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医疗卫生 > 医卫综合 医卫综合

扫码关注

“兼防兼治”精神卫生模式成功转型

作者:刘铁榜 来源:光辉岁月:深圳市康宁医院创新发展纪实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7 人已围观

从国际上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发展于 20 世纪 50 年代,实践证明这是减少心理疾病发病、预防复发、减少心理残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而它在我国刚起步,康宁医院作为先行者,除了接诊来院的患者,还主动走出医院,深入全市各个社区,把心理卫生服务送到市民身边。2005 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启动“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经过五年探索培育,2010 年,项目工作覆盖全市 612 家社康中心。当时,还宛如一朵稚嫩小花,而今,它已放射出夺目的璀璨之光。康宁医院从以前单一的“临床诊疗”,成功转型为“兼防兼治”模式,接受了一场特殊的考核,受到国家卫生部领导和专家好评,向全国推广。

转变到社区去

记得,那是 2004 年秋季的一天,上午 9 时左右,时任深圳市卫生局(现市卫健委)的张丹副局长,也是分管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的领导,在百忙中,特地抽身来到康宁医院。同往日不一样的是,他手中揣着一本书,刚一落座,他就发话,“大家都坐好了,今天不听汇报,我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当时大家都十分诧异。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会议的工作报告,他小心地翻开精神卫生工作报告的相关章节,大声朗读自己画着红色标记的一行行内容:以院所为基础的康复不可能满足绝大多数病残者的需要,而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能给至今尚未得到帮助的病残者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当代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和医院为基础的服务之间的平衡,它将取代传统上主要以大型精神病医院监管服务的体系;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应具有连续性、可及性、综合性、协调性等特点 ......
 

▲《康宁医院成功转型模式全国推广》
——《深圳特区报》2009 年 8 月 3 日报道
 
把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会和社区防治之中,这是国际趋势。从深圳的现实看,人口结构年轻,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成本高;人口流动性大,亲友及社会支持相对缺乏,出现诸多社会适应问题;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相关人群和社会带来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部分人群出现心理危机。2005 年深圳第二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8 岁以上居民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 21.19%,是 1996 年的 5 倍。
 
在持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对心理卫生服务有着巨大需求,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个体和谐与社会平安稳定有着重大意义。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2004 年深圳市政府将心理卫生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市心理卫生事业。在此严峻形势下,也说明心理卫生有着广阔发展空间。遵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指示和整体部署,医院领导班子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全面分析,确立了“兼防兼治”精神卫生工作思路,明确以“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为载体,实现三个转变:工作重心由医院向社区、企业、学校转变;工作内容由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向心理障碍、亚健康、健康人群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转变;防治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全人群转变。由此,康宁医院开启了转型之旅。
 
2005 年 1 月,深圳率先在国内启动“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以项目为突破口,将工作落脚点下放到社区,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为平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连续性的精神和心理卫生服务。由于深圳精神卫生专业资源十分有限,必须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2007 年,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各区慢性病防治院(简称“慢病院”)先后设立精神卫生科,形成“市精神卫生中心—区慢病院—社康中心”精神卫生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逐渐组建了一支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技术龙头、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慢病院)专职人员为骨干、社康中心精防医生为依托的专业服务队伍。同时,建立与公安、民政、残联、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协同做好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以前康宁医院最关注的是院中治疗,如今借助“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一改传统习惯,加强了对病人的医院康复与社区管理。
 
针对如何提高深圳市民心理保健知识水平,如何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和接纳,消除偏见和歧视,由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学校教育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今,已连续 8 年举办“心理卫生周”,大型公益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加;与各区慢性病防治院合作,聘请资深的心理卫生专家,组建“深圳市社区心理辅导讲师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警队、残疾人活动场所,把心理卫生保健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深受欢迎;连续三年举办的心理卫生知识竞赛等活动更是让市民直接参与。大量工作春风化雨,
 
使心理卫生走进社区、深入人心。针对深圳企业劳务工人数居多,如何以员工心理需求为导向,企业心理卫生服务成为我们的工作重地。2009 年,深圳被列为卫生部“心理健康指导试点”城市之一,借助试点契机,我们选择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为试点,建立“企业—社康中心—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工作联动机制,创建企业心理健康“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依靠企业现有资源,协助企业建立内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设置心理咨询室和危机干预部,培育心理卫生骨干专业队伍,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转诊服务。如今,项目覆盖 21 家万人以上企业。特别是在 2010 年富士康员工连续坠楼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市精神卫生中心选派专家,协助企业居守现场,提供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指导和服务,有效地避免了事件的扩大和蔓延,工作得到政府的高度评价,深受企业干部和员工的好评。
 
▲世界精神卫生日、深圳市第七届心理卫生周之际,
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比亚迪组织“快乐职场——百场心理讲座进企业”活动

成效十二个“了”

“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开展 5 年,是康宁医院从单一“临床诊疗”向“兼防兼治”模式转型实践的 5 年。工作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深受广大市民好评,也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认可。该项目荣获 2008 年度中华医学会世界精神卫生日、深圳市第七届心理卫生周之际,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比亚迪组织“快乐职场——百场心理讲座进企业”活动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转型取得的成效体现十二个“了”。

加快了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建设步伐。
“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的推进,是我市“一大一小”精神卫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即在加快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的同时,提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市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将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成全国最好的精神疾病防治机构之一,形成“心理院区 + 精神康复院区 + 精神保健所 + 研究所 + 综合门诊”的“五位一体”格局,实现院前、院中、院后全程跟踪治疗与管理,使有限资源得充分运用,目标的实现必将大幅提升我市精神卫生整体实力。

提高了居民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水平。
2009 年 3 月,一项对 1194 名深圳市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87% 的人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并认为现在需要增加相关知识,82% 的人认为身体健康还需要心理帮助。相比5 年前,这些指标均有大幅提高,说明我市居民心理保健意识在增强。

建立了重性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的长效机制。
采取政策性优惠减免和现金救济相结合、长期稳定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办法,对孤独症儿童、居家康复的重度精神残疾人、实行安养的贫困和重度精神病患者、接受职业康复的精神病患者等提供数额不等的补助与奖励,切实解决精神病人最关心、最根本、最现实的康复问题。
 

▲2011 年,时任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张丹、
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林汉城、市精卫中心主任刘铁榜等专家到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带动了其他重点项目的开展。
目前,深圳承担了两个国家试点项目:2008 年,深圳被确立为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建设”试点城市。2009 年,被卫生部列为“心理健康指导试点工作”城市之一,探索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此外,还加强了精神卫生防治队伍的建设,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回归,实现了精防康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规范了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推动了精神卫生立法的进程,促进了与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及合作,相关工作也获得了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刘铁榜告诉记者,他最看重、最感欣慰的成果,则是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心理卫生工作的认同。2008 年,在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中,心理关爱被列为重点项目,推出“幸福人生大讲堂”“心理关爱大篷车”等系列活动;在突发灾难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专家能被邀请在第一时间开展心理救援;许多政府部门主动要求心理专家上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众多企业纷纷邀请心理专家为员工进行心理减压;还有越来越多的“正常人”为婚恋、职业、子女教育等日常问题来看心理门诊,居民不再对心理咨询“羞答答”。这些可喜的变化,说明心理卫生服务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必需品”。

经验推广全国

“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是新兴事物,市精神卫生中心多方把关,严格保证其进度及质量:监督检查。市、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每季度都要下基层,检查常规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每月安排精神科专家指导并参与社区精防康复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工作例会。由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市卫生主管部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区慢性病防治院及相关部门参加,为推进工作提供了稳固的支点。严格考核。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市精神卫生中心制定项目试点工作考核方案,在市卫生主管部门部署下,由市项目办牵头,将精神卫生纳入社康中心工作内容并进行年度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

2009 年 4 月 30 日,深圳市“兼防兼治”精神卫生工作模式接受了一场特殊的考核,而 20 多位“考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顶级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是来深圳出席“卫生部未来十年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研讨会”的。刘铁榜的介绍赢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好评如潮,专家一致认为,深圳的做法对于今后精神病院如何转型、如何改革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模板。卫生部有关领导指出,深圳“一大一小”精神卫生发展战略、深入社区的“兼防兼治”模式,对全国极具示范意义,要向全国推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