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关于“非虚构”

作者:李炳银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0 人已围观

“非虚构”这个概念的提法,在国外早就被人提出,在国内也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真正把“非虚构”作为一种“文体”,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认真推向前台的,是《人民文学》在2010 年正式在刊物中除开辟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专门栏目之外,新开辟了“非虚构”这个栏目。这是试图在文学作品的体式上为作品定格的努力, 所以很快就引起文学界各方人士的关注。看了《人民文学》的编辑编发在这个栏目中的作品,如梁鸿的《梁庄》、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作品之后,又看了该年十月份编者“留言”:“我们认为, 非虚构作品的根本伦理应是:努力看清事物与人心,对复杂混沌的经验作出精确的表达和命名,而这对文学来说,已经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目标。”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明白地感受到所谓“非虚构”作品奇特的个性特点,也看不出来属于这种“非虚构”作品的个性特点与报告文学有什么严格的区别。再之后,看他们又将作品标为“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等行为,我就更加被搞糊涂了,真不知《人民文学》的编辑是如何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容特点的。

像“非虚构小说”这样存在明显的理解归纳破绽的概念就不必说了。小说本来就是以虚构为基础的文学叙述方式,如何又谈“非虚构”呢?其中的含义对立混乱十分明显。在20 世纪80 年代,也曾经有人提出“报告小说”的概念,很快就被人们否定和排除掉了。像这样的做法,是很轻率的。

在文学创作的体裁分类上,基本上就是虚构和写实这两大类。虚构类的有小说、戏剧、影视剧本;写实类的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而像散文、诗歌这样的体裁对象,虽然不好严格强调其写实性,但是离开了作家的真实感悟确实是写不出精彩感人的作品来的。这也许就像人类,有男人、女人,而基本没有又是男人又是女人的人,除非是变态畸形的现象。“非虚构”是个很不坐实的概念,它的核心和边缘都没有被阐述清楚过。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人们已经接受了虚构和写实这样的体裁分类与表达分工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人为强迫地构筑面目并不清晰的阵局呢?难道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不是“非虚构”吗?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找报告文学不同表达对象范围之间的异同,而不是要不断地扩展它的品种,使概念越来越变得局促和叠加复杂起来。至于主动放弃“报告文学”的概念而视之为“无名”的表述,就更加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其实又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概念游戏,缺乏持论的定力。

另外,非虚构概念在出现的初期,新闻出版传媒还都不是很发达,要么就是似乎高雅庄重的诗歌、小说、戏剧创作,要么就是简短枯燥迅速的新闻报道。后来出现了像捷克作家基希式的报告文学,这就在虚构文学创作和新闻的真实报道之间,找到了既可以文学真实地表达现实生活事实的方式,又跳出了新闻表达简洁速变干枯局面的局限,成就了一个重要文学体裁的根基建设。伴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读者对于事实真相的渴望和更多的主观理性介入,为报告文学这种新的文体提供了越来越大的舞台。小说的式微和写实文学的勃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时候挖写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墙砖的做法是带有诡异的行为。现实、真实、理性、文学,这就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坚实基础和文体特征特点。因此,非虚构是报告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报告文学已经完全容纳和体现了的个性特点所在。我们可以要求报告文学有更好、更精彩的表达,有更具个性和更加充分深入的表现,有更多文学艺术的表达成分,但我们似乎不必再在报告文学的领地上树立新的旗帜,导致诸色迷人,使人更加迷茫与糊涂。

在根本的基点上看,历史的文学创作,不管是街谈巷议的小说,还是志怪传奇,其实都是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存在和感受想象的。后来,文学之所以强调虚构,原因就在于作家不乐意使自己被真实的生活对象所捆绑,不愿意使自己的表达受到限制,为了实现典型概括,使自己更加顺利地抵达“文学艺术的真实”,也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到一个天马行空、自由表达的空间。但在根子上还是为了更接近真实。这是因为,文学的核心是真实,只有真实是可以诱惑和感动人的。正如基希所言:真实是艺术的上等原料。在人们缺乏想象力,虚构已经不足以超越和表达现实的社会生活感受时,真实,哪怕是有些粗糙的表达,也会比那些扭捏作态、虚伪矫情、无病呻吟、苍白干瘪、“灵异”“穿越”的虚构表达有价值。因此,“非虚构”的提出其实就是试图借用和开发真实的价值。但是,在这个开发和借用的过程中,编辑、作家又想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自由表达空间,使自己不被紧紧地捆绑在事实上,避免因真实带来某些压力和纠缠,就在写实的边缘,为自己开了一个可能逃避的小口(所谓的纪实文学,有不少就是耍着这样的花活)。这其实是作家、编辑缺乏对真实承担责任的勇气的表现,是不惜牺牲真实而为了所谓的文学性的投机做法。若以某些所谓“纪实文学”“非虚构”作品的态势来看,用近似这样的眼光来扫描文学,那么像《红楼梦》《三国演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保卫延安》《红岩》《红旗谱》《堂吉诃德》《九三年》等这样的作品,似乎也可以看成“非虚构”了。

“非虚构”在理性关注和实际表现中,都会产生不少的歧义和谜团,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是不要将已经是大家清晰明了的文学现象搞复杂化的好。

                                                                                                                                                            原载《文学报》2012 年2 月16 日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