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改革开放综述 改革开放综述

扫码关注

华强北:深圳改革开放的“开道尖兵”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深圳78街”全景画像”(福田) 责任编辑:chen 2025-01-02 人已围观

在深圳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华强北从未缺席,一直紧跟深圳的步伐,如蝶之蜕变,一次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始终勇立潮头,引领时代风尚。它见证着深圳电子制造业的崛起和辉煌,从“三来一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从上步工业区到“中国电子第一街”。可以说,华强北以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众多开创性的成就,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向世界讲述了深圳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内联外引集聚企业。1979年夏天,粤北3家军工企业(东方红机械厂、国营红权电器厂、国营先锋机械厂)来到了深圳福田,共同组建华强电子工业公司,主要做国外电子产品的装配生意。“华强”寓意“中华强大”,城市规划时,公司附近的一条路被命名为华强路,华强北因地处当时华强路的北段而得名。随后,华强北成为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工业区,深圳首批中外合资企业纷纷落地此处。1980年,由电子工业部牵头在华强北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深圳京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深圳电子工业的起步。同年11月,京华电子公司第一条收录机生产线开始了试生产,深圳第一台JW牌收录机从此诞生。当时京华收录机、音响传统产业做到了全国产量第一,京华以4100万台的年产量成为全球最大录音机机芯生产商。
 
深圳电子工业扎根发展。时光流转,如今在深南中路林立的高楼旁,有一座略显老旧的建筑,已淹没在众多高楼之中,它就是深圳电子大厦。1981年1月,20层高的深圳电子大厦成为深圳历史上的第一座高层建筑。建设20层的大厦在承建的基建工程兵部队的建筑史上没有先例,在深圳市的建筑施工中也是首创。深圳电子大厦的总设计师程宗灏先生回忆道:“所有的图纸都是我在露天亲自绘制和完成的。有一天,半夜里台风来了,我们用雨衣和塑料布把图纸裹得严严实实,一直守到天亮,才保住了图纸。”基建工程兵们在电子工业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82年将电子大厦成功建成。深圳电子大厦作为中国电子产业的第一块里程碑,引领着深圳电子工业迈向快速发展的征程,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周年活动中,被评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之一。1983年,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从香港引进了一条液晶生产线,标志着内地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开启了新篇章。随后,爱华、振华、华发等一大批华字头企业纷纷在这里建厂,中航国际、中电信息、中广核等一批央企云集于此,为深圳电子工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到2000年前后,华强北逐渐成为全国大哥大、彩电、MP4播放器等电子产品的集散地。
 
电子交易市场掀起入驻热潮。1984年,邓小平同志首次视察深圳就专程来到华强北,在中航的一家电子厂里,他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人和电脑下棋表演,表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1985年,电子工业部决定在深圳成立办事处,整合分散的小电子企业。到了1986年,中国电子工业第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后更名为深圳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它旗下有桑达、华强等117家电子企业。1988年,赛格集团成立全国首家电子交易市场,突破了当时物资调配机制的局限,极大提高了电子供应链效率,有效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吸引了许多厂商的关注,入驻商户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交易市场陆续集结全国170多家厂商,其中包括10家港商,以自营自销、联营代销的方式经营,经营范围涵盖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12大类10万个品种。此后,随着电子行业产销两旺,华强北片区的电子配套市场不断扩容,家电、数码、手机、配件、珠宝、钟表、服装等专业市场也相继涌现在华强北街头。
 
仓储式平价超市激活商圈潜力。1994年,中国第一家仓储式平价超市万佳百货(后更名为华润万家)进驻华强北,开业当天以24万元的营业额创下当时深圳零售业最高纪录。超市的火爆场景一度成为华强北一景,顾客经常要排队进门,还要排长队买单,日营业额一度高达300万元。万佳百货的崛起是华强北繁荣的开篇巨作,是激活和带动整个华强北商圈的关键因素,推动女人世界、曼哈百货、紫荆城等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华强北的商业价值被彻底激活,开始快速由一个工业园区转变为繁荣的商业街区。后来,“超市+百货”的“万佳模式”被中国众多零售企业竞相模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润万家打造出万家、苏果等知名零售品牌。

很赞哦! ( )

上一篇:承载城市发展的记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