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深圳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教师教学调研组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24 人已围观
(三)多元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难掩探究式课堂和研究型学习的窘态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引导高中化学新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目标导学、问题解决、探究教学、互动教学”等多元的教学方式。从表4发现,大多数教师都能在化学课堂上运用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和讲练结合等多元教学方法。教师们基本都会运用课堂教学策略和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授课时能结合教学主题安排小组座位、布置教学环境,营造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的学习氛围”单项选择中,选择“一般符合”的竟有35.09%,选择“不符合”的还有8.77%,选择“非常不符合”的有0.88%。由此可见,尽管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活跃课堂,“真探究”却未植根课堂,探究式课堂尚未成熟构建,未能成为一线课堂的教学常态。“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精讲精练”是当前深圳高中化学课堂运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担心耽误教学进度和探究活动组织困难是影响一线教师放弃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因素。结合深圳实际情况看,虽然市、区各级举行的示范课、评比课都在大力倡导探究式课堂,推荐了一批优秀课例,培养、涌现出一批优秀课改骨干教师,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一线教师的教学思维中,但是探究式教学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仍困难重重。
从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方式同样可以瞥见类似情况(见表5),教师“设计作业时会考虑采用小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多元形式的”,属于“非常符合”的仅有8.33%,属于“符合”的只有21.49%。如此低的数据足可见研究性学习在非探究课堂上也是百般遇冷的。同时还可以发现,教师在命题时“能充分考虑测试内容与课标、考纲、教学的一致性程度,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比例高达92.55%,“会根据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情,对命题内容的考核难度进行适度调整”的比例高达92.98%。教师们对测评之后的补偿教学、针对性错题展示等均做得非常到位。大多数教师对“测试评价”的本质理解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纸笔测试”的评价观是一致的。评价理念是正确的,为何“教、学、评”并未能达成和谐的一体化?在一线教学中,强调概念死记硬背式的测试题目仍大行其道;搞“题海战术”的现象屡禁不止,死灰复燃;跨越评价标准和脱离学情的拔高教学司空见惯。如此混乱的根源还是在高考这一根“指挥棒”之上,高中课改中老师们如同“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表里不一,举步维艰。
在窘境中,高中化学教师们期待着区域性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见图7)。在新一轮课改中,深圳市或可以通过制定区域性学业质量标准(同意率达82.89%)以指导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打破纯粹应试的困局,逐步构建起“教、学、评”相一致的改革体系,形成模块化、分层级、可观测、动态化的区域性化学学科教学标准,让适度教学成为一线教学的主流。借此,廓清高中化学课堂“真探究”的课堂生态环境,鼓励师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摆脱应试功利主义,让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后,切实发展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师知悉教学困境,热切期待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从表6可见,教师认为学习化学给学生带来最显著的四个改变依次是:①知道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资源的发展息息相关;②更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物质;③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更强烈;④在面对与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更理智、科学地思考与判断。同时,还认为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领悟并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创新能力提高”“更热爱化学,增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意志力”,等等。由此可见,教师们普遍认同化学学科的价值。教师们同样对当前教学存在的困境有清楚的认识,无可奈何、深陷其中却难以自拔。例如,教与学的不匹配等冲突,“考高于学”的本末倒置等矛盾,让化学教师们无所适从、困惑不已。
令人欣喜的是,从图8中看出,教师们“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化学课改的发展情况”表示“非常关注”的高达40.79%。教师们非常期待通过“现场优质课听课评课、录像优质课观摩和问题研讨、名师教学经验介绍”等途径加深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化学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深圳市在推动教、学、评一致性改革之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教师们的所需所求,依托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继续打造好本土的优质录像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其次,借力“互联网+”加强化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坚持把专家名师请进来,把优秀的前沿课改成果和经验传播到教学一线。最后,加强深圳化学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发挥市、区各级骨干教师团队的引领作用,根据深圳化学教师现状深入研究课改难点,为达成教、学、评的高度一致性消除阻碍。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