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馆校合作模式创新探索

作者:张岩 来源:深圳经验——“图书馆之城”创新发展二十年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8-14 人已围观

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及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场域,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资源共建共享到全民阅读深入拓展,为学校提供多方位、深层次支持,并联合学校为市民读者提供长期、系统、稳定的学习平台,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馆校合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4种:通过空间、资源、服务、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等多元内容,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重要支持的“青少年阅读基地”模式;在中小学建立分馆并将其纳入总分馆体系,面向社区开放的“一门两开,共建分馆”模式;以文献资源提供为主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延伸模式;引入高校师资力量为市民读者打造开放的社会大学,并为高校学生提供展示和成长机会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引进来,走出去”模式。
 
一、馆校携手共建“书香校园”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三大主体力量。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天然的教育使命。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先生曾纷纷强调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认为“图书馆乃终身之教育机关”“图书馆几为社会教育之中心,有改良社会、指导社会之天职”“图书馆即是教育,辅佐学校教育之不及”。从行业纲领来看,馆校合作是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题中之义。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第一版《公共图书馆宣言》(下文简称《宣言》),从标题“公共图书馆:大众教育的生力军”就凸显了教育使命,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在四个方面的责任:以成人教育为基础、以大众教育为根本、以辅助学校教育为拓展、以终身教育为特征;《宣言》(1972年)特别强调图书馆要为学生所利用,要将公共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补充;《宣言》(1994年)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当“支持个人自学以及各级正规教育”。
 
深圳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在资源服务、文化空间、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等方面实现深度交融,发挥教育协同作用,潜移默化培育阅读种子,携手助力“书香校园”建设。面向基础教育,市、区公共图书馆将馆校合作纳入本级战略规划,联合实施“公共图书馆进校园”计划,促进图书馆与全市中小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流通,将讲座、沙龙、培训、征文等阅读推广活动延伸至学校。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的图书馆员、广泛的社会联系等优势,可裨补中小学在这些方面的先天不足。面向高等教育,市、区公共图书馆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方针与高校深度链接,一方面作为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凝聚高校优质师资力量,为市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高贵的坚守,润泽读者心灵;另一方面,关注大学生成长,支持大学生素养提升和多方位发展。
 
二、馆校多元合作模式
 
“青少年阅读基地”模式。该模式是深圳馆校合作的典范,涵盖空间阵地、资源配置、办证服务、阅读推广、阅读指导及分析等内容,旨在多方位支持学校素质教育,培育阅读种子,激发阅读兴趣。深圳图书馆于2018年启动“青少年阅读基地”项目,联合市内中小学共建基地。项目具有如下显著特征:(1)馆校双方拥有一致的教育合作理念与愿景目标,从顶层设计、项目规划到实施落地,全流程、各环节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深圳图书馆将其纳入馆级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2)采取分众化、差异化策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结合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能力特点与需求偏好,提供不同服务。面向中学基地偏重经典阅读教育,指导建设校园经典阅读空间,设立经典图书专架,配置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图书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权威获奖图书;举办讲座、展览、比赛、征文等活动,特别策划“南书房经典阅读”文化学者高端对话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走进校园,与师生台上台下对话、畅谈经典;开展基地师生阅读行为分析,为阅读指导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面向小学基地则更侧重少儿阅读启蒙和兴趣激发,配置深圳图书馆“家庭与图书馆(室)少儿推荐书目”图书及精选国际获奖绘本、小学生必读书目,开展讲座、展览等进校园活动,通过换书驿站为少儿读者提供图书交换与捐赠服务,促进图书共享和公益阅读。(3)合作学校类型多样,服务触角广泛延伸。截至2023年5月,建成10家基地,共建学校包含5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学校、4所小学,累计为基地师生办理读者证近1.1万张,配送图书近1.3万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