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新都市文学”刍议 ——兼与杨益群先生商榷
作者:斯城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 新都市文学”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1 人已围观
城市与城市文学
自从《特区文学》首举“新都市文学”大旗以来,反响热烈,应者云集。然而,对中国有无纯粹的“城市文学”及何为“新都市文学”,却也歧见纷纭,争议不休。
以我观之,问题在于对“城市”的理解上。
何谓“城市”?这本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一旦撇开静态的城市观,从历时性来看,城市就出现了两种形态——古代城市及作为近现代工业文明产物的现代城市。无疑,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所谓“城市”常指后者,即暗含现代文明的判断标准。就城市经济形态而言,现代城市代表着一种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它蕴含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全部的文明成果。而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也确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工商业的繁荣而繁荣起来的。在中国,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遭到了封建经济文化千方百计的扼杀,因此,中国并未像西方那样发展起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直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后才有畸形的半殖民地都市产生),倘若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立足点来谈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学,无疑是混淆了两种城市经济形态及城市文化形态。目前的种种误解正由此产生。
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宗族制是其产物,也是其特色。在这种宗族制的农业社会里,“国”是“家”的扩大,农业文化可以顺理成章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机制中。而城市则是从农村的繁华地带、货物的集散地带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功能上与现代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为农村所包围,又同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态。但必须指出,由于强大的农业文化氛围,中国古代的城市始终没有得到独立发展,依附于它的一整套文化观念更没有摆脱农业文化的有力制约。唐宋明清时期,有些城市规模虽也可观,商业也有所发展,但农业文化对它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应的一批作品,如唐宋传奇、“三言”“二拍”《金瓶梅》等,与其称之为城市文学,不如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市井文学更为合适,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有这样的差别:它虽然有城市地域作背景,但表现出的文化观念基本仍属小农意识范畴,它的人物骨子里认同的仍是强大的传统小农文化。实际上,古代城市由于受经济形态限制,不可能发展起现代城市的一系列城市人意识、观念,也不可能发展出现代都市的感觉和都市焦虑(古代都市有生存空间的危机感、人际关系的冷漠感以及环境污染、噪声等现代都市问题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益群先生认为《红楼梦》中“稻香村”之类的农业化气息反映了“完全城市化了的人”对乡村的“回归”情结,未免拔高了当时城市形态的发展水平。而且,贾府的布局也并不能代表中国古代城市的特色,许多有一定文化教养的封建士大夫官僚衣锦还乡后,也常常在乡村中建起类似贾府特色的宅第。同时,贾府说到底只不过是个封建宗族大家庭而已,遵循的是封建农业文化的宗族谱系和道德秩序,因而也很难说贾府成员是“完全城市化了的人”。
在将传统的市井文学与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作出区分后,有必要指出,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城市及城市文学,实际上指的是后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出,判断都市文学的一个基本标准,并不在于其写了都市,以都市地域作背景,更重要的乃在于它再现了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依托的都市文化构成,表现了都市人的心态、意识、情感。从此出发,一批为杨益群先生所认定的城市文学作品便显得理由不足,尤其是被归入“城市文学作家队伍”“城市文学佳作”名目下的鲁迅及其作品,像《药》《孔乙己》《故乡》《阿Q 正传》等,其实现代文学史上大都已有定论,它们被推为乡土文学的开山之作或代表作,尤其是《故乡》和《阿Q 正传》。鲁迅笔下的南方小城镇能否算是“城市”?现在我国仍存在不少这样的小城镇( 尤其是内地的乡镇、县城),它们与农村接壤,基本上与农村连成一片,不仅大都市的人,甚至这些小城镇居民也很少把自己视为“城市人”,以这些地域作背景的鲁迅小说何来城市文学之说?此乃其一。其二,以人物而论,阿Q 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不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或“雇农形象”,作为乡村中一个失去土地的流浪汉,阿Q 其实是典型的小农意识代表,这已是文学史常识,不知杨先生出于何故称他为“市民世界里的子民”? ( 其他的“子民”如杨二嫂、华老栓等同样值得怀疑。) 严格来说,鲁迅小说关注的是“国民劣根性”,而这种劣根性恰是几千年封建农业文化的产物,因此鲁迅的这些小说与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城市文学,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其实,毋庸讳言,城市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展并不充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文学作家、作品并不多,除茅盾、老舍等少部分作家外,较为纯粹的城市文学作家当数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在他们的作品里,都市光怪陆离的景象、都市心态、都市躁动始得到充分表现。这些作品从外表到骨髓里都深深打着都市的烙印。
当前的文坛上,纯粹的城市文学作品并不很多,这也是无须讳言的。许多被归为城市文学的小说,其实只不过是城市题材,甚至仅仅是以城市作为故事背景的小说而已,骨子里并未对城市文化作刻意认真的文化考察及反思。也正因为如此,《特区文学》提出“新都市文学”的口号,才显得有必要。
自从《特区文学》首举“新都市文学”大旗以来,反响热烈,应者云集。然而,对中国有无纯粹的“城市文学”及何为“新都市文学”,却也歧见纷纭,争议不休。
以我观之,问题在于对“城市”的理解上。
何谓“城市”?这本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一旦撇开静态的城市观,从历时性来看,城市就出现了两种形态——古代城市及作为近现代工业文明产物的现代城市。无疑,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所谓“城市”常指后者,即暗含现代文明的判断标准。就城市经济形态而言,现代城市代表着一种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它蕴含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全部的文明成果。而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也确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工商业的繁荣而繁荣起来的。在中国,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遭到了封建经济文化千方百计的扼杀,因此,中国并未像西方那样发展起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直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后才有畸形的半殖民地都市产生),倘若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立足点来谈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学,无疑是混淆了两种城市经济形态及城市文化形态。目前的种种误解正由此产生。
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宗族制是其产物,也是其特色。在这种宗族制的农业社会里,“国”是“家”的扩大,农业文化可以顺理成章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机制中。而城市则是从农村的繁华地带、货物的集散地带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功能上与现代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为农村所包围,又同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态。但必须指出,由于强大的农业文化氛围,中国古代的城市始终没有得到独立发展,依附于它的一整套文化观念更没有摆脱农业文化的有力制约。唐宋明清时期,有些城市规模虽也可观,商业也有所发展,但农业文化对它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应的一批作品,如唐宋传奇、“三言”“二拍”《金瓶梅》等,与其称之为城市文学,不如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市井文学更为合适,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有这样的差别:它虽然有城市地域作背景,但表现出的文化观念基本仍属小农意识范畴,它的人物骨子里认同的仍是强大的传统小农文化。实际上,古代城市由于受经济形态限制,不可能发展起现代城市的一系列城市人意识、观念,也不可能发展出现代都市的感觉和都市焦虑(古代都市有生存空间的危机感、人际关系的冷漠感以及环境污染、噪声等现代都市问题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益群先生认为《红楼梦》中“稻香村”之类的农业化气息反映了“完全城市化了的人”对乡村的“回归”情结,未免拔高了当时城市形态的发展水平。而且,贾府的布局也并不能代表中国古代城市的特色,许多有一定文化教养的封建士大夫官僚衣锦还乡后,也常常在乡村中建起类似贾府特色的宅第。同时,贾府说到底只不过是个封建宗族大家庭而已,遵循的是封建农业文化的宗族谱系和道德秩序,因而也很难说贾府成员是“完全城市化了的人”。
在将传统的市井文学与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作出区分后,有必要指出,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城市及城市文学,实际上指的是后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出,判断都市文学的一个基本标准,并不在于其写了都市,以都市地域作背景,更重要的乃在于它再现了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依托的都市文化构成,表现了都市人的心态、意识、情感。从此出发,一批为杨益群先生所认定的城市文学作品便显得理由不足,尤其是被归入“城市文学作家队伍”“城市文学佳作”名目下的鲁迅及其作品,像《药》《孔乙己》《故乡》《阿Q 正传》等,其实现代文学史上大都已有定论,它们被推为乡土文学的开山之作或代表作,尤其是《故乡》和《阿Q 正传》。鲁迅笔下的南方小城镇能否算是“城市”?现在我国仍存在不少这样的小城镇( 尤其是内地的乡镇、县城),它们与农村接壤,基本上与农村连成一片,不仅大都市的人,甚至这些小城镇居民也很少把自己视为“城市人”,以这些地域作背景的鲁迅小说何来城市文学之说?此乃其一。其二,以人物而论,阿Q 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不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或“雇农形象”,作为乡村中一个失去土地的流浪汉,阿Q 其实是典型的小农意识代表,这已是文学史常识,不知杨先生出于何故称他为“市民世界里的子民”? ( 其他的“子民”如杨二嫂、华老栓等同样值得怀疑。) 严格来说,鲁迅小说关注的是“国民劣根性”,而这种劣根性恰是几千年封建农业文化的产物,因此鲁迅的这些小说与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城市文学,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其实,毋庸讳言,城市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展并不充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文学作家、作品并不多,除茅盾、老舍等少部分作家外,较为纯粹的城市文学作家当数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在他们的作品里,都市光怪陆离的景象、都市心态、都市躁动始得到充分表现。这些作品从外表到骨髓里都深深打着都市的烙印。
当前的文坛上,纯粹的城市文学作品并不很多,这也是无须讳言的。许多被归为城市文学的小说,其实只不过是城市题材,甚至仅仅是以城市作为故事背景的小说而已,骨子里并未对城市文化作刻意认真的文化考察及反思。也正因为如此,《特区文学》提出“新都市文学”的口号,才显得有必要。
很赞哦! ( )
上一篇:吴君小说创作论
下一篇:后现代文化语境与新都市文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