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从香港到宝安 (三)彷徨的流民 萧 乾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09-09 人已围观

船转入深湾,所有欣赏海景的心情全淹没了。我看到了久违的祖国土地,炸毁了的桥梁和码头。湾下乡—我们小火轮抛锚的地方,是一个渔村,靠岸麇集了近二十只大大小小的难民船。遥遥看到我们,便像见了白衣观音一般,橹桨齐向小火轮摇来。我立在船栏,望着颠簸在海中的他们,不禁忆起了四年前鲁省的大水灾,这回祸魁是日本,一股泛滥了东亚的洪水。

住在沙龙里的人们,你们摹想得出那凄惨的景象吗?船是破而小的,上面每一空间都塞满了残旧的网篮,红色的被包,透天的雨遮,甚而咭咭喳喳的小鸡笼。还有它们的主人,满脸愁苦的难民,由西乡由固安逃来的,有些自家有船,你还可看到背了婴儿的少妇,青布包头,立在船前使桨,(丈夫儿子全留守保乡)秃顶的老婆婆掌舵,海风吹着她那几根稀白头发。一个小波浪她得咧一下那没了牙齿的嘴。吃奶的婴儿没结没完地哭,像是也懂得了恋眷家乡。稍大些的孩子紧绷了菜色的小脸蛋,呆呆地望着一切遭际。小小胸膛里在接受着一份真实人生教育。离家时也许很凉,但也许还是为了“舍不得”,孩子大人都穿上厚厚的冬衣,有一条红毛绳围脖的,定也披了出来,衬着花格衫,那颜色使人看了想到一个农家的节日。然而这是怎样一个节日呵!

那条三桅满帆的大船,首先贴近了。愈大的船,载的愁苦也愈多。首先为我注意到的是一个近七十的老先生,宽边草帽下是一张癯瘦的脸,他抽着水烟,透过深厚的近视镜,很讽刺地望着一切。在乡下这无疑是位文雅人。在他身边的大约是个小孙孙,还傻傻地啃着一段早熟的甘蔗哩。

然而并不都那么安闲呵!贴近的船溅起一片水沫,溅湿了船头的几个。这边“白衣观音”上的水手嚷了:“回去吧!香港不准上岸!”帆船上的妇人们就不依不饶地嚷,叫,张了手臂,无助地哀求。“上吧,到锦田就给扣下了!”这时一个才由香港归来的搭客就插嘴喊:“锦田去不得,一去就再出不来。”

于是,这唯一的生路又堵住了。谁能想象那种徘徊凄楚的表情呢!

这时,有性子急躁的,夹了席篓扁担,就硬迈上了船。随着又拥上了一堆。老太婆的缠足迈不过来,扯了小媳妇的衣角骂。孩子哭喊,连篓里的小鸡也咭咭叫起,像是也不甘心这命运的彷徨。

天是晴朗的。深湾三面环山,远树间散布着秋的声息。衬着这美丽的画面,却是这样一幅丢家弃业、凄惨的流民图。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