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2016 年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

作者:总报告课题组 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7)》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3-22 人已围观


4.全民阅读活动创新开展,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品牌影响不断提升
 
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于11月1日正式启动,读书月总主题从2016年起改为“阅读·进步·圆梦”,年度主题为“创新之城,读具匠心”。本届读书月组织策划了807项主题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市民近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8.3%。重点主题活动分别纳入“温暖阅读”“互联网+”“书香深圳”“阅读导航”“分享交流”“快乐成长”“青春飞扬”七大板块之中。
 
本届读书月紧扣“创新之城,读具匠心”的年度主题,积极动员策划力量、征集活动创意,组织策划了21项全新的重点主题活动,数量创历届之最。各项活动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上也更加注重对“创新”内核的探讨与引导,进一步延展创新阅读的内涵,培育社会创新氛围。读书月策划水平显著提升,创意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创新带动阅读活力不断迸发。南山区创新活动“书香梦乡——百家亲子阅读温馨夜”通过香港卫视进行网络直播,累计观众1万余人次,观看时长达9358分钟,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福田区推出“21天读书大赛”活动,通过线上考勤“打卡”等方式鼓励青年读者阅读,培养青年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大美宝安”借鉴当下流行的快闪形式,以22台吉普车摆出的“书”字造型为背景开展“诗歌朗诵+表演”,增强了活动观赏性与视觉冲击力,增强了宣传效果。本届读书月还搭建了公益海报设计大赛、“书与艺术嘉年华”活动等多个创意展示平台,鼓励广大市民发散思维、勇于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
 
深圳读书月作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之一,十分注重品牌塑造,通过征文、评选等参与感强的活动抒发与城市及市民共同成长的人文情怀,鼓励全民参与。其中,《深圳晚报》开展“我与读书月共成长”系列报道,以专访的形式呈现了10位在读书月滋养下成长的深圳新一代,回望他们阅读和成长的心路历程,并借由他们的阳光生活与阅读观念唤起深圳市民同读书月一起成长的美好回忆,引起热烈反响;“我和读书月一起长大”征文活动则向深圳新一代发出邀请,鼓励他们分享与读书月的奇妙缘分和精彩故事,收到100余名深圳中小学生的热情投稿。深圳社科院开展的读书月“最”活动评选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市民为自己喜爱的读书月活动点赞、加油,得到广泛响应。此外,深圳读书月积极整合行业资源,从多个角度出发,打造权威阅读引领品牌,其中2016年度十大好书、十大童书、十大好诗、深圳十大佳著等评选活动依然扮演着阅读风向标的角色,成为深圳读者的首选书单。
 
深圳读书论坛以“阅读,走向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格非、张晓峰、林清玄、唐浩明等人文社科、新经济领域知名嘉宾登台论道,通过演讲、对话等形式传递阅读感悟,引发知识尊崇;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与国民纪录影视公司精心筹备的“百年中国读书人掠影”,以图片、文字、影像、手迹、实物等多样化形式举办展览,并邀请周国平、邓康延举办讲座,传递当代读书人的风骨和风情。
 
5.“一区一书城”“图书馆之城”等建设成效显著,阅读阵地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深圳阅读阵地建设的重要方面,“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布局加快推进。“四书城一基地”的投资模式最终确定,由市政府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按总投资1∶1比例的投资模式,新书城选址位于各区核心区域,市财政对书城运营给予一定补贴。目前,龙岗书城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有望于2018年7月正式运营。宝安中心区书城(湾区城)、龙华书城、光明书城、大鹏书城等四个项目已列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湾区书城已完成概念设计方案,龙华书城已启动用地出让程序,光明书城、大鹏书城正在开展选址工作。
 
2016年,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运营的书吧新增10家,目前共有21家特色书吧投入运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原有社区书吧的基础上新增校园书吧、商业综合体书吧、公园书吧等书吧模式,丰富了书吧经营业态。目前,书吧已成为重要基层文化阵地和载体,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校园文化品位,受到多位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作为率先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建设目标的城市,深圳2016年继续加快“图书馆之城”建设。2016年2月1日,《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技术平台应用规范》和《公共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业务规范》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和全市公共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已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符合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方向。完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采编工作协调机制,深圳图书馆、大学城图书馆及福田、南山、盐田、龙岗、宝安、光明、坪山图书馆9个馆加入联合编目平台。推进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和服务共享,成立“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小组”,因地制宜采取联合采购经费分担、统一采购多馆使用、单馆采购协调授权3种建设模式。依托“微信”“支付宝”等新技术新媒体,创新“图书馆之城”移动服务,市民通过移动终端可便捷查询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信息,发现身边的图书馆、阅览电子书刊,并能线上支付滞还费与押金,大幅提升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深圳文献港”III期工程正式启动,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统一整合与服务能力。
 
建立全市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推进全市阅读推广案例库建设工作,全城联动打造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活动品牌。持续推进自助图书馆服务点布局优化工作,并在百度地图上标注全市自助图书馆服务点,使之成为深圳固定文化标识。全年自助图书馆借还图书达230.1万册次,同比上升14.57%,单台服务机借还量同比上升9%。深圳图书馆荣获“2015年度市长质量奖鼓励奖”、广东省“书香岭南·最美悦读”推荐活动“最美阅读空间”称号,“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荣获“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阅读平台”称号。
 
深圳少儿图书馆深入实施“常青藤”行动计划,截至2016年底,已为常青藤加盟学校提供了33个免费使用的数字资源库,已有95所学校加入常青藤项目,共有10万余册图书用于常青藤加盟学校流通。开展阅读推广人进校园活动,邀请阅读推广领域的多名专家教授,前往加盟学校举办阅读推广讲座,共约500场次,受到学校师生欢迎。针对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班,提高学校阅读推广技能,全市共计72所学校101位老师报名参加。成功开发智能自助借阅系统,目前已在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荔园小学西校区及南外科苑小学完成布点工作。新开设科创阅览区,精心配置1000多册科技创新主题文献资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016年4月,《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6~2020)》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图书馆建设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等城市发展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布局均衡、资源丰富、技术领先、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一体化、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之城”。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要求全面推行总分馆制,基本建成以区馆为总馆,街道图书馆为直属分馆,社区图书馆为基层服务点,其他各种形式图书馆为补充的总分馆架构。总分馆应实现人员、经费、资源、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强调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微图书馆之城”,推进数字资源“微阅读”、阅读推广“微互动”。
 
6.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
 
得益于深圳大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创新,深圳民间阅读组织也迅速发展,从自发、民间、线下的小型书友聚会到如今遍地开花的民间阅读组织,已成为深圳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参与力量。这些阅读组织积极主办或承办公益阅读活动,在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及各会员单位共承办了89项300余场公益活动,众多基层读书活动也都由民间阅读组织参与承办。民间阅读组织的快速发展,成为深圳全民阅读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拥有各类民间阅读组织超过100个,其中活跃度较高的约有50个,在民政局注册的超过10个。其中,彩虹花公益小书房、三叶草故事家族、深圳读书会等社会公益类阅读组织在国内皆享有盛誉。这类组织开放度高,致力于阅读推广、阅读培训、阅读交流和阅读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公益色彩。他们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把家庭阅读、社区阅读、特定人群阅读作为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其中,三叶草故事家族在亲子阅读方面备受关注,目前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通过线上“草坛”“草群”(论坛、QQ群)里的培训和探讨,以及线下多种形式的“草聚”(成员聚会),三叶草故事家族针对不同领域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邀请境内外绘本大师、儿童文学家等专家学者,每年举办上千场活动,受益人群15万余人次。
 
近年来,深圳还出现了一批线上阅读组织,如黑咖啡读书会、深圳读书群等,这类组织一般以线上讨论、交流为主,既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又免除了线下活动需要场地的烦恼,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阅读推广的成本。此外,还有一些书店书吧拥有驻店读书会,如尚书吧、飞地书局、旧天堂书店、井田北读书会、荒野读书会等,这类读书组织利用书店的条件和资源,既可策划组织读书活动,又能通过开展免费讲座、新书推介、名家讲座、作者签名售书等活动促进图书销售,在促进经营的同时提升了读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一些企业内部,也出现不少以读书会形式存在的松散型阅读组织,这类阅读组织会员主要为企业内部员工,具有相当强的专业特征,如华为读书会、金蝶读书会、中广核读书会、波顿读书会等,其中波顿集团利用互联网技术,举行线上手机听书、线下邀约名家达人等进行课程分享的活动,倡导员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高效阅读,快乐阅读,“一年读50本书”。在一些高校也有不少校园读书会,如深圳大学青年杂志社、深职院读书会、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读书会等。
 
此外,一些爱心企业和基金会也积极投身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月31日,波顿集团读书会与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护芽100”项目,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团体为外来务工子弟和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社区捐赠100个“护芽图书角”。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提供儿童阅读领域的公益服务,推动儿童阅读的发展及提升儿童阅读品质。目前基金会开展的儿童阅读服务项目包括“乡村小学图书馆”“书目研究”“爱阅电台”“儿童阅读研究支持”及“阅芽计划”等,其中“阅芽计划”将分期投入数千万元。
 
7.阅读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深圳是全国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城市。在全民阅读领域,同样常年活跃着众多志愿者。据统计,仅2015年参与到全民阅读服务中的志愿者人数就达到1.2万人。为进一步整合全市志愿力量,推动阅读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阵地化发展,深圳以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举办为契机,加快打造一支服务能力强、影响广泛的专业阅读志愿服务队伍。
 
2016年11月1日,8位阅读志愿者代表在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上登台,接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省、市有关领导授予的证书,深圳首批阅读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随后的一个月内,阅读志愿者在深圳中心书城阅读志愿服务U站向市民累积提供了数百小时的志愿服务,赢得了媒体与社会的好评。深圳市阅读志愿者是在读书月组委会指导下,由团市委、出版发行集团牵头,市义工联合会、市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共同组建的一支热爱阅读、有阅读活动参与经验、具备阅读指引能力、能在各阅读网点提供点对点服务的队伍。队伍包括阅读志愿服务总队及各区分队,总队统筹、协调、配置全市阅读志愿服务资源,策划、组织阅读志愿品牌活动,并在中心书城、市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分队以各区书城、书吧、图书馆为工作站,为阅读爱好者提供阅读服务,为辖区阅读活动提供支持,并依照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活动。
 
为充分发挥公共阅读设施的资源优势,阅读志愿者以市、区图书馆及书城、书吧等阅读网点为主要阵地,建设阅读志愿服务U站,开辟U站服务岗位,向辐射人群提供阅读咨询指引服务,包括阅读网点导航,交通、活动等信息的咨询服务及图书荐读、阅读辅导等指引服务。依托公共阅读设施建设阅读志愿服务U站,既能保证阅读志愿服务精准定位到需求人群,又能借助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布局实现向各区、街道的渗透,还能透过一线交流掌握、反馈市民的阅读需求,搭建全民阅读推广的沟通桥梁。
 
阅读志愿者是深圳志愿服务践行“细分服务对象”的产物,其专业精神贯穿人员招募、岗前培训、服务开展等各个环节。在岗前培训上,除了市义工联统一组织开展的基础培训,还增加阅读专业培训,邀请文化学者、行业专家、阅读推广人等担任讲师,并鼓励督促各区阅读志愿服务分队以读书会、沙龙等形式自行组织常规性阅读交流活动,提升阅读指引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先生参加了阅读专业培训会,与志愿者分享阅读推广体会,拓宽了志愿者的国际视野。在服务开展上,阅读志愿者除了依托公共阅读设施提供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引服务,还为各项阅读文化活动提供志愿支持。目前,深圳每年开展阅读活动逾万场,人力资源需求庞大。阅读志愿服务总队根据掌握的活动需求情况,统筹调配力量,为亲子阅读、讲座论坛、阅读交流等活动提供专业化支持,包括活动组织策划、技能支持(摄影、绘画等)、场务后勤保障等,推动各项阅读文化活动顺利运转。
 
8.全民阅读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阅读服务的理论指导更加科学
 
深圳在长期坚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为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丰富了阅读服务体系。2016年4月22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统筹编纂的《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即“深圳阅读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目前国内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阅读蓝皮书。内容涵盖阅读综合研究、图书馆之城研究、深圳读书月研究、阅读推广研究、阅读组织研究、阅读空间研究6个专题,并收录了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以及深圳阅读文化界专家学者尹昌龙、王绍培、黄士芳、宋卫等人关于全民阅读的论述。文章选题紧扣深圳全民阅读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围绕2015年度深圳阅读工作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记录全民阅读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和阅读创新的实践过程,分析全民阅读工作的成效,并对深圳未来推进全民阅读提出对策和建议。
 
深圳也是首个发布阅读指数的城市。2014年读书月期间,深圳首次发布《2014年度深圳阅读指数报告》,以后每年公布一次。阅读指数是针对市民阅读行为(阅读量、阅读兴趣等)、阅读环境(图书馆、阅报栏等)、阅读活动等做出调查后形成的数据。“深圳阅读指数”采取“民间机构+高等院校+相关专家”研究团队模式,调查研究深圳市民的阅读现状、阅读环境和公共文化服务。这些数据可以给相关部门扩大全民阅读服务有效供给提供重要参考,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016年,深圳图书馆完成“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之《深圳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探索与创新》的编撰工作,组织编写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第二辑)之《图书馆与家庭阅读推广》;完成《儒学的返本开新——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一季、第二季)、《深圳图书馆馆藏古籍图录》的编辑出版;参与文化部项目《县级图书馆业务规范》的编制。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