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餐饮 餐饮
钵仔糕今昔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9-20 人已围观
深圳当地人将陶土烧成的比碗口阔大、比菜碟底深一点的器皿称之为“钵”(音bō),如“饭钵”“汤钵”“菜钵”;用这种陶钵来盛蒸的猪肉汤叫“钵仔汤”,蒸的饭叫“钵仔饭”。蒸的糕点自然就叫作“钵仔糕”了。
砵仔糕,是旧时流行于新安(今深港地区)县邑农家的四时小食。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因“迁界”流落异地而返回家园复耕的村民,在开山劈岭、垦荒种地之时,有位农妇为解决田间劳动饥饿问题,无意中发明了这种钵仔糕。那天,丈夫在离家比较远的大帽山 坑田里劳作,农妇觉得带饭菜去,凉了不好吃,带粉团粄馃没茶水又难下咽,于是她用瓦钵盛上米浆洒上蔗糖蒸熟带去,丈夫吃了,连连称赞润滑爽口,狼吞虎咽几个下去,即时抵饿耐饱。次日,农妇又做了这些糕仔给丈夫和帮工送去,大家吃了,觉得这款用钵仔蒸的米糕,既好吃,又携带方便,很适合长时间出门做工吃食。因而一传十,十传百,“钵仔糕”便在深圳和香港方圆百里流传开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到农村“帮耕”,特别是在暑假“夏收夏种”的30多天里最为辛苦。所谓夏收,就是抓紧抢收黄熟了的稻谷,夏种则是割完水稻后,马上接着插秧。这段日子,劳动强度大,到了中午时分,往往农家送一些钵仔糕或者番薯粥过来,给田间劳动者吃,缓解疲劳,补充体力。不知道那年月是生活艰苦,还是人们肚里油水少,记得当年的钵仔糕,感觉比现在的高级点心要好吃得多。
在乡村,做钵仔糕的人家,除了自己吃之外,还常常多做一些,分派给亲朋和邻居。令笔者数十年难忘的一幅情景是:小镇上有不少的理发匠、补锅匠、斗木匠和泥水师傅,在农忙时他们下乡服务,为小孩理个发或为农家修补个铁锅、木桶及检漏房瓦什么的。师傅们理完发抑或修理好家什,主妇们如果一时没有现钱,给三几个钵仔糕或者一筒米、一把番薯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原始交换的真诚和互信,彰显数百年来淳朴的民风和乡间人情的温馨。
深圳的钵仔糕是甜食,一般不做咸食。具体有传统的钵仔糕和时尚的水晶钵仔糕两种。钵仔糕的陶制“钵仔”,小巧美观,直径6至7厘米,“钵深” 3至4厘米,蒸出来的糕点,像如今的“蛋挞”“葡挞”般大小,两三口就食完。
传统的钵仔糕也就是老式钵仔糕,主要做法是先把大米泡浸,磨成米浆;把黄糖、白砂糖或冰片糖用水煮成糖浆,按比例倒进米浆拌匀;然后在锅里把手烧成烧微温,放上蒸笼,蒸笼里把一个个钵仔碗排列好,倒进拌了糖的米浆,钵仔盛八成米浆即可,太满了蒸后会溢出来。最后加上锅盖大火蒸15至20分钟就成了。如果煮糖浆时选择黄糖,蒸出的钵仔糕为金黄色,味道馥香;如果选择白砂糖,钵仔糕白色,味道清甜;如果选择冰片糖,钵仔糕为淡黄色,味道甜而不腻。吃的时候,只用一根小竹片,在钵仔边缘轻轻划一圈,再在糕中划一下,将钵糕一分为二,一半一口,细嚼慢咽,有滋有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钵仔糕花样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广阔,越来越迎合年轻“吃货”们的口味,成为都市里的休闲小食。这种水晶钵仔糕,店家逐渐把传统钵仔糕的原料改良,首先在粘米粉中加少量糯米粉,掺入澄面粉及白砂糖搅成稠粉浆;其次,让传统的钵仔糕有“嚼劲”,先将红豆或绿豆泡浸、煮软熟,然后放进钵仔碗里和稠粉浆一起大火蒸15至20分钟,取出即可吃食。这种成品糕体像水晶糕一样,油润透亮,细幼嫩滑,吃起来质爽柔韧、有筋道而不粘牙。嚼着红(绿)豆,特别甜洌而绵香。
然后把锅里的水烧成微温,放上蒸笼,蒸笼里把一个个钵仔碗排列好,倒进拌了糖的米浆,钵仔盛八成米浆即可,太满了蒸后会溢出来。最后加上锅盖大火蒸15至20分钟就成了。
吃的时候,只用一根小竹片,在钵仔边缘轻轻划一圈,即可从钵仔里取下吃,细嚼慢咽,有滋有味。
近年,冰冻钵仔糕流行于深圳、香港、台湾等地。这种时尚小食,植入现代、健康、口味多变的理念。外观方面,把传统的圆形“钵仔”变成心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形状;食材方面,把传统的米浆(上款的糯米粉、澄面粉、玉米粉掺糖),加入水果浆(草莓、苹果、菠萝、哈密瓜等打成的汁)调成糊状,放在蒸笼中蒸熟,取出,在糕面上再加进切成块(粒)的水果,待摊凉后,再放进冰箱里冷冻,这就成为晶莹剔透、爽滑可口的草莓钵仔糕、苹果钵仔糕、椰丝钵仔糕、菠萝钵仔糕、哈密瓜钵仔糕、水蜜桃钵仔糕、葡萄干钵仔糕、香芋钵仔糕、玉米钵仔糕等十几种口味。
百年小食钵仔糕流传至今天,传统而不守旧,经典又不失新潮,在一波波的传承和演变中,最终从田间的充饥之物,华丽转身为都市潮人的“红茶时光”食品。可见,传统的东西“创新”得好,仍然可焕发出“百变”的魅力……
砵仔糕,是旧时流行于新安(今深港地区)县邑农家的四时小食。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因“迁界”流落异地而返回家园复耕的村民,在开山劈岭、垦荒种地之时,有位农妇为解决田间劳动饥饿问题,无意中发明了这种钵仔糕。那天,丈夫在离家比较远的大帽山 坑田里劳作,农妇觉得带饭菜去,凉了不好吃,带粉团粄馃没茶水又难下咽,于是她用瓦钵盛上米浆洒上蔗糖蒸熟带去,丈夫吃了,连连称赞润滑爽口,狼吞虎咽几个下去,即时抵饿耐饱。次日,农妇又做了这些糕仔给丈夫和帮工送去,大家吃了,觉得这款用钵仔蒸的米糕,既好吃,又携带方便,很适合长时间出门做工吃食。因而一传十,十传百,“钵仔糕”便在深圳和香港方圆百里流传开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到农村“帮耕”,特别是在暑假“夏收夏种”的30多天里最为辛苦。所谓夏收,就是抓紧抢收黄熟了的稻谷,夏种则是割完水稻后,马上接着插秧。这段日子,劳动强度大,到了中午时分,往往农家送一些钵仔糕或者番薯粥过来,给田间劳动者吃,缓解疲劳,补充体力。不知道那年月是生活艰苦,还是人们肚里油水少,记得当年的钵仔糕,感觉比现在的高级点心要好吃得多。
钵仔糕的陶制“钵仔”,小巧美观,直径6至7厘米,“钵深” 3至4厘米,蒸出来的糕点,像如今的“蛋挞”“葡挞”般大小,两三口就食完。
在乡村,做钵仔糕的人家,除了自己吃之外,还常常多做一些,分派给亲朋和邻居。令笔者数十年难忘的一幅情景是:小镇上有不少的理发匠、补锅匠、斗木匠和泥水师傅,在农忙时他们下乡服务,为小孩理个发或为农家修补个铁锅、木桶及检漏房瓦什么的。师傅们理完发抑或修理好家什,主妇们如果一时没有现钱,给三几个钵仔糕或者一筒米、一把番薯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原始交换的真诚和互信,彰显数百年来淳朴的民风和乡间人情的温馨。
深圳的钵仔糕是甜食,一般不做咸食。具体有传统的钵仔糕和时尚的水晶钵仔糕两种。钵仔糕的陶制“钵仔”,小巧美观,直径6至7厘米,“钵深” 3至4厘米,蒸出来的糕点,像如今的“蛋挞”“葡挞”般大小,两三口就食完。
传统的钵仔糕也就是老式钵仔糕,主要做法是先把大米泡浸,磨成米浆;把黄糖、白砂糖或冰片糖用水煮成糖浆,按比例倒进米浆拌匀;然后在锅里把手烧成烧微温,放上蒸笼,蒸笼里把一个个钵仔碗排列好,倒进拌了糖的米浆,钵仔盛八成米浆即可,太满了蒸后会溢出来。最后加上锅盖大火蒸15至20分钟就成了。如果煮糖浆时选择黄糖,蒸出的钵仔糕为金黄色,味道馥香;如果选择白砂糖,钵仔糕白色,味道清甜;如果选择冰片糖,钵仔糕为淡黄色,味道甜而不腻。吃的时候,只用一根小竹片,在钵仔边缘轻轻划一圈,再在糕中划一下,将钵糕一分为二,一半一口,细嚼慢咽,有滋有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钵仔糕花样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广阔,越来越迎合年轻“吃货”们的口味,成为都市里的休闲小食。这种水晶钵仔糕,店家逐渐把传统钵仔糕的原料改良,首先在粘米粉中加少量糯米粉,掺入澄面粉及白砂糖搅成稠粉浆;其次,让传统的钵仔糕有“嚼劲”,先将红豆或绿豆泡浸、煮软熟,然后放进钵仔碗里和稠粉浆一起大火蒸15至20分钟,取出即可吃食。这种成品糕体像水晶糕一样,油润透亮,细幼嫩滑,吃起来质爽柔韧、有筋道而不粘牙。嚼着红(绿)豆,特别甜洌而绵香。
然后把锅里的水烧成微温,放上蒸笼,蒸笼里把一个个钵仔碗排列好,倒进拌了糖的米浆,钵仔盛八成米浆即可,太满了蒸后会溢出来。最后加上锅盖大火蒸15至20分钟就成了。
吃的时候,只用一根小竹片,在钵仔边缘轻轻划一圈,即可从钵仔里取下吃,细嚼慢咽,有滋有味。
近年,冰冻钵仔糕流行于深圳、香港、台湾等地。这种时尚小食,植入现代、健康、口味多变的理念。外观方面,把传统的圆形“钵仔”变成心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形状;食材方面,把传统的米浆(上款的糯米粉、澄面粉、玉米粉掺糖),加入水果浆(草莓、苹果、菠萝、哈密瓜等打成的汁)调成糊状,放在蒸笼中蒸熟,取出,在糕面上再加进切成块(粒)的水果,待摊凉后,再放进冰箱里冷冻,这就成为晶莹剔透、爽滑可口的草莓钵仔糕、苹果钵仔糕、椰丝钵仔糕、菠萝钵仔糕、哈密瓜钵仔糕、水蜜桃钵仔糕、葡萄干钵仔糕、香芋钵仔糕、玉米钵仔糕等十几种口味。
百年小食钵仔糕流传至今天,传统而不守旧,经典又不失新潮,在一波波的传承和演变中,最终从田间的充饥之物,华丽转身为都市潮人的“红茶时光”食品。可见,传统的东西“创新”得好,仍然可焕发出“百变”的魅力……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