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滨海客家的人文脉络:光祖中学,家国情深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23 人已围观

坪山坑梓乡贤黄子光、黄子文、黄福如、黄丽春、黄观保等南洋爱国华侨,身处异邦、关心桑梓,捐款一万银元,在家乡筹办学堂。1906年,在客家乡亲支持下,参照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中院图纸建校,取“光耀家国、纪念先祖”之意,定名为“光祖学堂”。光祖学堂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新型学校,开南洋华侨捐资助教之先河。

学堂呈“井”字布局,两层楼廊砖木结构,主楼围合花园一座,操场前陈,膳堂左置,宿舍右卫,环境极佳。其办学思想旗帜鲜明,大礼堂月门上的横额题写“家国之光”四个大字。学堂首聘康有为嫡传弟子欧榘甲任校长,他提出“兴学育才、为国争光”的办学思想。聘请康有为的学生汤日垣、杨竹秋、杜伟康等执教,维新思想盛极一时。学校倡导“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人生价值观,实行分班教学,课程主要有国文、史地、算术、体育等,涵盖了现代教育内容,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辛亥革命掀起了全国革命风暴,学堂践行“民本主义”,制定校训,严肃校风校纪。由于桂系军阀龙济光盘踞广东,石龙、龙岗、淡水一带兵连祸结。1915年,学堂教学大楼弹痕累累,门窗破坏,图书、册籍、仪器损失殆尽,光祖学堂遂停办。归侨黄伟鹏、黄丽春等不忍学堂沉沦,分别到厄瓜多尔和南洋募捐筹款。1925年,以原学堂校舍为基础,办起了惠阳县光祖中学,开南粤乡立中学之先河。优秀的名师阵容,吸引了大批学子慕名前来求学。

光祖中学声名显赫,外地通信来往,信封上只要写明“广东省光祖中学”即可收到。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黄麟书曾多次视察,赠送“造就国民”匾额。1925年10月,周恩来率领黄埔学生军东征,指挥部设在光祖中学,并给师生演讲。东征胜利后,客家地区的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创建,1927年淡水开办崇雅中学,1928年沙坑办起象山中学,1929年惠阳开办县立一中,1930年龙岗成立平冈中学,良井、梁化、多祝、坪山等中学也先后开办。

“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唤醒了进步青年。1928年,中共东江特委同意光祖中学组建少年先锋队。抗日救亡运动在学校持续开展,造就了一批批有志青年,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优秀代表有曾生(东江纵队司令员、广东省原副省长、交通部原部长)、叶锋(新华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严尚民(原广东省工业厅厅长、省港澳办公室原主任)、黄冠芳(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第三任大队长)、黄国伟(1949年后宝安县第一任县长)等。

由于侨汇短缺、公堂经济减少,影响了学校经费来源,同时各地乡办中学相继出现,光祖中学生源减少,于1935年停办中学,学校更名为“光祖小学”。学校聘请老师唯才是举,不限地域,老师来自梅州、东莞、香港等地。良好的师资使得光祖小学教学质量常年稳居淡水之首,学生达四五百人之众,是淡水地区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黄贞甫校长率领师生游行示威,并在教学楼东侧种上一棵榕树,以铭记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教师陈志期、古曼心等成立“淡锋社”,印刷《告淡水同胞书》散发到各街道。年逾花甲的教育界前辈张肇覃,主动把自家大厅作为爱国抗日活动场所。学生黄坚参演话剧,由于长得眉目清秀,扮演农村小姑娘形象逼真,饱受群众欢迎。黄坚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江纵队的骨干,于1946年在解放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光祖小学被迫停课。日军所至,鸡犬不宁。师生黄云鹏、黄达文等组织武装抗日,保卫家乡。日机3次轰炸坑梓,学校建筑遭到破坏。中共东江特委加强对光祖小学学生运动的领导,六年级学生增加了军训课。1940年,日军在光祖小学后山制高点安置一个炮兵班,强迫师生拆校舍用来修筑公路,学校再次被迫停课近半年。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正式成立时,光祖小学毕业生纷纷参加。

抗战胜利后,学校曾两次大规模维修,资金由乡贤在群众中和南洋筹集,从淡水购杉木经水路到学校,教学楼横梁尽换。1947年春节后,校友黄兆基、黄旭(惠东宝人民护乡团中共地下党员)等到学校及附近村活动。陈方利用学生身份,负责向坪山田心荫本学校和龙岗同乐一鸣学校地下党组织送情报信件。他白天佩戴校徽,与村中几个地下党员、学校进步同学配合,宣传形势,争取群众。

1949年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光祖小学成立了“光祖学校校务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贯彻“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将一些为生活服务的劳动,如运米、砍柴等分配给师生于课余进行,工农子弟入校后可享受“人民助学金”。学校还开展“持久的反封建主义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土地改革教育”,配合土改工作队进村“访贫问苦”,办夜校、开展扫盲活动。学校明确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十年动乱时期,“除四旧”使学校珍藏的书籍、悬挂的匾额,要么被烧掉,要么被损坏;“红小兵”要求校长两天内把横梁刻有“光绪三十二年”的字样用凿子凿掉。部分教师被打成“走资派”“黑帮”“牛鬼蛇神”和“反革命分子”,被揪斗、抄家、挂牌游街。

由于生源增多,师生肩挑手抬,从金沙河取沙,到松子坑山上采石,投资8000元建造了一座一层楼高的大棚,用来扩建教室,后因影响整体布局而被拆除。粉碎“四人帮”后,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校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当时学校有水田四分、菜地五六分,学生们积极参加劳动。

1982年,光祖学堂复办中学。起初上级部门不同意“光祖中学”校名,认为有“光宗耀祖”之意,带有封建色彩,但在广大群众强烈要求下最终批复。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