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光明区中学历史学科发展报告:光明区历史学科发展策略

作者:何剑波 陈箐 来源:光明区教育发展报告(2021) 责任编辑:manman 2023-11-15 人已围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深圳市光明区教学教研工作的飞跃提升。
 
(一)发展目标

总目标:在光明区大力建设科学城的时代,历史学科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为指导,立足本土,视野高远,努力探索,深耕精研,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模式、两考方案、科组建设、骨干培养、科研课题、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等各方面打造光明特色历史学科,使历史学科在深圳历史教育教学舞台有自己的底色和亮色。

具体目标:
1. 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深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形成光明历史学科教学特色,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2. 在中考、高考面临重大改革调整之际,在“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指导下,发挥光明区两考备考原有经验和基础,务实创新,形成文本,规范流程,找准节奏,明确策略,向政府、社会、家长交上满意答卷。
3. 在光明区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下,历史学科致力于打造区新型示范科组,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武装头脑,以浓厚教科研氛围提升教学艺术,形成鲜明科组特色,产出教学、课程、科研成果,辐射、带动、示范、引领、光明区各校发展。
4. 建立教学梯队培养机制,发挥区、校、科组、个人联动作用,通过教学竞赛、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研修培训、工作坊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教学新秀、教学精英、教学名师等骨干梯队,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5. 指导、鼓励教师树立科研意识,从教学找课题,以科研促教学,在行动中研究,做科研型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6. 立足光明本土,指导各校开发系列特色课程,以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五育并举,涵养家国情怀。
7.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集全区历史教师之智慧,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建设光明历史学科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通,传播优秀教学经验、吸引学生求知探索。
 
(二)发展思路

光明区历史学科遵循“一核金线引领,双轮创新驱动,四维建设协同,五力支撑推进,七项任务落地”的发展思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光明区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核金线引领: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努力探索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相关课程资源、方法、策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无声,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世界的发展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双轮创新驱动:牢牢抓住“教师培养创新”“教学科研模式创新”的“双轮”。教师培养创新,采取多样化方式培养教师,如合作研究、项目式培训、沉浸式培训等,以教研员为头雁,以名师为骨干,并大力培养新教师等新鲜血液,形成培养梯队。在学校、科组、个人发展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关键。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转变观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尝试大概念教学、单元主题教学、项目式教学、深度教学等,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教育科研是推动教学创新的重要引擎,历史学科发展要鼓励、指导教师开展专业阅读、课题研究、课例研讨、行动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等多种方式提升科研技能,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将教育科研渗透于常规的教育教学之中,永葆教学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四维建设协同:在双轮驱动基础上,历史学科着力抓好团队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四个维度,努力发挥个人、科组、学校、全区四种力量的协同作用,聚焦发力、牵引全局,专注深耕、行稳致远,合作共赢,开创历史学科新局面。
 
五力支撑推进:以专业内驱力促进教师自觉主动成长,以教学创新力推进核心素养目标达成,以技术融合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团队合作力倾力打造教师发展平台,以业界影响力提升光明历史学科知名度、美誉度。

七项任务落地:(1)探索两新教学模式。(2)完善两考备考方案。(3)打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造新型示范科组。(4)培养一批教学骨干。(5)提升教师科研能力。(6)开发系列特色课程。(7)建设一个资源平台。
 
 
(三)发展任务
 
1. 探索两新教学模式。
目标任务:
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深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形成光明历史学科教学特色,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实施措施:
(1)引导教师转变历史教学的观念和思路。
通过教育部培训和省市各级培训研修,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使用新教材,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学的价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的任务:运用知识,认识历史;教学的过程:任务驱动,展开探究;学习方法: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使用新教材,要有新的教材观:应创造性地用教材;围绕主题,解决问题;整合教材,适当取舍;发掘教材中有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
 
(2)要求教师研究初高中课标和教材,注重初高中衔接和差异。
加强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通过比较初高中教材,确定重点,转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
 
(3)指导教师聚焦主题,多种方式整合教材。
整合方式 1:对每课的内容加以整合。根据该课主题,选定关键知识,适当调整课文子目,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使学习和探究的问题更为聚焦。
整合方式 2:对单元的内容加以整合。根据单元的主题,跨课时重组内容。合并同类项,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
整合方式 3:进行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设计。教师可以“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尝试着探索:大单元 + 大概念的主题学习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突出大时代特征。

(4)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聚焦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实施深度教学。
开展示范教学、同课异构、沙龙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指导教师系统地凝练历史学科大概念和层级概念,确定教学主题,创设历史情境,设计问题链,探索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概念价值化—目标素养化—任务情境化—评价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5)抓住深圳建设云端学校契机,推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历史情境,使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项目学习,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模拟学习、专题研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包括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使评价更具即时性、互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采用多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进行专题教学,如深度学习、项目学习、微课学习、翻转课堂、课下自主学习等;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与交流探讨;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与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6)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水平,多维度进行学习评价。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是 GPS,每个教师都是质量监测员。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着眼点,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的要求,使教、学、评一体化,随时发现、反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共同服务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注重多维度进行评价。注重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注重增值性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为依据,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考察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净增值,促进教育的公平,提升教育效能。
“双减”政策下,控量、降难,优化创新作业设计。尝试探索大单元作业、微项目化学习作业、分层作业、小组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等,注重思想性、创新性、探究性、层次性,减负提质,落实核心素养。
 
2. 完善两考备考方案。
目标任务:
在中考、高考面临重大改革调整之际,在“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指导下,发挥光明区两考备考原有经验和基础,务实创新,形成文本,规范流程,找准节奏,明确策略,向政府、社会、家长交上满意答卷。

实施措施:
(1)了解两考命题特点,有的放矢。广东卷高考命题体现四个特征:“一核金线”,铸魂育人;素养为基,聚焦能力;立足主干,丰富情境;难度适中,突出选拔。
(2)学习高考评价体系,高屋建瓴。“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内容改革的助推器、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考试的量尺。”“一核四层四翼”的新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命题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地方体现为“两线贯通”:一方面各个学科坚持贯彻国家意志,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渗透和贯彻核心价值的考查;另一方面强调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情境创设等环节的考查。
(3)提高政治站位,凸显价值引领。试题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积极引导考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促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将对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增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4)树立三个意识,提升备考效能。“新课标”意识:注意课标中关键知识点,新的学术观点和话语表达。“贯通”意识:将《中外历史纲要》和三本选择性必修有效融会贯通,使必备知识体系化;纵横联系,强化通史,掌握基本历史线索,理解历史阶段特征。问题意识:把教材问题化,问题方法化,答题规范化,思维逻辑化。
(5)立足学情,注重学法,关注学生。根据学情,精准把握复习节奏,强化通史理念。注重解题思路、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学生成,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能力训练和素养培育。
(6)挖掘高考真题,精研高考规律。以真题补益教材,重构复习体系。精选试题,选对题,选好题,做好三类训练,事半功倍:题号训练,高考真题练透讲透;考点训练,精准把握高频考点;分门别类,总结解题技巧方法。

3. 打造新型示范科组。
目标任务:
在光明区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下,历史学科致力于打造区级示范科组,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武装头脑,以浓厚教科研氛围提升教学艺术,形成鲜明科组特色,产出教学、课程、科研成果,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光明区各校发展。

实施措施:
(1)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当前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之际,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各校科组要凝神聚力,与时俱进,精读与泛读、纸媒与电媒相结合,提升理论水平。
(2)开展立体教研,提升教学艺术形成科组特色。推动各校历史科组紧扣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内容,以主题研讨、教学展示、课例研究、成果交流、专家引领、项目教研等形式,依托校本教研、校际教研、区域教研、省市教研,线上与线下混合教研等平台,构建上下联动、纵横贯通、合作协同的立体教研体系,以提高科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形成科组特色,把品质做成品牌,把态势做成优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素养提升、学校的长远发展。
(3)孵化教学科研成果,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引进来,邀请专家结对帮扶指导,帮助学校科组打造教学科研成果,把定位做成地位,把底色做成特色。走出去,努力创造机会,让光明更多老师有机会、有自信走出学校,走出光明,让更多的人了解光明人历史教育教学的成绩。

4. 培养一批教学骨干。
目标任务:
建立教学梯队培养机制,发挥区、校、科组、个人联动作用,通过教学竞赛、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研修培训、工作坊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教学新秀、教学精英、教学名师等骨干梯队,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实施措施:
(1)注重师德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师风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2)促进专业提升。发挥区、校、科组、个人联动作用,通过教学竞赛、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研修培训、工作坊培养等多种途径,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提升。针对不同类型教学骨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
(3)制订关键绩效指标,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监控培养进程和绩效,对于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5.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目标任务:
指导、鼓励教师树立科研意识,从教学找课题,以科研促教学,在行动中研究,做科研型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实施措施:
(1)指导、鼓励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升内驱力。“为师者”有三种境界:工匠型教师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事业型教师把教书当成一份追求的事业,科研型教师把教书当成生命存在的态度。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是教师生涯从必然到自由的超越。科研其实与教学相辅相成,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健全科研保障制度、大力培育科研领军人才、加快创建科研团队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

6. 开发系列特色课程。
目标任务: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历史学科立足光明本土,指导各校开发系列特色课程,以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五育并举,涵养家国情怀。
 
实施措施:
(1)立足光明,打造光明乡土特色校本课程。光明乡土特色资源比较丰富,一类是古旧建筑文化遗产,如黄氏大宗祠、公明老墟骑楼、白花绍岐祖祠和碉楼等;一类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公明醒狮”“公明太极拳”“玉律麒麟舞”等;一类是光明的历史发展,如公明街道的历史沿革、光明农场的建立发展、东宝中学红色革命遗址等。这些“光明记忆”,以多种方式展示光明历史文化,是宝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透过光明的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了解时代变迁,坚定“四个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2)立足教师,开发教师智慧特色校本课程。每个教师都是一座宝藏,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历史学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3)立足学校,开发学校系列特色校本课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要求和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7. 建设一个资源平台。
目标任务: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集全区历史教师之智慧,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建设光明历史学科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通,传播优秀教学经验、吸引学生求知探索。
 
实施措施:
集中一批信息技术先进的老师,组成光明区历史学科信息技术团队,打造区历史学科微信公众号或者网站平台,传播光明历史人的声音,打造光明历史人的网络家园。

(四)发展保障

1. 组织保障。在光明区大力建设科学城的时代大潮下,光明区历史学科发展得到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力支持。

2. 教研机制保障。何剑波教研员深耕光明历史教研多年,培养了潘浪等一批优秀教师,形成光明历史人务实肯干、精研深耕的精神风貌;光明各校历史学科组、备课组有一定教研基础;每周四下午为历史教研活动时间。这些教研机制可充分发挥教研科研在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教师队伍保障。近几年光明区从全国各地引进名优教师,名校优秀毕业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光明区积极推动名师工作,实施光明区 2020 年基础教育系统“薪火·PICK UP 名师工程”,历史学科有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1 名,光明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1 名,名师微团队主持人 4 名,名师培养对象 21 人,还有 5 位历史老师被评为德育、班主任和科研名师。历史学科优秀团队有一定规模。

4. 经费支持保障。光明区打造教育强区,加大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为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在“两个一百年”之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为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宏伟目标,光明教育以奋斗者的姿态赶超奔跑,力争实现教育强区。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底蕴、情怀和功能,梳理自身发展的历程、现状,展望未来的趋势,提出发展的目标,制订发展的任务,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为光明教育贡献一份光和热。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