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在深圳过春节 徐开垒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12-06 人已围观

自从十五岁逃难到上海,到现在将近六十年,没有一个春节不在上海过。这两年大概因为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儿女成家,或者更由于自己进入晚年,不再受工作羁绊,有了较多的自由,可以离开上海到别处过年。前年在旧金山过年,春节气氛只局限在中国留学生家庭生活中;今年应女儿徐容之邀,在深圳过春节,可是过得更为热闹。

节前一个星期,这里马路上就掀起一股摆摊头卖春联的热潮。春联虽大都红纸金字,现成做好的诸如“友谊遍九州,财源通四海”之类的字句,但也大多体现了这个以二十多岁青年为主体的商业城市特色。在深南中路、人民南路一带的市中心,各家商店大厦更无不以春节为题,展开“大减价”“大拍卖”活动;有时还以“每次购满200元获抽奖券一张,每张奖券有机会享受终生乘坐××牌轿车权”为号召,企图把几层楼面的商品,在几天内就销售一空。全市规模最大的商店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春节期间顾客也比平时多了,特别是五楼的外币免税商场,其中食品供应商柜,更成为人们过春节送礼品的争购对象。从早到晚,观客如潮,集中表现了这个新兴城市的兴旺景象。

春节气氛更显示在各大餐厅的生意招揽上。不论在新世纪饭店里,在上海宾馆中,或者在火车站附近的香格里拉大酒家,这几天都以自己的名厨出面,精制出特色的菜肴来供应顾客。特别是五星级宾馆香格里拉酒家,它有三十一层高的自动旋转台,居高临下,可以鸟瞰全市,并有条件隔海眺望香港;一到晚上,俯视灯海,使春节更是别有一种景象。它在春节期间,还另添“情人节”名称在咖啡苑里,供应自助晚餐;在花园酒廊,增加乐队演奏以招揽海内外顾客。顾客确也日夜不断,尤其是一些新婚的年轻人,他们似乎真想在这个春节里,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

来到这里的旅游中心过春节的,更不乏其人。深圳最著名的旅游中心是银湖宾馆。它有十一幢别墅之外,还有一座主楼,有几十套房间。别墅每幢每个晚上住宿费是九千多元,主楼几十套房间里每一间房每晚旅宿费是698元。这个旅游中心的房间租价这么昂贵,原来年年亏本,八年中几乎无人问津。最近两年却生意兴隆,连冬季也不再是“淡季”,春节期间更是宾客如云。据说那是因为新的主持者是个能人,他一年四季,“看风使舵”,适应各界需要,接待各方人士来这里开各种会议,并适当调整房价,使大家承受得了。春节来临,各种团拜会、联欢会、座谈会、交谊舞会,把本来就很暖和的银湖,弄得热气腾腾。

比在商场、餐厅、旅馆更有特色的春节风光,还在深圳的华侨城里。使我眼花缭乱的,是反映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的各地名胜实景微缩区“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这里比平时更为热闹,不但每天游客成千上万,一到晚上,更有二十一个民族在这里“村村寨寨闹大年,地面世上共狂欢”!春节到了,人们在这里变得更年轻、更活跃了!

“锦绣中华”占地四百五十亩,不但有万里长城、故宫天安门、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还有泰山、孔庙、黄帝陵和漓江山水、杭州西湖以及苏州园林……这八十二个景点,几小时就让我收入眼底。在这春节期间,还叫人看到:北京四合院里,杂耍、鸟市、风车、舞狮、京剧、大鼓、腊八粥、冰糖葫芦等组成的“庙会”。在朝鲜民族居屋前,人们祭祖、拜年、打糕、做泡菜、做面条、击长鼓、吹唢呐、踏高跷、吹洞箫……在苗族的吊脚楼下,更有人跳芦笙舞、喝牛角酒、唱敬酒歌。而土家族的赶年、藏族的拜岁、景颇族的目脑节,不论从他们多彩的服装,还是从他们在竹林中的舞姿,来自坪坝上的歌声,都可以使人意味到民俗文化的诗情画意。


一到晚上,随着翠湖点灯,鼓乐齐鸣,一个象征着福寿安康的“南极仙翁”就在人群中出现。他带领着过海的“八仙”和几百个“仙女”,与游客一起巡视各方。这时湖面、岸边一片欢腾。而东南亚最大的音乐喷泉也就腾空而起,把节日欢笑推向最高潮,人们相互祝贺新年全家健康,各族人民事业兴旺。这样,在民族文化广场里,一场富有民族特色的春节演出便开始了……

春节的欢乐与祝愿在全国各民族之间开展,已经够广泛了,不料在春节期间的另一个晚上,还参加了一次比这更大范围的春节联欢。那也是在深圳湾畔,地点在“世界之窗”这个占地达四十八万平方米的旅游景区里。前年我出国两次,以将近一整年的时间,只看到半个美国。这次来深圳特区,却只在一个白天的时间,参观了埃及金字塔、巴黎雄狮凯旋门、印度泰姬陵、俄罗斯冬宫、美国大峡谷、悉尼歌剧院、柬埔寨吴哥窟、罗马斗兽场、日本富士山……几乎跑遍了“全世界”。这真是个奇迹。难忘的是这天晚上,我又在这里的世界广场上,看到这里庆祝春节的世界民族歌舞“狂欢之夜”的艺术大巡游。演出的除了中国青年演员,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包括俄罗斯的一批青年舞蹈者。这次演出使我想起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想起苏联的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许多人物……

春节在深圳,景象确实很符合这里街头出售的春联字句:友谊遍九州,财源通四海。但我还是像去年在旧金山那样,准备过了春节就回上海。旧金山的春节使我感到寂寞,而深圳的春节,却又使我觉得太热闹了。我在上海住了六十年,作为老人,我觉得还是上海好。我邀请我儿子、女儿明年都回上海过春节。

(选自《解放日报·朝花》1996年2月27日)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