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朱悦宁:主持深圳重大建设,一生引以为豪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8 人已围观
贰
“人这一生做不了几件事!你们能把特区这件事做好,就很不错了。”
扎根深圳脚踏实地做事情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漫卷着祖国大地。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初始的深圳是一张白纸,也是开始沸腾的火炉,到处是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生活环境并不好,南方的粗米盖浇饭,我的肠胃还不适应。工作忙乎一天,半夜回到空荡荡的家中,煮包方便面对付一下。半年下来,我变得又黑又瘦,体重只剩下一百零几斤。就这样我硬是一年没出经济特区“二线”。
当时深圳的经济出了一些问题,大批基建队伍被裁减,很多企业发不出工资,商业贸易积压严重。春节来了,那是我在深圳过的第一个春节,街上冷冷清清。冷风乍起,塑料袋漫天飘飞……
此情此景,我确也动过调回北京的念头。有一次,国务院领导同志来深圳考察,说到我在深圳的去留问题,他对我语重心长地说:“人这一生做不了几件事!你们能把特区这件事做好,就很不错了。”话少理多,教诲至深,越想越有道理,越琢磨越深刻。
挣脱束缚 创立保税区探索特区管理模式
1986 年末,深圳开始压缩基建规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向制造业倾斜。能不能走好这一步,关系到深圳能否挺直腰杆站起来,进而以高新技术含量的产业走向世界。
我作为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着手制定了一个工业发展三年规划:1987 年到 1990 年,工业产值从 26.7 亿元达到 100 亿元以上。现在看,100 亿元几乎不值一提,但那时可不是个小数目。有很多人,包括北京主管部门的专家、领导都表示过怀疑,问技术人员在哪,水和电在哪,原材料在哪。我们虽然感到压力很大,但却心中有数。因为这是一家一家企业去调研、统计,最后累计出的三年后的产值总额,又往下砍了几刀。严格来讲,这是个实事求是的统计。
后来的实践,出人意料地大大超越了工业三年规划,“深圳速度”实现了由基建领域向产业发展的转变,开始为高层次外向型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保税区的筹建也是深圳当年的一大“创造”。1987 年,时任国务委员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同志到深圳考察。我去迎宾馆向张劲夫同志汇报,并提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沙头角或什么地方划出一块地,实行“境内关外”的保税政策,直接按国际惯例运作?张劲夫同志当即就肯定了这个想法,并立即给有关部门负责人打了电话。他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搞个文件,我来批。”经过一段时间筹建、报批,全国第一个保税加工区在沙头角海边一片空地上诞生了。后来,又筹建了福田保税区,开始都由我兼任两个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为什么会想到设立保税区?主要是当年设想经济特区的模式,如“放开一线,管好二线”“一线管人,二线管物”“境内关外”“半导体”等,都未得到批准和实施,一些旧的条条框框仍在束缚着特区的发展。设立保税区就是想把特区的上述基本构想,在较小的范围内实施,起到示范和突破作用。两个保税区都办得不错,为特区发展做出不小贡献。但管理模式上并未实现大的突破。
很赞哦! ( )
下一篇:冯刚毅:深圳滋养了我的艺术人生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