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大学是读书的天堂

作者:朱永新 来源: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 责任编辑:kysia 2023-06-15 人已围观

第一本书,应该是在 1986 年底到 1987 年底(我是 1982 年大学毕业的),当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青年艺术丛书,这是推荐给年轻人看的书。其中,我看的一本书叫《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我还记得很清楚,这本书的封面是红色的,中间是一个拳头,这个拳头是一个金色的拳头,是一个发光的、立着的拳头,象征着年轻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1986 年出版。我记得很清楚,我买这本书时花了不到一元,9 毛 7 分钱买的这本书,这本书我后来找不到了,前不久我一个朋友专门帮我在
网上淘到了这本书送给我,因为他听过我讲起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这本书讲的是日本的一个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故事。德田虎雄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医生,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能够改变医疗状况的医生,但是他成绩不好,全校 500 多个人排 400 多名,你还想做什么医生啊,你还想去改变人们的命运啊?但他知道,要想做一个好医生,就必须考一个比较好的医学院,当时日本好的医学院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医学院,他考了三年,最后考取了。书中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他每天照镜子,他就看出镜子里的他不是今天的他,是成为医生的他,是成为一个早稻田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的他,是成为一个医学改革家的他。他就是这样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用未来、用理想去激励自己。那时我也很年轻,刚刚大学毕业,工作时间也不长,还不到 30 岁,当时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理想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盏明灯,人是被理想牵引着走的,没有梦想,没有理想,你是走不远的。书中讲的很多故事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一个人的理想越大,那他得到的帮助也会越大,就像一个人背着很沉重的行囊在爬坡,旁边的人都会看不下去,都会帮他一把,推他一把,拉他一把,所以理想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这本书很薄,很小很小的一本小册子,也不是名著,就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其他人读了可能不像我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但对我却能产生一生的影响。后来我能够做一点事情,能够有这样一点抱负,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第二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我1997 年底从苏州大学到苏州市人民政府担任副市长。担任副市长以后就更多地涉猎一些管理学著作。其实我在苏州大学做教务处处长期间,因为从事管理岗位,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读一点管理学的书。到了市政府以后,更加结合工作去读一点管理学的书。当时我读到了一本书,是美国的学者贝利写的,叫《管理大师德鲁克》,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在1999 年 5 月份出版,我 1999 年底就读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刻。德鲁克和他的父亲去看望自己的老师熊彼特。熊彼特和德鲁克,后来都是管理学上著名的大师。1950 年的元旦,德鲁克去看望熊彼特的时候,熊彼特就对自己的学生讲了一句话。他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了,知道仅仅靠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这是一个管理大师、一个著名的学者,在他行将就木之前给自己学生讲的一句肺腑之言。八天后,熊彼特就去世了,也就是说他在临终前给了自己学生一个遗训。这段文字,在书上就是两行多,一般人看可能不会太在意,因为它不是讲管理,但是对我来说,是在我心里投了一颗原子弹。为什么?因为这彻底颠覆了我的学术观点,因为在此之前,我跟很多大学教授一样,对学问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思想、观点、发表著作、拿项目、评职称、获奖,也就是说出版、写书。在美国“Publish or Die”,你要么出版要么死亡,你作为教授,你没有成果,那么你站不住脚。的确,我自己是这么一路成长过来的,但是看到这句话以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写了那么多东西是干什么呢?我写给谁看呢?我一下子意识到该怎么做学问。

作为学者,你不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后来德鲁克把老师的这句话作为衡量他自己一生成就的基本标准,也就是他不再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句话也是直接地导致我发起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来源,可以说是这句话使我下决心走进教室。你写那么多东西没人看不等于没写,过去我写的很多书没人看,到 2000 年的时候,我终于写了一本书有人看,叫《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可以说就是在德鲁克这本书的感召下写出来的,就是我要写一本真正让老师看得懂,真正能走进老师生活的书。我到湖南浏阳,浏阳市教育局局长跟我说:“朱老师,你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们很多老师看了都热血沸腾。”他给6000 名老师每人送了一本《我的教育理想》。我拿来一看,盗版书。教育理论书被盗版,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也是因为这本书,引发了新教育实验。所以,后来我们把新教育实验诞生的标志定为《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的出版。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出版以后,受到一些老师的欢迎。但是也有很多人跟我说:“朱老师,不看你这本书也罢,看了更痛苦。”什么更痛苦?他说:“你书中描写的这样的教育理想,那个美好的乌托邦,看了心花怒放。但是回到学校,心又冷了,不是更痛苦么,反差更大。”还有人说:“朱老师,你书里都是理论,完全做不到。在中国考试不改,教育难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考试不改,教育怎么变?有本事你弄个学校给我看看。”这句话给我很大的激励。本来没想到去做个样板,就是由于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下决心:找学校,实验我的这些教育理想的观点,所以才有了新教育实验。如果说,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给了我理想的力量。那么管理大师德鲁克给了我行动的力量,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行动是改变社会、改造生活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至少它直接导致了新教育实验的诞生。

我觉得还有两本书对我做新教育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本书是《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我是在 2006 年 8 月底 9 月初读到这本书的。这本书是一个叫大卫·波因斯坦的人写的,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社会企业家。过去我们只知道企业家是以赚钱、以资源运作和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但社会企业家不是这样,社会企业家是被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试图改变现状,拒绝放弃,最终要重新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本书出版不久,一位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友就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叫《零元企业家和他的故事》。零元,就是没有一分钱,没有一分钱的企业家和他的故事。就是写我和我的新教育实验。校友的这篇文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发表在《经济观察报》。第二天,就有一位上海企业家,在我的博客里面留言,说“你们做的事太伟大了”,给了我们 200万元来支持我们做新教育事业。

很多老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疑问,教育制度不改,你能改变它吗?后来有人就说,我们都戴着镣铐,根本动弹不了。后来我就说,虽然我们戴着镣铐,但我们可以跳出舞蹈。最终,我们会挣脱掉这个镣铐。在同样的制度下,为什么有些人做得风生水起?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得很卓越?你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行动,就是改变。当时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意识到,就是我们做的这个。其实它改变了一个老师,就是改变了一间教室,就是改变了几个孩子。这么多年来也的确是如此,所以新教育实验它悄悄地在影响着很多区域的教育事业。

还有一本书就是《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也很出名,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很著名的管理学家,叫柯林斯。他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叫《基业长青》,他的书的特点就是应用大数据研究企业发展规律。在《基业长青》中,他用五年时间阅读了 6000 篇文献,记录了 2000 多页的专访,在电脑里留存了 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他搜集了美国和欧洲 28 家企业 50 年的所有档案做了一个分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做了一个非常棒的研究。这个研究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因为到 2009 年的时候,新教育已经很优秀了,在中国的那么多实验里面我们已经脱颖而出了。在这个时候他让我很清晰地意识到,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如果我们没有自我突破的本领,如果我们不能够不断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如果我们不自我颠覆,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卓越的小气候,新教育是走不远的。所以,我也给新教育的同仁们写了一篇我的读书笔记。这篇读书笔记大约有一万五千字,就叫《新教育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的》。无论是在大学读书期间的阅读生活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读书生活,其实都在悄然地甚至于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人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