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百外和合生命教育探索:第一节 百外和合生命教育的发展轨迹

作者:《百合绽放》编委会 来源:《百合绽放——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和合生命教育纪实》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7-05 人已围观

百外办学性质、治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鲜明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色。

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百外属于公益办学,最初由深外承办,其前身是深外龙岗分校,成立于2002年,是深外为满足社会对优质学位的需求,联合深圳市李朗业兴实业有限公司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初级中学。

建校之初,百外秉承深外创校校长龚国祥先生的办学思想,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正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百外,学校领导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位教职员工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百外领导善于发现和发掘每位教职员工的创造能力和教学工作中的闪光点,放手让其实践,并及时肯定有价值的劳动,促使其不断自觉完善,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学校领导有一颗尊重、平等的心,用宽厚、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去拨动教师的心弦。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百外的一贯作风。百外教育成功的秘密之一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首先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教师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师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的“潜力生”,教师也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潜能尚未被开发的人。他们尽力去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心理状态等,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在教学及班级事务的决策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教师也会尊重学生,耐心地启发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非一味的批评、斥责。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教师跟学生对话时,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主,让学生在激励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涉及缺点、错误时,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义时,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时,冷静处理,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感情、学习成果,善待学生的错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赏识、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是百外的又一特征。就像神奇的大自然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百外的教师能接纳各具特质的每个生命体,为他们营造多层次、多功能、可自主选择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富有个性的发展,让优生有发挥的余地,让潜力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百外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面向学生一切,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会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与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不抹杀学生的个性,不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的学生,不以教师的期望来改变学生。

百外始终坚持人本、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管理原则,营造和谐、和善的人文环境,使学校管理一步步走向精细和优质。多年来,百外将人本管理摆在首位,这是人格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尊重每位师生的人格尊严,把师生的进步、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人是出发点,是归宿,也是终极目标。因此,百外始终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中心,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让每个孩子变得开朗、健康、快乐、自信,成为阳光向上的学子。

 二、温暖学校,家园乐园  

从百外的实际出发,首任校长邬晓莉女士确立了“办一所温暖的学校”的办学愿景。多年来,百外始终牢记办学的初心,实现教育附加值的最大化,营造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百外“温暖文化”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图1-2教师工作状态

首先,在办学理念上,百外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可以带走的一种能力和“4H”〔Hand(手)、Head(脑)、Health(身)、Heart(心)〕为育人方向,即强调手、脑、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全员育人为手段,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形成了平等、互助、互爱、真诚、友好、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构建了舒适的温暖校园。

其次,在制度管理上,百外实行人性化管理。长期以来,在制定各项规则和制度时,始终都把保障教师的权益放在首位,尊重教师的独立人格,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服务。如对教师的考评,从来都不单凭分数的高低来判断,更不实行末位淘汰制;教师的上班时间,实行朝九晚五的弹性坐班制;每周的例会都定在星期一下午的上班时间召开,不耽误老师们的休息;每年的寒暑假都带薪休假;等等。种种举措都体现了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温情。

百外的管理制度张弛有序、刚柔相济,文化内涵丰富,一方面严格地执行规范化的管理程序,训练和培养师生铁的纪律和高尚情操;另一方面又因“校”制宜,应时权变,通情达理,合理处之,使学校上下人心亲睦、事务协调,校园充满着和谐、温馨的气息。

再次,在课堂教学上,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活动设计上,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相比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刚性”课堂,百外的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百外尊重、珍爱每个学生,从未放弃、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学校初创时,学生们的成绩参差不齐,但所有的教师都尽心尽力,用爱和付出去感动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激发他们的潜能,用鼓励和赞美使学生们重拾信心、建立自信。正是百外的这份坚持、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学生们最后都带着自信、乐观、希望和沉甸甸的收获从学校毕业,走向新的学习征途。百外不仅成为学生3年初中学习、生活的乐园,也获得了家长和社会良好的口碑。

最后,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温暖校园的重要体现。百外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是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使管理既民主又科学,既严谨又生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蹲下身去,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与学生沟通,把教育教学的过程看成交流的过程,以真诚的爱心、恒久的耐心与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亦亲人的融洽关系,使校园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园。

百外的教师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和支持,真心诚意待人,给同事释放更多的善意,与人友好相处,用心灵感动心灵,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精诚合作,积极主动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以达到整体的最佳效应。

同时,百外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使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上位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平等互助关系,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同等意义上的人。如此以来,学生支持老师教学改革,愿意和老师探索更好的教书育人之法,真心实意跟老师一起去实践,而老师也获得了教学上更多好学、善思、乐观、积极、豁达、坚强的助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三、利他先行,和合共生  


▲图1-3凌国强董事长在其新书《心明》签赠仪式上与百外学子见面

近年来,百外董事长凌国强先生将“利他先行”作为校训。他告诫全体师生:“人生在乎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明白多少。”凌董事长希望教师有奉献精神,与人为善,待人以真。即使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小问题,老师也可以包容他、引导他、鼓励他,以实际行动来温暖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回到学校没有压力,感觉很温暖。基于此,学校将“利他先行”作为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利他先行是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是自愿践行利他精神且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古语有云:“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利他先行,是不计较外部报酬地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以“利他先行”为校训,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积极向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使自己获得成长。有能力为别人服务就会产生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凌董事长叮嘱师生“厚德才能载物,利他方能利己”,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轨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悦纳基础上的。凌董事长还提出了“为师之道”与“为学之道”。为师之道——做喜欢学生和学生喜欢的教师,这是教师的情怀与担当;为学之道——不自卑、不自弃、不自满、不自恃,这是学生的品性与责任。教师与学生需要自我认可,相互关爱,彼此成就,共担使命。

利他就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温暖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常怀善良,人与人之间就少了轻蔑与猜忌,多了尊重和信任;少了挑剔和苛求,多了明白和宽容;少了掩饰与冷漠,多了坦诚和关心。在百外,无论是领导与教师之间,还是教职员工之间,抑或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做到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校园一派温暖、和谐的气象。

20年的沉淀与发展,从“以人为本”“温暖学校”到“利他先行”,可以说既有一脉相承,也有创新与突破。变化的是表述,体现的是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更扎实的探索和践行,不变的是对人的生命的敬畏,对和谐、融合的师生教育关系的认同和坚守,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教育共同体的追寻与创新。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不变的教育追求,百外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和合生命教育”这一理论体系,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