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邓一光小说的叙事动力学
作者:王威廉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 底层文学”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1 人已围观
1
从反抗出发,才能理解为什么邓一光的深圳小说中有那么多的“底层人物”,因为,这就是深圳的伤痛,是深圳的秘密,因而也是深圳的核心。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在面对五光十色的小人物的时候,他心里装的更多的是人物的处境。邓一光发现了一种深圳的处境,那就是极度光鲜的城市外表与破败无助的底层生活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张力之下,有了苦难,有了追寻,有了困惑,便也有了戏剧、故事与精神。我们可以说,这种城与人、明与暗、强与弱的张力关系,便是邓一光深圳小说的叙事动力学。
小说《宝贝,我们去北大》,非常直观地体现出了这种叙事动力学。傅小丽和王川都已年近四十,还是没有孕育孩子,为此他们一次次去“北大”看病。所谓“北大”,其实是北京大学医院在深圳办的一家附属医院。除了高昂的医疗费,他们还要养三个老人和两个读书的弟妹,还要存钱买房,还要为宝宝攒教育费,还要……邓一光不厌其烦地写了他们的生活细节,尤其是如何节衣缩食。曾经的早餐是火腿蛋加一大杯“蒙牛”牌高钙奶,而现在是开水泡饭和虾杂面酱,诸如此类。这篇小说如果说局限于此的话,那就完全成了一篇没有新意的社会学式的小说。小说构思的飞跃一笔,来自主人公王川的职业,以及他遭遇的一次非同寻常的事件:
一辆醉驾的2003 年款道奇“战斧”撞上了护栏,“战斧”主人的母亲掏出一张支票,非要儿子早上酒醒后能见到完美的座驾。王川和三个徒弟干到半夜,试图把那辆身价五十五万美元的傲慢的四轮单座概念车弄醒。他们一边等4S 店送检测仪过来,一边谈论那个年轻的母亲。
即便普通读者弄不清楚道奇“战斧”是汽车还是摩托车,也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款非常奢侈、昂贵的家伙,强烈地代表着这座城市物质力量飞扬跋扈的那一面。主人公生活中灰暗的“开水泡饭”在道奇“战斧”的对比下,获得了耀眼的文学光辉。因为我们清楚,开水泡饭在道奇“战斧”的世界里,是没有任何位置的,甚至可以说,在道奇“战斧”的世界里,开水泡饭是荒诞的。但是作家用叙事将这两者交织在一起,获得的便是一种超越性的目光,小说的精神空间被迅疾打开。
小说中有一句特别残酷的话:“他是这座城市的创造者,他为数不清的城市公民恢复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动力和速度,同时让自己断子绝孙。”这句话道尽了底层劳动者的悲凉,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关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城市图景。这让我不由得想到,在另一篇小说《离市民中心二百米》的结尾,邓一光也借人物之口,说了一句特别残酷的话。天天给“市民中心”打扫卫生的保洁工,居然从来没有去过这座光鲜建筑的内部,更不理解它存在的意义,他只能呆呆地说:“我只知道,我不是深圳人,从来不是,一直不是。”读之令人肝胆俱寒。这样的话语,不是控诉,胜似控诉,宛如一柄锋利的尖刀,刺在了庞然大物傲慢的脸颊上。
劳动者,那么在小说《轨道八号线》中,邓一光聚焦于年轻一代的进城务工者,探勘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底色。我们看到的是几个模具车间的年轻工人,他们因为空虚而焦躁,甚至举止也不乏怪异,难得的休息时光被百无聊赖地打发掉。小说最有力的构思在于,“轨道八号线”并不存在,是一条虚拟的线路,恰如这些年轻人虚无黯淡的人生旅程。邓一光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深圳的幽暗隐秘,他以其精神反抗,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现实关怀与道德情怀。
城市光鲜的外表始终是不能忽略的,《想在欢乐海岸开派对的姑娘有多少》是邓一光直接描摹深圳的光泽与细节的一篇小说,但一开头我们便发现,主人公“我”刚刚被放出来,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家伙。这样的“我”,显然又带着秘密的经历与另类的视角来打量深圳这座城市,那种张力结构,依然是小说叙事的主体。
小说场景基本上限定在一个喧嚣的酒吧里,高潮部分,主人公唱起了《国际歌》,显然不无反讽的意味,但这种经验并不突兀,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先不说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有过这样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喧嚣、芜杂和荒诞环境中,《国际歌》反而突破了单纯的反讽,具备了一种感染人心的“正义”力量。当然,这种“正义”是暧昧的,甚至是虚幻的,但依然获得了想象中的价值。这也是小说不惜大篇幅引述《国际歌》的原因,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就这样成了叙事的一部分,有力开拓了文本的丰富性。
《你可以让百合生长》同样以这样的张力结构展开叙事。一个穷困潦倒的吸毒家庭、一个倔强的少女、一个富有歌唱天赋的傻弟弟,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位个性鲜明并独具慧眼的音乐老师。倔强少女在音乐伯乐的影响、教诲与激发下,终于找到了自己歌唱的力量。这样的故事很难说是新鲜的,但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我一开始便警惕到了邓一光的煽情铺垫,但是在这样的间离情况下,还是被感动了。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用力很深,最大的特色就是拟真性,作者模拟少女“我”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叙事,使得作品充满了明快、诙谐、跳跃甚至时尚的氛围。作为辅助的叙事语言,却充满了温情的诗意;不惜篇幅的抒情,渲染了少女心底的那份纯美。
这部作品有一个醒目的特点,那就是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第一次正面展现了人的温润与希望,这种希望当然是对一座城市的善意甚或赞许。在经历了漫长的反抗之后,反抗者终于接纳了一些事物与成分,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态度,使得固有的道德立场变得更加开阔、丰富与复杂起来。邓一光在一篇名为《悬而未决》的创作谈中写道:“康德说,人性这根曲木绝对造不出笔直的东西,这是人性之所以被否定的黑洞。小说家同意康德的观点,因为小说家不要笔直的人性,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性的悖论,小说才乘虚而入,故事才得以建构,这与任何理性目标都建立不上关系。不同的是,小说家不像康德那么悲观,在小说家感性天域的深处,他们相信温暖和湿润的云层存在。”我们在《你可以让百合生长》中看到,牺牲者与苦难者的下一代,尽管同样承受着物质力量的压迫,但作为孩子,他们毕竟有青春、纯真与信念去改变和超越那种张力状况下的灰色命运。因此,“温暖和湿润的云层”依然是值得信任的,作家面对未来,允诺了这样一份罕有的希冀。
从反抗出发,才能理解为什么邓一光的深圳小说中有那么多的“底层人物”,因为,这就是深圳的伤痛,是深圳的秘密,因而也是深圳的核心。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在面对五光十色的小人物的时候,他心里装的更多的是人物的处境。邓一光发现了一种深圳的处境,那就是极度光鲜的城市外表与破败无助的底层生活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张力之下,有了苦难,有了追寻,有了困惑,便也有了戏剧、故事与精神。我们可以说,这种城与人、明与暗、强与弱的张力关系,便是邓一光深圳小说的叙事动力学。
小说《宝贝,我们去北大》,非常直观地体现出了这种叙事动力学。傅小丽和王川都已年近四十,还是没有孕育孩子,为此他们一次次去“北大”看病。所谓“北大”,其实是北京大学医院在深圳办的一家附属医院。除了高昂的医疗费,他们还要养三个老人和两个读书的弟妹,还要存钱买房,还要为宝宝攒教育费,还要……邓一光不厌其烦地写了他们的生活细节,尤其是如何节衣缩食。曾经的早餐是火腿蛋加一大杯“蒙牛”牌高钙奶,而现在是开水泡饭和虾杂面酱,诸如此类。这篇小说如果说局限于此的话,那就完全成了一篇没有新意的社会学式的小说。小说构思的飞跃一笔,来自主人公王川的职业,以及他遭遇的一次非同寻常的事件:
一辆醉驾的2003 年款道奇“战斧”撞上了护栏,“战斧”主人的母亲掏出一张支票,非要儿子早上酒醒后能见到完美的座驾。王川和三个徒弟干到半夜,试图把那辆身价五十五万美元的傲慢的四轮单座概念车弄醒。他们一边等4S 店送检测仪过来,一边谈论那个年轻的母亲。
即便普通读者弄不清楚道奇“战斧”是汽车还是摩托车,也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款非常奢侈、昂贵的家伙,强烈地代表着这座城市物质力量飞扬跋扈的那一面。主人公生活中灰暗的“开水泡饭”在道奇“战斧”的对比下,获得了耀眼的文学光辉。因为我们清楚,开水泡饭在道奇“战斧”的世界里,是没有任何位置的,甚至可以说,在道奇“战斧”的世界里,开水泡饭是荒诞的。但是作家用叙事将这两者交织在一起,获得的便是一种超越性的目光,小说的精神空间被迅疾打开。
小说中有一句特别残酷的话:“他是这座城市的创造者,他为数不清的城市公民恢复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动力和速度,同时让自己断子绝孙。”这句话道尽了底层劳动者的悲凉,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关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城市图景。这让我不由得想到,在另一篇小说《离市民中心二百米》的结尾,邓一光也借人物之口,说了一句特别残酷的话。天天给“市民中心”打扫卫生的保洁工,居然从来没有去过这座光鲜建筑的内部,更不理解它存在的意义,他只能呆呆地说:“我只知道,我不是深圳人,从来不是,一直不是。”读之令人肝胆俱寒。这样的话语,不是控诉,胜似控诉,宛如一柄锋利的尖刀,刺在了庞然大物傲慢的脸颊上。
劳动者,那么在小说《轨道八号线》中,邓一光聚焦于年轻一代的进城务工者,探勘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底色。我们看到的是几个模具车间的年轻工人,他们因为空虚而焦躁,甚至举止也不乏怪异,难得的休息时光被百无聊赖地打发掉。小说最有力的构思在于,“轨道八号线”并不存在,是一条虚拟的线路,恰如这些年轻人虚无黯淡的人生旅程。邓一光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深圳的幽暗隐秘,他以其精神反抗,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现实关怀与道德情怀。
城市光鲜的外表始终是不能忽略的,《想在欢乐海岸开派对的姑娘有多少》是邓一光直接描摹深圳的光泽与细节的一篇小说,但一开头我们便发现,主人公“我”刚刚被放出来,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家伙。这样的“我”,显然又带着秘密的经历与另类的视角来打量深圳这座城市,那种张力结构,依然是小说叙事的主体。
小说场景基本上限定在一个喧嚣的酒吧里,高潮部分,主人公唱起了《国际歌》,显然不无反讽的意味,但这种经验并不突兀,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先不说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有过这样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喧嚣、芜杂和荒诞环境中,《国际歌》反而突破了单纯的反讽,具备了一种感染人心的“正义”力量。当然,这种“正义”是暧昧的,甚至是虚幻的,但依然获得了想象中的价值。这也是小说不惜大篇幅引述《国际歌》的原因,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就这样成了叙事的一部分,有力开拓了文本的丰富性。
《你可以让百合生长》同样以这样的张力结构展开叙事。一个穷困潦倒的吸毒家庭、一个倔强的少女、一个富有歌唱天赋的傻弟弟,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位个性鲜明并独具慧眼的音乐老师。倔强少女在音乐伯乐的影响、教诲与激发下,终于找到了自己歌唱的力量。这样的故事很难说是新鲜的,但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我一开始便警惕到了邓一光的煽情铺垫,但是在这样的间离情况下,还是被感动了。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用力很深,最大的特色就是拟真性,作者模拟少女“我”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叙事,使得作品充满了明快、诙谐、跳跃甚至时尚的氛围。作为辅助的叙事语言,却充满了温情的诗意;不惜篇幅的抒情,渲染了少女心底的那份纯美。
这部作品有一个醒目的特点,那就是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第一次正面展现了人的温润与希望,这种希望当然是对一座城市的善意甚或赞许。在经历了漫长的反抗之后,反抗者终于接纳了一些事物与成分,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态度,使得固有的道德立场变得更加开阔、丰富与复杂起来。邓一光在一篇名为《悬而未决》的创作谈中写道:“康德说,人性这根曲木绝对造不出笔直的东西,这是人性之所以被否定的黑洞。小说家同意康德的观点,因为小说家不要笔直的人性,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性的悖论,小说才乘虚而入,故事才得以建构,这与任何理性目标都建立不上关系。不同的是,小说家不像康德那么悲观,在小说家感性天域的深处,他们相信温暖和湿润的云层存在。”我们在《你可以让百合生长》中看到,牺牲者与苦难者的下一代,尽管同样承受着物质力量的压迫,但作为孩子,他们毕竟有青春、纯真与信念去改变和超越那种张力状况下的灰色命运。因此,“温暖和湿润的云层”依然是值得信任的,作家面对未来,允诺了这样一份罕有的希冀。
很赞哦! ( )
上一篇:《那儿》与当代中国的“底层文学”
下一篇:吴君小说创作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