中外游客在短时间内领略中华民族文化?他应该也会想起,1983 年,港中旅组织在香港、菲律宾、澳大利亚举行了一个反映中国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摄影展览,引起空前轰动。大批观众慕名而来,不得不一再推迟闭馆时间。若能将摄影内容以雕塑的形式固定下来,一定会大受欢迎。“锦绣中华”的雏形,就在那电光石火间形成了。

当然,作为“中国现代主题公园之父”,马志民的这一灵感也是其来有自。早在1959 年,马志民就主持兴建了深圳水库的亭台楼阁和深圳市人民公园。那是他最早与“公园”发生联系。20 世纪80 年代初,国家对公民旅游实行“不鼓励,不提倡”政策,旅游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其部门只是附属在外事接待部门的一个事业性单位。最初深圳华侨城的定位就是工业为主,连“旅游”两个字都没有直接提出来。但是,马志民那时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一次全国高等旅游院校理论研讨会上,他表明了他对中国旅游产业未来的信心:“旅游业将是新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未来将会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尽管其时每年到中国内地的外国游客仅有400 多万,而同时期的香港,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高达560 万,整个中国内地还不如香港一个弹丸之地。

不过,马志民的设想,首先就遇到了观念上的阻力。当时,“主题公园”是绝大多数国人听都没听过的新鲜玩意,华侨城片区最初的定位是招商引资建工厂,开发旅游也违背了这样的初衷。因此,华侨城指挥部多数人对此投了反对票。有人说,这笔钱不如去搞房地产,深圳湾这么荒凉,搞旅游无异于将钱扔到海里;还有人说,要搞旅游不如搞新鲜刺激的游乐场;更有人讽刺说:“古有秦始皇修长城,今天是‘马始皇’修长城。”

尽管如此,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在最终决策时,拍板认可了马志民的方案。唯一的改动是,景区的名称当中有“小人国”三字,廖晖认为,中国是泱泱大国,叫小人国不合适。于是,后来大家商议采用了
“锦绣中华”这个名字。

就这样,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一片猜疑声中开工了。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城开发之初,就以年薪11 万美元,聘请新加坡著名华人建筑师孟大强担任常年规划顾问,主持制定华侨城的总体规划。11 万美元,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人月均数十元人民币的收入水平,这无疑是令人咋舌的高薪。但这笔钱物超所值,高水准的规划,使包括锦绣中华在内的整个华侨城片区一出世就风姿绰约、高档大气。
为真实再现原景观的风格和艺术价值,在开始筹备建设的过程中,锦绣中华园区就邀请原景物所在地的文物研究部门以及上百名著名古建专家、雕塑艺术家、园林工艺专家当顾问或亲身投入创作。当时全国有20 多个省区市的200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专程赴深圳进行雕塑创造。经过精心打磨,1989 年9 月,锦绣中华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景区可谓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的荟萃和缩影,迷你版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黄果树瀑布等80 多处反映中国历史和华夏文明的微缩景观,大部分按1 ∶ 15 比例复制,使游客得以“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

景区开业时的火爆程度,不但超出了当初怀疑者的想象,也令马志民始料不及。每天至少上万游客蜂拥而入,多时达二三万人,以至于深南大道不得不临时封闭一半,用来停靠旅游车辆。但这带来了更多的人
流,最后,锦绣中华景区甚至不得不在电视上播放了一则广告:“希望深圳本地市民暂时不要参观锦绣中华。”调查显示,当年国庆期间的冲印店中,80% 的照片是锦绣中华的景观。有人形容说,刚开业那会儿,“售票处犹如印钞机般财源滚滚”—

事实上,锦绣中华一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在开业当年就全部收回,这是一项令人想都不敢想的纪录。另一项纪录是,开园当年,锦绣中华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16万游客。这是中国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量的最高纪录。当然,它带来的不只是门票收入,更有中华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提高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能见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91 年3 月26日,一颗国际编号为3088 号的小行星以锦绣中华公司的名义命名为“锦绣中华星”。

作家高晓声曾经著文感叹:“过去我就畅想过把祖国名胜古迹一一制成模型,集中到一起,汇成大观。可惜书生无用,想了不做,自成空想。现在看到自己未花吹灰之力,别人却替我实现了理想,也可算是人
生的一大乐事了。”

锦绣中华开园两年后,中国民俗文化村盛装迎客,一年半后收回了11 亿元的投资。接着以58 亿元兴建“世界之窗”,1994 年开业,投资在3 年内全部收回。及至接下来的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华侨城的几大景区联袂亮相,列队而出,均大获成功。不仅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占深圳市旅游业的60% 以上,还向全国辐射,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品牌。自此之后,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在国内遍地开花,重塑了人们的公共生活与休闲方式。

30 年来,仅仅一个锦绣中华,就接待海内外游客7000 多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逾50 亿元,利润总额超15 亿元,向国家累计上缴税金超过5亿元,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民族艺术团先后应邀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演出400 多场次,在海外掀起了一股“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旋风”—我国至今是文化逆差大国,华侨城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为实现文化顺差而努力。

面朝大海,万物滋荣。从当年的荒凉滩涂,到今天的城市文化地标,向海而生的华侨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它还是一种城市品质、文艺格调与生活方式。

那村、那窗、那谷,带给我们扑面而来的锦绣年华与记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