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其他服务业 其他服务业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将物流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
作者:朱悦宁、许占栋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2-14 人已围观
从商贸物流来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建立了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到80年代末期,又建立了平湖物流园区以及专营农产品的“布吉农批市场”。这些物流园区当时在全国都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是全国第一个正式提出要把物流产业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城市。到20世纪末,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我国大中城市前列,而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具生机与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找到像珠三角这样工业企业如此密集的区域,这是一个潜在的物流大市场,产业的集聚和蓬勃发展为深圳物流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深圳在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成就方面,众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如《深圳特区报》的《从车轮滚滚到海空双港》、《深圳商报》的《从“双港齐飞”到现代物流》等,关于海空各港物流的报道更是不计其数。
1979年7月,蛇口港区开建了深圳第一个3000吨级泊位,拉开了深圳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业的序幕。建设盐田港,我们的决心是很大的。但那时,特区政府实力较弱,资金缺乏,又没有港口管理经验,对国外大的轮船公司缺少感召力。我们也担心码头修好了晒太阳。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负责人,带了一位台湾商人,秘密访问深圳。这位巨商从沙头角进来,直奔盐田。我们站在正角嘴,眺望着浩瀚的海湾,向他介绍盐田的水域状况和港口规划。中午吃饭时,他提出,可以在靠近沙头角镇的地方,修一个大堤,把香港和盐田连起来,两边都建成码头,泊位将增加一两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没想到,这位台商的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到1999年,深圳港口吞吐量达4663.4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8万TEU(标准箱),在全球集装箱大港排名第11位。
1991年10月,深圳机场通航,形成了深圳空港、海港双港齐飞的物流基础设施格局。当时深圳机场的建设可以说是6个字:神速、高质、节约。从机场正式开工到正式开航时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专机第一个降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记得机场刚建成时,我们去美国洛杉矶机场考察,看到那里天上的飞机排着队地往下降,而当时咱们的机场还只停着寥寥几架飞机,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深圳机场也能这样热热闹闹。相隔10多年后,我参与筹组一家货运航空公司,他们的飞机要在夜间试航,我又登上机场塔台,放眼望去,真是感慨万端。尽管是在深夜,飞机却是一架接着一架起飞、降落,天上也是“机”水“飞”龙,不少飞机都在那盘旋待降。怎么能想到,只短短10余年时间,我的梦想就实现了!随着机场二跑道的建设,将来的深圳机场必定更加繁忙火热。双港齐飞,为深圳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凭借独一无二的近港区位和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深圳的物流业迅速发展。建设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成为20世纪90年代深圳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如何为深圳物流业发展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成为亟须研究的新课题。1996年,深圳市政府开始组织研究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并提出深圳发展物流业的关键是构筑物流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1998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并将物流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为科学合理地发展物流产业,深圳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物流产业及其空间业态分布方面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当时,大家对“物流”一词还很陌生,都不太清楚该怎么去做,尤其是在空间和规划上要做什么。因此,原市规划国土局于1999年委托研究机构进行《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与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物流中心”建设的空间对策。该项目根据深圳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七加二”的物流园区布局方案,即前海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机场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宝安配送物流中心和龙岗配送物流中心;并针对园区的各自特点,在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发展思路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指引。该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城市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建设批发市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出了界定;并从1999年以前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强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转向了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明确了物流园区主要是空间的概念,与工业园、科技园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此后针对物流园区的规划认识日渐清晰。该项目确立了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雏形,为以后各种类型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0年2月,我们又完成了《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该课题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物流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圳物流业状况调查分析入手,对深圳的物流、物流用地、物流业发展的状况及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物流业的空间需求,立足于物流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物流园区规划。
深圳市运输局一直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研究,2000年3月,深圳市运输局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委托美国盖兰德国际咨询公司承担“深圳市现代物流发展策略及交通运输相关政策研究”国际咨询课题。其间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国有关专家做了专题讲座,从全新的角度了解、认识“现代物流”的理念、运作模式及国际经验。盖兰德的研究报告从运输基础设施、物流服务区域、技术人才等方面研究深圳物流业的发展环境等相关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深圳在全球经济中起领先作用的条件已具备,但需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建议引进建设物流中心城市所需要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并大力推行国际市场开拓和宣传的策略。该规划还明确提出了深圳现代物流系统的企业发展方向,即由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及行政管理双重机制的作用,形成协同工作的企业网络群体。
深圳物流业30多年来发展之迅速,在国内外都堪称奇迹。这种发展速度,又是以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需求基础的。作为经济特区,深圳曾连续十几年处于我国城市外贸进出口额排名首位;特区经济的外向型特点,也使得深圳物流业国际物流、跨境物流的特点明显。在科学合理、有计划规划下,物流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物流产业结合了深圳的地缘及经济发展优势,为深圳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内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辐射作用。
口述者:朱悦宁,时任深圳市副市长
整理者:许占栋
深圳在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成就方面,众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如《深圳特区报》的《从车轮滚滚到海空双港》、《深圳商报》的《从“双港齐飞”到现代物流》等,关于海空各港物流的报道更是不计其数。
1979年7月,蛇口港区开建了深圳第一个3000吨级泊位,拉开了深圳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业的序幕。建设盐田港,我们的决心是很大的。但那时,特区政府实力较弱,资金缺乏,又没有港口管理经验,对国外大的轮船公司缺少感召力。我们也担心码头修好了晒太阳。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负责人,带了一位台湾商人,秘密访问深圳。这位巨商从沙头角进来,直奔盐田。我们站在正角嘴,眺望着浩瀚的海湾,向他介绍盐田的水域状况和港口规划。中午吃饭时,他提出,可以在靠近沙头角镇的地方,修一个大堤,把香港和盐田连起来,两边都建成码头,泊位将增加一两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没想到,这位台商的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到1999年,深圳港口吞吐量达4663.4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8万TEU(标准箱),在全球集装箱大港排名第11位。
1991年10月,深圳机场通航,形成了深圳空港、海港双港齐飞的物流基础设施格局。当时深圳机场的建设可以说是6个字:神速、高质、节约。从机场正式开工到正式开航时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专机第一个降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记得机场刚建成时,我们去美国洛杉矶机场考察,看到那里天上的飞机排着队地往下降,而当时咱们的机场还只停着寥寥几架飞机,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深圳机场也能这样热热闹闹。相隔10多年后,我参与筹组一家货运航空公司,他们的飞机要在夜间试航,我又登上机场塔台,放眼望去,真是感慨万端。尽管是在深夜,飞机却是一架接着一架起飞、降落,天上也是“机”水“飞”龙,不少飞机都在那盘旋待降。怎么能想到,只短短10余年时间,我的梦想就实现了!随着机场二跑道的建设,将来的深圳机场必定更加繁忙火热。双港齐飞,为深圳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凭借独一无二的近港区位和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深圳的物流业迅速发展。建设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成为20世纪90年代深圳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如何为深圳物流业发展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成为亟须研究的新课题。1996年,深圳市政府开始组织研究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并提出深圳发展物流业的关键是构筑物流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1998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并将物流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为科学合理地发展物流产业,深圳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物流产业及其空间业态分布方面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当时,大家对“物流”一词还很陌生,都不太清楚该怎么去做,尤其是在空间和规划上要做什么。因此,原市规划国土局于1999年委托研究机构进行《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与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物流中心”建设的空间对策。该项目根据深圳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七加二”的物流园区布局方案,即前海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机场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宝安配送物流中心和龙岗配送物流中心;并针对园区的各自特点,在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发展思路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指引。该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城市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建设批发市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出了界定;并从1999年以前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强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转向了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明确了物流园区主要是空间的概念,与工业园、科技园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此后针对物流园区的规划认识日渐清晰。该项目确立了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雏形,为以后各种类型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0年2月,我们又完成了《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该课题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物流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圳物流业状况调查分析入手,对深圳的物流、物流用地、物流业发展的状况及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物流业的空间需求,立足于物流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物流园区规划。
深圳市运输局一直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研究,2000年3月,深圳市运输局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委托美国盖兰德国际咨询公司承担“深圳市现代物流发展策略及交通运输相关政策研究”国际咨询课题。其间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国有关专家做了专题讲座,从全新的角度了解、认识“现代物流”的理念、运作模式及国际经验。盖兰德的研究报告从运输基础设施、物流服务区域、技术人才等方面研究深圳物流业的发展环境等相关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深圳在全球经济中起领先作用的条件已具备,但需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建议引进建设物流中心城市所需要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并大力推行国际市场开拓和宣传的策略。该规划还明确提出了深圳现代物流系统的企业发展方向,即由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及行政管理双重机制的作用,形成协同工作的企业网络群体。
深圳物流业30多年来发展之迅速,在国内外都堪称奇迹。这种发展速度,又是以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需求基础的。作为经济特区,深圳曾连续十几年处于我国城市外贸进出口额排名首位;特区经济的外向型特点,也使得深圳物流业国际物流、跨境物流的特点明显。在科学合理、有计划规划下,物流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物流产业结合了深圳的地缘及经济发展优势,为深圳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内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辐射作用。
口述者:朱悦宁,时任深圳市副市长
整理者:许占栋
很赞哦! ( )
上一篇:深圳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概览
下一篇: 深圳现代物流业的创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