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

扫码关注

深圳第一座高层建筑:全国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第一楼”

作者:陈荣光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11 人已围观

1981年夏,深圳经济特区兴建第一座高层建筑楼宇——20层高的国际商业大厦,并在国内首次采用工程公开招标形式建设。施工建设速度从起初20多天盖一层楼,到后来缩减为5天一层楼,结果只用了16个月时间,提前2个月完成了建筑任务。
 
同年秋天,国务院负责人第一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听到这项基建工程实行公开招标的做法就加以肯定。回到北京,他对国家建筑部门说起了这件事,认为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应该注意总结经验。打这以后,全国各地的建筑部门纷纷来到深圳学习借鉴。
 
深圳国际商业大厦(也就是1984年1月邓小平到深圳经济特区视察时登上的高楼),总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开始时是按老办法由省建工部门把建筑任务分配给省内一家建筑公司承担。这家公司按吃“大锅饭”的老一套,提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500元。深圳经济特区要求这个公司核实造价。两天后公司答复说:“经过计算每平方米造价应是550元。”特区提出要看预算资料。3天过后该公司却说:“550元划不来,要580元!”但却拿不出预算来,反而信口开河、漫天要价,不到一个星期就涨价三次。是粗打阔算还是想多捞钱?人们没有时间去考证它,反正它的胃口挺大,似乎认为钱是“阿爷”的,少拿是傻瓜。该公司还要求特区提供基建材料的供应指标,以及钢筋、水泥、木材和其他特殊材料。而这个项目并不属于国家计划投资的,特区哪来材料供应指标供给他们呢?
 
此时,工地打桩早已完工,打桩的公司亦早已退出现场,可是由于基建的甲乙双方进行着马拉松式的讨价还价,工地闲了近2个月,青草也长得没过行人的膝盖了,还不知道施工的公司何时能进场。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知道后,很恼火地问:“走了张屠夫,我们就要吃带毛猪吗?”
 
这时,蛇口工业区给专业公司承包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等基础工程建设任务,采取承包的办法,甲乙双方定明工期,对提前完工的给予奖励,拖延工期的则进行罚款,使工程进展迅猛的经验,又在梁湘的脑海里翻腾。“蛇口模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既然建设“三通一平”的基础工程项目可以用承包的办法,建设楼房屋宇不也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吗?他把这个想法与分管基建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昌仁和市建委负责人丁学宝商量。他们搞了几十年基建工作,很有经验,一致认为公开招标是一个好办法。他们满怀信心地接受了梁湘交给的探索基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任务,一方面组织人员把工程的设计图纸分送给各施工单位,请他们做预算;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连夜核算工程“标底”。
 
过了不久,就有8家施工公司应招投标,竞争很激烈。经过比较,特区选中了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理由是这家公司造价相宜,每平方米只要398元,而特区测算的“标底”也要402元;这家公司在内地曾承建过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浇注大型混凝土工程较有经验,工程质量较有把握;而且该公司提出的工期只用一年半,别的公司却要3年,最少的也要2年以上;该公司的装修技术从他们过去在武汉兴建的电子计算机站中可以看出也有一定的水平。
 
梁湘得知一冶公司中标,满心高兴。他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试验。他鼓励大家披荆斩棘,大胆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闯出一条发展基建的新路子来。罗昌仁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把工作安排得周密、细致,务求一举成功。
 
这一新的做法,好像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人们过去吃惯了“大锅饭”,做好做赖一个样,慢条斯理地去工作,一旦突破了旧的框框,就感到很不习惯、很不舒服。
 
招投标的消息一传开,原来负责分配基建任务的一些部门,感到现在没权指挥了,内心想不通,在吵吵嚷嚷;一些施工单位也感到要投标,冒风险,压力大,对此也颇有烦言。基建工程公开招标做法的铺开,遇到了重重阻力。
 
面对这种情况,梁湘毫不动摇地对罗昌仁、丁学宝等人说:“改革是一场革命,不改革就没有特区的前途。我们的眼睛不仅要看到327.5平方公里,而且还要看到960万平方公里!谁要阻挡特区改革的道路,谁就要被搬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际商业大厦工程采用招投标做法的消息传到省城广州后,一些基建主管部门认为:“省内的施工队伍任务还吃不饱,深圳却把任务包给外省单位,这不是手指往外掰吗?没有施工任务,中央单位能拿到窝工补贴,而省内单位却要吃谷种!深圳这种做法‘出格’了,‘越轨’了。”一些人甚至把深圳的做法视作异端邪说,非当头一棒,予以制服不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