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周国丰:为推进核电智能装备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9 人已围观



 
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谈论真正的自主发展。
 
投身核电设备自主化建设工作
 
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正式来到深圳,被当时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录用,主要负责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技术改进工作,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可用性和经济性。
 
当时核电站的设备大多从国外引进,尤其是高端设备和系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以核燃料装卸贮存系统(PMC系统)为例,它专门负责把核燃料组件装到反应堆里。由于核燃料具有放射性,对装卸核燃料系统的安全性、安装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而核燃料安装的精确度又决定了核电站的经济效益,所以PMC系统可以说是整个核电站最关键的一个部件。
 
当时,PMC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的手中,国内无法生产,甚至连设备维修和装卸料保驾,也都必须依赖国外供应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
 
从1999年开始,我和同事历时五六年,对大亚湾核电站的PMC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虽然改造的设备和技术都源于国外,改造的过程也非常辛苦,但是,为日后的自主化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7年,中国广核集团成立了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重大核电站装备的自主研发。我就在那时被调入研究院,在核电站工程技术改进工作之余,也正式开始带领团队进行PMC系统的自主化研发。
 
以“深圳速度”完成PMC系统自主化研发
 
当时,我们团队的研发初衷就是研制出安全性更高、技术性更强、经济性更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MC系统,打破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研发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做了许多前期调研和准备,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在两年内完成PMC系统的研发。
 
那时业界普遍认为完成这个项目至少需要5至8年的时间,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所以很多国内的专家听到我们这个研发工期后,都摇着头对我们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当时中国的核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每年都会开工10台以上核电机组,如果我们的研发时间超过两年,错过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面对巨大的挑战和空前的压力,2008年,PMC系统的自主化研发正式开始。
 
虽然此前有过对PMC系统改造升级的经验,但真正开始自主化研发时,一切还是从零开始。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大量的技术难题,每一个疑难问题都是一座山一道坎,需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毅力、勇于担当的责任和艰苦卓绝的付出。
 
2009年年初的一天,我们在调试设备时,遇到了一个异常棘手的难题:设备噪声异常大。待到夜幕降临时,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想到第二天就是一个重要的验收节点,将有十几名专家到现场进行见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非常焦急。关键时刻,多年来与设备打交道积累的丰富经验起到了作用,我们通过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并结合经验,自创了“自适应调节法”来消除故障。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射到设备上时,噪声消失了,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仅用1年多的时间,我们就研发出了国内首台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PMC换料机,打破了国外厂家一直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地位,确保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而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自主PMC系统运行目标定位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在国家能源局及同行权威专家见证下,该产品顺利通过了技术鉴定。那一刻,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2010年,我带领的PMC项目团队为防城港核电厂提供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核燃料装卸贮存系统设备,使该设备工程费用直接下降了30%以上,降低了核电新工程总造价,并且减少了在役核电站该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
 
一步一个脚印完成核电设备自主研发
 
每一项核电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每一项核电高端装备的研制过程,也都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攻坚战。
 
棒控棒位系统是核电站最重要的专用仪控系统之一,在实现核电站的正常功率调节或停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核电站发多少电基本都由这个系统说了算。当时,中国几乎所有核电站的棒控棒位系统都来自国外一家公司,严重受制于人,因此自主研发的需求非常迫切。
 
2014年春节时,正是研发棒控棒位系统的关键时期,棒控棒位系统研发团队自愿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通电话时,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这个春节,不能回家过了。”
 
那一年,当春节零点的钟声响起时,棒控棒位系统研发团队仍然在厂房讨论着设计方案。在对核心部件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我们终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棒控棒位系统工程样机按时完成,并实现了模块化、数字化与集成化等创新,得到了验收专家的高度认可。
 
从此以后,棒控棒位系统的工程造价降低,促进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高,控制反应堆的关键设备技术终于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了,我们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回顾自主研发的路程,我经常感叹,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谈论真正的自主发展。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